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大明建朝至今不过二十五年,呃……如今应当算是二十六年,国朝收入尚且不算丰盈,时逢陛下登基改元,不少事情上可能都需要格外的银钱。”

  “故此,微臣请旨,增发大明宝钞。”

  “去岁,先帝尚未崩逝之时,便曾因为春夏之际的水患,国库银钱不够,捉襟见肘,考虑到今年不仅要防着这等突发之事,还有额外开销,微臣以为,当早做准备。”

  说完,傅友文低着头沉默下来。

  他在心里默默复盘了一下自己的说辞——这件事情一来算是惯例了,二来……这多的银钱也算是用在了面前这位少帝自己身上,算是为改元第一年的排场增加的预算。

  「应当不会出什么幺蛾子的吧?」

  傅友文在心里暗暗嘀咕了一句,觉得应该没事。

  然,纵是如此,他的背后却还是沁出了一层薄汗,全然不敢和之前那般自信等着邀功了。

  而这一次。

  詹徽等其他五部堂首,则是都沉默了下来。

  在他们看来,有前面一次的前车之鉴……这件事情看起来是个可以顺势拍拍马屁的事儿,不过在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少帝面前……还是求稳吧。

  户部的事情,他们少说少错。

  见旁边周围都没有其他人的动静,傅友文一时不由暗暗叫苦起来,默默腹诽了一句:「一群老滑头!」

  而一直默默站在朱允熥身边伺候的马三宝。

  则是目光闪烁了一下,心里替这位户部尚书大人默哀了三秒。

  大明宝钞……

  他依稀记得,当初先帝还停灵在乾清宫,当今陛下「大逆不道」地当着先帝的遗体与牌位给诸多淮西勋贵分琉璃的时候,便曾提起过。

  过量生产那些透明琉璃,和增发大明宝钞……

  都是一剂毒药!

  (ps:洪武通宝指的是铜钱,而大明宝钞是洪武八年弄出来的纸钞。)

  随着大殿之中众人各怀心思地沉默下来,议事大殿里也再次陷入了死寂。

  朱允熥以指腹敲桌子的声音渐渐慢了下来。

  最终停下。

  殿中彻底没了声音。

  低着头、拱着手的傅友文一颗心也随之沉了下去,暗道:「完了,又说错话了?」

  果然,下一刻便听到朱允熥那熟悉的、温润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不准。”

  不准,言简意赅的两个字……

  听到这声音。

  傅友文一颗心宛如沉入海底冰渊,哇凉哇凉的。

  「又不行?这又是因为什么幺蛾子!!?老子今年不会是犯太岁吧?回头回去得找点道士和尚来我府上看看风水才好。」

  此刻,傅友文内心已然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至于詹徽、秦逵等其他六部堂首则是各自暗暗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刚刚忍了一手,没有想着借机恭维拍马。

  秦逵更是如同见到了知音手足一般,在心里有些恶趣味地爽到了:「接连拍错马屁的痛,谁懂!」

  傅友文恨不得自己啥都没说过。

  但话都已经说出来了。

  他迟疑了片刻,也只能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赶紧给自己找补了一波:“微臣……微臣愚钝,此事,本也是一直以来的惯例,先帝在时亦是如此……况且微臣,也是考虑到陛下新朝改元……”

  朱允熥沉吟思索了片刻。

  而后才抬眸看向面前几人,道:“通货膨胀、信誉缺失。此事,便当做是第二道考题。”

  大明宝钞是洪武八年开始发行的纸钞。

  在这个年代算是一种进步,其中也有不少的优点和好处,但里面的弊病也是极大的,最大的弊病就是这乱发。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