第19章 儿女情长的呼孝义
宰相府的仆人只知道老爷的书房那晚的灯亮了一夜,守夜的小德子也没敢眨眼。
第二日府里就派了人去梅州接公子回府了,因为老夫人吩咐把梅园收拾出来,尽管好像也没什么需要打扫的,只是添了些应景的花卉和日常用物罢了。
因为一夜没睡,今日公孙景天本想着请假不去上朝,可到底怀了些小心思,如果能遇见肖皇后呢?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便好。也许嫣儿长大后,便会长成她这般模样吧?真好。
“宰相大人,”耳朵里陡然听见了有人在叫着自己。醒神的那一刻,才发觉大殿里所有人的目光看着自己。
“怎么,有事?”公孙景天还是那副蔫蔫的,无所谓的样子,好些大臣看的直摇头。这哪里还是以前那位把大齐朝堂玩于股掌的宰相大人啊,简直云泥之别。看来,一个人的精气神的多么的重要。
梁景帝不由得哀叹了一声,好脾气地又问了一句。
如果不是皇后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了一夜,又说是对他们的妍儿好,他才懒得触这个霉头呢。只是他还没有搞明白赐公主府和公孙宰相有何关系。既然皇后这样说了,他照做就是了。
“刚才有大臣建议,长公主不日就要大婚,怎么都应该赐个公主府才能彰显我大齐的皇恩浩荡。但有大臣反对,公孙宰相怎么看?”
就这事啊,公孙景天明白是章皇后想给妍儿一条退路。尽管他们知道呼孝义不会给萧清妍这样的自由,但有总比没有强。
想到这儿,公孙景天偷瞄了某人的脸。虽然黑着,但看不透也猜不出他心里的想法。这人虽是武夫,但智商在线,公孙景天早就领教过的。
可想起昨晚章皇后的流泪的俏脸,明哲保身这事怕是不能了。
“皇上,微臣以为可行。古往今来,给出嫁的公主赐府邸是惯常的做法,无可厚非。再说,镇国公一表人才,又深得公主的爱慕。公主嫁过去后,夫妻琴瑟和鸣,举案齐眉,那公主府只是个锦上添花的摆设而已。”一口气说了这么许多,那个能舌战群儒的公孙宰相回来了?
公孙景天知今日有些过头,可他不想收住。以后要保长公主,他不露锋芒怎行。
果然,呼孝义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那掩在眼底里的精光虽只是一闪,但公孙景天怎么会不了解。罢了,不装就不装吧。只是不让他怀疑自己和章皇后有协议就好。
“如此,甚好。没想到公孙宰相深明大义,为我镇国公府这般着想,呼某就此谢过。”说完,还抱拳以示感谢。
公孙景天手执笏板,紧紧地捏着,也只是点头示意。从今往后,和呼孝义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是吧?唉,比起已经在九泉之下的两位兄长来,他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只是,尽快让小一辈成熟起来,自己不知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既然选择了和章皇后合作,今后少不了要打交道。本想等公主大婚后找个合适的时机把他们招回来,看来章皇后是等不及了。算了,通过皇后的手安插,也许比自己更合适些。
呼孝义对于今日朝堂上公孙景天的反应不是没有警觉,而是在心里十拿九稳地肯定,这事不简单。
看见梁景帝那痴呆的模样,这事与他无关。那就只是好岳母章皇后的手笔了。他有些好奇岳母是怎样说服公孙宰相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的。
“来人。”
这些天镇国公府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下人们忙的团团转,恨不得一人生出四只手来。毕竟离大婚还有不到三日了,他们可不敢懈怠,伺候的可是呼孝义。杀人不眨眼的狂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拉下去给剁了。
“将军,有事?”来的竟然是李淼。
“你怎么不在军营?”见李淼出现在府中,呼孝义有些吃惊。
“将军,这可是您的大婚,未将怎么不能上点心?”呼孝义对萧清妍的那点心思,李淼是看明白了。既然将军这么的在乎萧清妍,做手下的怎能不成全了将军。因而,他盯得特别紧,生怕哪个环节出错,扫了将军的兴致。
“启用暗卫,去宰相府盯着。公孙景天的一举一动都要盯紧了。”呼孝义发布命令是不喜多言,李淼早就习惯了。也不多问。他知晓,只要将军肯说,过后自会和自己说清楚的。如果他不说,便有自己的理由,李淼也不会多问。
望着李淼远去的背影,呼孝义在心里腹诽着,公孙景天你最好别让本将军抓住你的把柄。
他本想拉拢章皇后为自己助力,这可倒好,这才刚刚出手,就发现人家两人可能结成了同盟。呼孝义在朝堂上本就势弱,如果他二人联手对付自己恐生变数。
尽管现在朝堂之上大多数人在害怕自己的铁拳,可不尽快站稳脚跟不行。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萧清妍拿下,她可成为自己的助力。
不过,对她的心思只有自己明白那不是利用,而是心甘情愿的给予。以前不知情为何物的呼孝义,这以后萧清妍怕是成为最大的变数了。
可人活一世,哪有事事顺遂?从没对女人动过心得自己,还是愿意赌上一把。前半身的在刀口舔血上过活,后半身也过过正常的人日子,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可这些他没法和别人述说,那就在心里说给自己听听吧,阿妍,我定会好好待你。
“父亲,这么晚了您还没有休息?”儿子呼晓漓从暗处走了出来。
实话实说,这个儿子呼孝义怕是没见过几面。可天生的血缘割舍不掉的亲情,尽管不太亲近,但还是父子连心。
呼孝义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问了一句:“今日的功课可完成了?”就算以前打仗,没有把儿子接到身边,也从没亏待过他们母子的。
早就请了先生教导,不仅学文还习武,他把自己身上的亏欠想让儿子补回来。
“父亲,早就完成了。”先生说过,儿子很争气,是个文武全才。
“早些休息,你在长身体,需要早睡早起。”
“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