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心 作品

第336章 《拳霸》上映

8月8日。?6/邀`看¢书?罔, !哽\薪¢醉,哙?

《拳霸》在内地、香江、米国、湾湾、日韩等多地同步上映。

举办首映礼之前,发行方和制作方都电话邀请过曹胜出席首映礼,但最近天气太热,曹胜不想出门,都婉拒了。

但这部电影的剧本,毕竟是出自他手,所以,他也想看看这部电影拍出来的样子。

这不,这天下午3点多,他在雷振和孙亮这两个体育生的陪同下,来到市区一家电影院,买票观看。

放映厅里,观众并不多,上座率只有三四成。

不像是大火的电影上映首日的景象。

这让曹胜估计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能不会太好。

这可能跟这部电影由赵汶卓主演有关系。

纵观赵汶卓主演的电影,票房大火的有吗?曹胜想了一会,没想到。

原因?

是长得不够帅?还是功夫不够好?

显然都不是。

赵汶卓形象上挺好的,功夫在影视圈也能排得上号,主演的电视剧收视率都不错,但主演的电影,好像就是没什么票房号召力。

曹胜脑中想着这些,心情却很平静。

因为这部电影他没有参与投资,最终票房如何,都不影响他收入。

至于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剧本价格?

他也无所谓,他本来就没什么兴趣继续写剧本。

电影开始放映,画面和剪辑,都透着徐老怪电影的特点,画面很有意境,动作部分的剪辑很凌厉。

电影开头,就是光着膀子的赵汶卓穿着一条长裤,在夜色下的屋前空地上练拳,低矮的木屋、四周茂盛的草木、屋檐下,抽着焊烟的老者(谷峰饰演),屋前空地上,身高腿长、光着膀子的赵汶卓肌肉结实、拳脚刚猛有力,八极拳的招式一招一式,大开大合的气势,仿佛能从大荧幕里透出来。

一套八极拳练完,赵汶卓身上出了一层汗,月光下,身上仿佛镀了一层金。

屋檐下的谷峰开口了,“村民们这段时间很惊慌,你听说了吗?”

赵汶卓:“是因为三个多月都没下雨吧?”

谷峰:“嗯,这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是这里的村民都信佛,但村里却出了一个败类,带着外人来村里,盗走了村庙里的佛首,今天村民们找到我,请我出手找回佛首,但我老了,打不动了,而你功夫已经练到一定的境界了,你就代我去找回佛首吧!”

赵汶卓微微皱眉,随即低头行礼,“是!师父!”

……

电影开篇,功夫片的气质尽显。

不仅展现了男主角的功夫,还交代了赵汶卓接下来要做的事——找回失窃的佛首。~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

画面一转,就到了第二天上午。

赵汶卓饰演的男主角坐上去城里的牛车,全体村民,无论男女老幼,全都自发给他送行,各种吃的喝的,都往他坐的牛车上放,每个往牛车上放东西的人,都恳求他一定要找回失窃的佛首。

赵汶卓表情凝重,感觉到肩上的压力。

低头看着村民们放到车上的东西,沉默不语。

村民们送他的东西,都不值钱,但却代表着全村对他的期待。

三个多月没下雨的村子……草木枯萎、河水干涸、河床龟裂,每个村民的嘴唇都是干巴巴的,甚至有开裂的。

等赵汶卓辗转到了米国唐人街,剧情渐渐变得精彩且搞笑起来。

精彩的打斗剧情,由赵汶卓负责。

搞笑剧情,由陈佰祥负责。

一场场精彩的打斗间隙中,不时穿插一些搞笑剧情,逗得放映室里的观众们不时发出笑声。

曹胜注意到身旁的雷振、孙亮,看着大荧幕目不转睛,也注意到放映厅里的其他观众,也都看得津津有味,没人中途离场。

曹胜也觉得这部《拳霸》拍得不错。

赵汶卓的身手没让他失望,各个反派的身手也很不错。

因为故事地点发生在米国唐人街,出场的反派国籍很多,有日韩的反派,也有白人反派、黑人反派。

各种国籍的演员一多,就等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动作演员,动作质量自然就有了保证。

一场电影看完,曹胜没和其他观众抢着离开放映室,坐在座位上,等其他人出去了,才在雷振和孙亮的簇拥下,不疾不徐走出去。

他隐隐听见走在前面的那些观众讨论这部电影。

“徐老怪的动作片果然好看,赵汶卓在这部电影里打疯了啊!那么多打戏!”

“陈佰祥很搞笑啊!以前怎么就不火呢?”

“扯淡!陈佰祥不火?香江喜剧电影,他的喜剧天赋,仅次于星爷好不好,他还不火?《唐伯虎点秋香》你没看过?他演的祝枝山啊!”

“中原一点灰真牛逼,这样的电影剧本竟然也是他写的。”

“我还以为这部电影和《一个人的武林》差不多,没想到完全是两种风格,哎!你觉得这部电影和《一个人的武林》,哪个好看?”

“我觉得这部电影打戏太多了,也太血腥了!”

……

一路听着这些观众的议论,曹胜走出电影院,他今天出门是做了遮掩的,戴了棒球帽,还戴了墨镜,只在看电影的时候,把墨镜摘下来过,刚刚走出放映室之前,又戴上了。¨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

坐进车里,孙亮点火开车,雷振坐在副驾驶座上。

曹胜一个人坐在后排,微笑问:“你们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好看吗?”

雷振轻笑,“好看啊!太过瘾了,看得我都想学八极拳了!”

孙亮:“我很久没看过打得这么带劲的电影了,不过,今天看的人好像有点少,票房可能会不太好,很可能会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曹胜估计他俩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剧本是他写的。

所以,他俩的称赞,曹胜没敢全信。

但他自己觉得这部电影确实拍得不错。

票房……可能真的不会太好。

叫好不叫座……

这种评价,他写小说多年,也曾见过一些小说被人这么评价。

这样的小说,往往被称作“小众作品”或者“小众精品”。

他以前也写过这样的作品。

比如他写的几本都市作品。

口碑都挺不错。

很多读者说他这几本作品贵在真实。

也有一些读者说他这几本作品跪在真实。

因为真实,让一部分读者很喜欢,看的时候,有不错的代入感。

也是因为真实,让一些读者感觉剧情不够爽,不够爽就很难大火起来。

……

同一天。

京城。

中午。

参加完首映礼、吃过午饭的赵汶卓,化妆之后,来到一家电影院,买了一张《拳霸》的票,混在一群观众中间,来到放映厅。

当电影开始放映的时候,他注意到这间放映厅的上座率只有四五成,这让他表情有点失望。

为了得到《拳霸这部电影男主角的出演机会,他付出了多少?拍了多少练功的教学视频给曹胜?在电话里跟曹胜说了多少好话?

再想想曹胜之前写的剧本,已经上映的那几部电影票房……

《一个人的武林》、《非诚勿扰》、《叶问》。

每部电影的票房都很好。

怎么轮到我主演的《拳霸》,上映第一天上座率就这么点呢?

是他曹胜的号召力不行?还是徐老怪的号召力不行?还是我的号召力不行?

这个问题不能想。

因为会越想越心塞。

无论是曹胜还是徐老怪,都已经通过多部电影,证明了他们的作品票房号召力。

唯独他赵汶卓没曾在票房上证明过自己。

所以,这次电影上映首日的上座率不行,应该怪谁,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大荧幕上的他,打得很卖力,差不多已经拿出吃奶的力气了。

看着大荧幕上打得汗流浃背的自己,他仿佛又回到拍摄这部电影的那几个月里。

那段时间,他拼命拍戏,想拼命抓住这次机会,好好打一个翻身仗,像甄子玬出演《一个人的武林》那样,证明一下自己。

甄子玬凭借封于修这个角色,扑街多年的他,终于没再扑街。

他本来想效仿甄子玬。

现在看来,自己抱上曹胜的大腿,好像也没什么用。

徐客+中原一点灰,都捧不起我,我这辈子还有机会在电影这一块雄起吗?

放映厅里。

观众们不时发出笑声,大荧幕上有打戏出现的时候,观众们都看得目不转睛,很多人都面带惊讶之色,似乎不敢相信这部电影能打得这么精彩。

赵汶卓看见了这些观众的反应,但他并不觉得欣慰,嘴角反而泛起苦笑。

他记得《刀》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很多观众看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反应,但那部电影的票房扑到了姥姥家。

最终票房出来后,投资方和徐客反目成仇。

徐客也差不多和他赵汶卓翻了脸。

要不是这次《拳霸》编剧曹胜要求由他主演,徐客可能根本不会考虑他。

……

《拳霸》上映三天,内地、香江、湾湾、米国等多地的票房都出来了,各地的单日票房都不太行。

看上去不温不火。

但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却很好。

曹胜在《洪荒演义》的书评区看见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帖子。

如:“刚看完老大编剧的《拳霸》,真过瘾!不愧是老大编剧的作品,赵汶卓应该能做梦都笑醒了吧?能出演老大编剧的

这部电影,应该是他这几年最好的机会了!”

“《拳霸》这个名字真俗,要不是阿灰编剧的,我绝对不会买票去看,但看完后,我只想说,值回票价!超值!没看过的兄弟们,赶紧去看吧!真的很精彩!”

“这是阿灰编剧的第一步中外合拍片吧?演员竟然有白人、黑人,还有棒子和小鬼子,不过,有一说一,功夫片拍成合拍片,确实好看,白人和黑人的体格、肌肉,视觉冲击力太强了!”

“很久没看过这种拳拳到肉的功夫片了,上一次看的还是作者编剧的《一个人的武林》,真想作者能多写几部功夫片剧本啊!太过瘾了!”

“身为八极拳弟子,真心感谢阿灰写出这样一个剧本,也感谢赵汶卓这么卖力拍这部电影,拍得太好了,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八极拳的风采,感谢感谢!”

……

在一些与《拳霸》相关的新闻评论区,曹胜也看见不少好评。

但接连三天报道《拳霸》的新闻,却都是负面的。

如:“中原一点灰剧本真值天价吗?《拳霸》票房表现欠佳!”

“功夫片已经过时,中原一点灰+徐客,也不行!”

“赵汶卓深夜买醉,疑似因为《拳霸》票房表现不佳!”

“《天下无贼》尚未上映,已经可以断言票房会胜过《拳霸》!”

“中原一点灰并不是票房灵药,《拳霸》票房表现不佳!”

“《拳霸》扑街,《天下无贼》会如何?”

“天价剧本费保证不了剧本质量,中原一点灰新片遭遇滑铁卢!”

……

等等。

类似的新闻标题,连续三天,在网上几乎随处可见。

但令人诧异的是这些新闻下面的评论区,却多数都是称赞《拳霸》的。

如:“小编没看过《拳霸》,鉴定完毕!”

“小编!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别在这里满嘴跑火车了!”

“嫉妒使人面目可憎!小编肯定是嫉妒中原一点灰的成就,这部电影的票房就算不好,那也不能证明这部电影不好看。”

“这部电影票房不好,只能说明有眼光的观众太少了,或者说这部电影的宣传力度严重不够!”

“这么好的电影,记者也能喷得下手?好意思吗?”

“悲哀!这样的新闻能发出来,只能说明国内电影行业太悲哀了,好电影竟然会落到这个下场!”

……

曹胜每次看见这样的新闻、这样的评论,心里感受都挺复杂。

如果这部电影拍得不好,那票房不佳,他也能接受。

但明明电影拍得很好,口碑也很不错,票房却就是起不来,这跟谁说理去?

如果是20年后,一部电影在网上的口碑很好,就能带动电影票房的不断上涨,能让一部本来要扑街的电影,逆风翻盘。

但现在是2001年,国内上网的人数还很少,网上的口碑,对现实中的电影票房影响很小。

曹胜下意识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年代,内地网民少,但湾湾、香江以及米国的网民可不少。

特别是米国的网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