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黄清雅的进步
晚饭后,曹胜带黄清雅来到自己书房。!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她已经把《小乔传》的大纲、细纲、正文发到他邮箱中,打开电脑,登录电子邮箱,就能看见。
大纲,曹胜之前就看过了,这次点开后,扫了几眼,看了一下几处修改的地方,就没再多看。
他最好奇的是黄清雅写的细纲。
好奇她第一次写细纲,写得如何?
点开她的细纲,曹胜第一眼就被惊讶到。
因为她的细纲是用自制的表格来做的,细纲细到每一个章节,将每一章涉及到的人物、场景、章节剧情目的,都细细罗列出来,这细纲比他曹胜做得还要细得多。
曹胜讶然转脸看向坐在自己腿上的黄清雅,“你这细纲也太细了吧?”
黄清雅回头看他,展颜一笑,“细纲嘛!我觉得还是详细一点更好,起码这样的细纲,能让我对每一章的内容都一目了然,写起来应该不会再卡文了。”
曹胜:“……”
默然数秒,曹胜忍不住提醒,“细纲太细了,容易成为你的束缚,比如你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一个更好的主意,但因为细纲已经细到这个程度,你新的灵感就没办法加进去了,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你随便加一点剧情进去,后面的细纲就全要动,甚至会全部作废,你考虑过吗?”
黄清雅蹙眉想了想,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加新的灵感了,完全按照细纲来写,这总没问题了吧?”
曹胜:“……”
又沉默数秒后,曹胜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他以前也做过很细的细纲,但遇到过他刚才说的问题,太细的细纲,成了他的束缚,限制了他的临场发挥。
曾让他很纠结。
纠结到底要不要加入新的灵感?
加吧,后面的细纲就要大幅修改,甚至全部作废。
不加吧,全部按照细纲来写,就会觉得很不得劲,总觉得加入新的灵感会更好。
久而久之,他对那本书就丧失了创作的激情,越写越找不到创作的快乐,反而越来越痛苦。
但他知道每个作者都是不一样的。
也曾听说有的作者细纲非常细,成绩还挺不错,并且,因为细纲特别细,每天码字没有卡文的状态,每天的更新量都挺大,日更万字,轻轻松松,收入也节节攀升。
所以,他没再说什么。
眯眼看《小乔传》的细纲。
看了一会,他发现黄清雅在这本书的前期剧情中,加了一个很陌生的人物——一个和小乔一起长大的少年,青梅竹马?
开头十几章细纲中,这个和小乔青梅竹马的少年,戏份多到疑似这本书的男主角。′精+武¨暁!说′徃/ ?首!发·
这让曹胜很惊讶。
因为他不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个男人。
他为了帮黄清雅构思《小乔传》的大纲,也曾上网查过小乔的资料,资料显示小乔、大乔出生、死亡时间都不详,资料还显示:这对姐妹被打了胜仗的孙策、周瑜在路上偶遇,当场就被大乔、小乔的容貌惊艳到,然后就被他俩瓜分了,你一个、我一个,就这么简单。
曹胜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中,没有看见小乔遇到周瑜之前的成长经历。
小乔身为一个美女,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以及几段描写,就很不错了,写历史的古人,怎么会在她身上浪费太多笔墨?
所以,曹胜很怀疑细纲中的这个青梅竹马,是黄清雅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
“这个人,是你原创的?”
曹胜指着细纲中的人名,问黄清雅。
黄清雅微笑点头,嗯了声。
曹胜皱眉,“为什么要在开头就杜撰这么一个人物?这本书的男主角不是周瑜?”
黄清雅回头看着曹胜,轻声解释:“周瑜太短命了,如果用周瑜做男主角,那小乔很快就会守寡,后面的感情戏就难写了,读者恐怕也会不满意后面出场的男二、男三等等,而且,资料上显示,周瑜是和孙策征战江东的时候,才认识小乔,这是历史!不能随便改变,但我这本书小乔是女主角,我想从她小时候开始写,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给她安排一个青梅竹马,增加一点感情戏,我觉得这挺合理的,你想想呀,哪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过喜欢的少年呢?你说是不是?”
顿了顿,没等曹胜接话,她又说:“而且,如果以这个角色作为男主角的话,这本书的感情戏就更精彩了,小乔跟周瑜在一起,可以写成周瑜仗着权势,强娶小乔,小乔父亲、家人,畏惧孙策和周瑜的权势,不敢拒绝,都劝小乔嫁给周瑜,同时,还能写这个青梅竹马的男主角很痛苦,等周瑜死后,读者们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失望,甚至还会欣喜,可能会盼着小乔和这个男主角在一起,后续的感情戏会比较好写,你觉得呢?”
曹胜:“???”
曹胜讶然看着黄清雅眼睛,
看了片刻,微笑点头,“不错!你考虑得挺周到的,逻辑上能讲的通。”
黄清雅有点开心,“你觉得可以?”
曹胜点头,“应该可以。”
黄清雅刚刚的解释,让曹胜有点刮目相看。
他意识到黄清雅这两年在写作上,进步很大,已经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
至于她这么写,读者们会不会买账?
他现在也不能确定。!2,y,u,e¨d\u..-c.o?m!
但她这种改编的逻辑,曹胜觉得可以。
而写故事,最主要的就是逻辑上能讲的通。
现实可以不讲逻辑,小说不能不讲逻辑。
曹胜点开《小乔传》的正文,开始一章一章地往下看。
越看越惊讶,因为他发现黄清雅的文笔进步不小,已经形成一股不错的文风,前面十几章,她写出了小乔和大乔的姐妹之情,也写出了小乔和父亲的父女之情,还写出了小乔和青梅竹马开心的成长岁月。
他有段时间没看过黄清雅写的小说了,没想到她已经进步这么多。
文笔方面已经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感觉。
这让曹胜既惊讶也不由有些感慨。
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自己在文笔方面的优势,恐怕也保不住多久了。
作为一个重生前以写作维生的重生者,他重生后,在文笔上是有优势的,在他开启网文时代后,那些刚开始学着写网文的写手们,在文笔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九成九的写手,文笔方面都不如他曹胜。
因为早就写过上千万字作品的他,文笔早就练出来了,说不上非常出色,但他的文笔却很适合写故事,能将心中想要呈现的故事很好地表达出来。
但今天他发现黄清雅在文笔上的进步,忽然意识到这两年其他作者的文笔,恐怕也进步了不少。
并且,他还想到:我的文笔在短时间内,已经很难再有明显的提升,就像学生时代那些优等生,100分的试卷,平时能考85分以上,再想提升,就会很难,即便能提升,提升的幅度也不大了。
而那些刚入行的写手,就像是学生时代的学渣,平时100分的试卷,只能考20分、30分,看似和优等生的差距极大,但这些学渣只要认真学习,成绩的提升幅度就会很大,如果长期认真学习,要不了一两年,可能就追上那些优等生了。
放眼网文这一行,也是如此。
文笔好的写手,文笔很难再有明显的提升。
但随着时间流逝,那些本来文笔不行或者文笔一般的写手,文笔的提升却会非常明显,要不了多久,在文笔上,就会追上那些文笔出色的。
所以,曹胜意识到自己很快就会丧失文笔上的优势。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他看完了《小乔传》的存稿。
黄清雅:“看完了?”
曹胜嗯了声。
黄清雅回头搂住他脖子,表情期待地问:“那你觉得怎么样?写得还行吗?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曹胜笑了笑,“写得很好!你进步很大。”
黄清雅有点惊喜,“真的?你没骗我?”
曹胜点头,“真的,比铁木真还真。”
黄清雅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起来,开心地在他脸上连连亲了几下,随后双臂紧紧搂住他,下巴搁在他肩头,在他耳边吁了口气,轻声道:“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多了,你知道吗?我觉得这本书我已经拿出我全部实力来写了,每一章都写得很认真,我觉得这是我最高的水平了,三两年内,恐怕都突破不了了,所以,如果你说这本书写得不行,那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曹胜:“……”
她这番话,曹胜相信。
因为书的质量在这里,如果她写的时候不够认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质量。
也是因此,他此时的心情很复杂。
他为她的进步高兴、也为她能在写作的时候如此认真而欣喜,但……他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说:女强人不适合做老婆。
如今,他自己的事业已经很成功了,赚的钱,这辈子都花不完了。
他自己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找对象的时候,对女方的经济条件就不会很看重。
骨子里,他是一个很传统的男人。
他希望男主外、女主内,赚钱养家的事,他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而生育孩子、教育孩子、孝顺公婆,则是妻子的责任。
如果他无能,挣的钱不够养家,那他倒也能接受自己的妻子将精力放在工作上,毕竟自己没能力养家,必须向现实低头。
但他养不了家吗?
既然他不差钱,那自然想找一个能把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家里的妻子。
前世今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他,见多了各种家庭。
见过夫妻俩都拼命挣钱,孩子疏于管教,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在社会上瞎混的。
也见过丈夫拼命挣钱
,妻子不着家,喜欢自己潇洒,孩子疏于管教,变得非常叛逆的。
还见过丈夫只顾自己潇洒,妻子拼命挣钱,孩子同样疏于管教,妻子累得早早显老,孩子却不争气的。
当然,也见过丈夫挣钱,妻子在家相夫教子,虽然未能大富大贵,但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做人很有礼貌、很有家教的。
各种各样的家庭,曹胜都见过。
这大概也是他重生前,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主要原因。
因为那时候,年轻女人们已经很少有贤妻良母型的。
那时候,他和她们交往一段时间后,就会在心里分析她们适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会做饭吗?会洗衣吗?在家里能待得住吗?脾气是否温和?会不会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甚至对孩子动手?等等。
结果?
没一个年轻姑娘能经得住他这么分析。
重生后,他刚和黄清雅在一起的时候,曾经一度觉得她符合自己的娶妻标准,觉得她脾气不错、会做饭、喜欢看书写东西,在家里应该能待得住,将来应该能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但……
他没想到她也这么喜欢写作。
竟然有很重的事业心。
曹胜在走神的时候,黄清雅双手开始不老实了,开始脱他上身t恤,脱完他t恤,还不罢手,很快就撩起曹胜的火气。
良久,云收雨歇。
她坐在他腿上喘息,轻声在他耳边打趣,“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喜欢吃那个?小时候没吃够呀?”
曹胜闭着眼睛休息,闻言,懒洋洋地说:“你这话说的,我也只是一个才断奶20年的孩子啊!”
“扑哧……”
黄清雅被逗笑。
“你不要脸!”
她说。
曹胜:“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按你这个逻辑,哪个男人小时候吃够了?”
黄清雅被逗得轻笑出声,笑得肩膀直抖。
……
这天晚上。
回到家的黄清雅,联系上之前合作的出版社编辑,将《小乔传》的稿件投给了湾湾和内地两家出版社。
投稿的时候,她有点紧张。
虽然曹胜说这本书写得不错,没什么问题,但曹胜毕竟不是出版社的编辑,这本新书能否通过这两家出版社的审核,她心里还是没底。
毕竟,她这本《小乔传》,和她之前写的作品,不是一个类型。
之前她写的都是披着仙侠外衣的言情小说。
而现在这本《小乔传》,披的是《三国演义》的外衣,算是她的转型之作。
目前女频好像还没人写过这样的作品。
出版社能看得上吗?
她有点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