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克鲁鲁 作品
第242章 大堵车
第二天一早。
北大窑从晨雾中苏醒。
苏阳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
发现自己在鉴定室的床上,方倩也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真不知道昨天这丫头,是真醉还是假醉。
苏阳醒来后,看到外面大学生们已经起床了,正在院子中刷牙洗脸,屋里整齐打包好了自己的行李。
方倩看到苏阳醒来,笑着走了过来。
“阳哥,你醒了,我们煮了点粥,洗漱下,去吃一碗吧,对胃好。”
“好,谢谢。”苏阳看着方倩,以及外面收拾的行李,说道:“你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会的,阳哥,我说过我还会再来的哦。”方倩笑着,发梢上还沾着水珠,偷偷凑近低声道:“因为....我已经是你的人了。”
苏阳尴尬的笑笑,挠了挠头:“方倩,昨晚我们喝多了,对不起啊。”
“我说过不怪你,是我自愿给的。”
方倩笑了笑:“好了,等会我们就要走了,我在京城会想你的。”
说完,便大方的挥挥手,很是洒脱,倒整的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过多久,一辆银白色的面包车从外面开了过来。
一溜烟的,在院子里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漂移,车窗里探出一个潇洒的人影:“阳子,上车。”
“六子,你他娘的能不能飞慢点,这都是大学生,出点事你负责啊?”
“嘿嘿,行,那我悠着点。”
随后,大家来到屋里随便吃了一点稀饭,便准备上车了。
苏阳和六子帮忙将行李搬到了车上,最后拉上了车门。
“阳哥再见....”
“阳哥再见....”
苏阳意味深长的看着走远,感觉就像一场人生插曲,短暂而美好。
没过多久。
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
“喂喂喂....那个,紧急找个人,苏阳苏阳....听到广播赶紧到村头广场上一趟,赶紧的去一趟,有紧急事情商量!”
广播一连响了好几遍,才刺刺拉拉的关掉。
苏阳忽然楞了一下。
听着急切的语气,感觉跟遇到什么大事一样。
苏阳蹬响了自己的摩托车,也顾不得吃饭,就赶紧去了村口广场。
刚来到柏油马路上,苏阳就愣住了。
视线中,村里的这条柏油马路被堵的水泄不通。
整条路,只能容纳一辆摩托车行走的空挡。
街边上停满了机动三轮车,巨峰、时风、巨力、飞彩
各种各样的三轮车幸型号,大小不一,跟条长龙一样蜿蜒在马路上,一眼望不到头,一直通到了村外。
而外面源源不断的车辆,还在朝着乔木村靠拢。
跟他妈的蚂蚁搬家一样。
整个村子弥漫着机动车的机油味和汽油味,大早晨的闻着就反胃。
而村里的人一大早就被源源不断的“喷喷”声吵醒了。
大家出了门,看到门口停满了三轮车,都一时懵逼了。准备下地干活的人,连地板车都拉不出去了。
大家只好赶紧到张军家里问问情况。
没办法,张军这才动用村里的大喇叭紧急寻人了。
张军昨天料到了今天早晨会来了一些车子,但是也没想到来这么多啊。
这怕不是把整个镇上的三轮车都给动员过来了吧。
苏阳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村口的广场上,广场上也是满满当当,顺着马路一直蔓延出村子,车子都停在路边,司机师傅坐着车上抽着烟。
有的走过来问谁是负责人。
张军着急忙慌的赶紧动员大伙,让大家赶紧自家的暖水壶给拎过来,摆上两个桌子当补给点,让大家喝口水解解渴。
没多久,苏阳走了过来,疑惑的问道。
“张叔,这是什么情况啊?”
张军也是哭笑不得,双手一摊:“这肯定是林书记动员大伙来给咱们帮忙拉秸秆的嘛,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嘛。”
苏阳来的路上大致数了数,约摸着有上百辆的三轮车。
这估计是把附近村里的三轮车都给动员过来了。
张军只好来到陈大明的小卖部里打了一通电话,跟林书记求证了一下,果不其然,是林书记动员了周围的村子来帮忙。
而且还是免费。
既然这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阳子,你说咋办啊现在,车子都堵在路上,出也出不去啊!”
苏阳爬上来一辆三轮车,朝着外面看了看,随后看向张军。
“张叔,你先找人把外面的车子拦一下吧,往村里的生产路上引一引,我先把村里的这些车子都开到林场去,先把路给清理出来,一批一批的分开走。”
“对对对,我这就去拦着点。”
很快,苏阳骑上摩托车,摁着喇叭,一路穿过车流,来到第一辆的地方。
“阿达西,这里嘛,你跟着我来一下嘛,到前面林场那里拉货。”
“好的嘛。”
头车打响了发动机,跟着苏阳来到了林场。
六子原本是送大学生去车站的,可如今这情况恐怕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出去了。
几个大学生一商量,要不等明天再走吧,早一天晚一天的也不碍事。
随即也跟着六子来到林场帮忙。
三轮车来到进场后,找了一些人给帮忙装车,几个人轮流装,秸秆比较轻,虽然不累人,但是时间长了,胳膊也抬不起来。
一车车的秸秆装好后开始往林场里开,让停在路上的车子先进来,腾出一条道来。
“阳哥,这里交给我吧。”方倩来到苏阳跟前,接过手里的小旗,冲后面车挥了挥。
“方倩,今天你看也走不掉了,等明天再送你们去车站。”
“没事阳哥,我们不急这几天。”
苏阳来到村口喝了口水,压压嗓子,一上午嗓子都快喊冒烟了。
等到了晌午头上,这条路也疏通好,林场上的三轮车才慢慢开了出去。
“六子,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得在前头给大家带路,先走了。”
苏阳跟六子打完招呼,便骑上了摩托车,走在车队的最的最前方。
长长的车队经过沿路的村庄时,大家纷纷跑出来看热闹,从没见过这样庞大的车队,比结婚的车队都多。
车子到了墨钰县后。
停在了旺什村的村口。
这两天经过昼夜两班倒的犁地,整个旺什村基本已经犁了小半了。
地里的料子自然也都收拾干净,由于自家的瓜田,大家收拾的格外认真,相比他们之前着急忙慌的捡料子,这种方法的效率就高多了。
二冬子站在乡间地头,指挥着三轮车前往地里,每个地头上卸下几吨。一辆三轮车踩实压平之后,平均能拉两三吨的秸秆。
每个地头上卸下几车就足够用了。
再由地板车往地里送,人工用木叉子挑着秸秆往沟里撒。
这个活原本是苏阳招人去做的,可乡亲们也亲力亲为,主动包揽了这些活。谁家的谁去撒。
苏阳能做的就是收秸秆,犁地,收料,推平,工序相比之前省略了一半。
这几天林晓倩就比较辛苦了,白天登记称重,晚上还要登记称重。没办法,整个村子会算账的人屈指可数,找人替换也找不到人。
苏阳来到地头的阴凉树下,看到林晓倩顶着两个黑眼圈,便做了过来,接过本子和笔,开始记录起来。
“晓倩,你快回去睡会吧,熬两天了,这里有我就行。”
林晓倩懵懵的也没有推辞,看来也是困极了,朝夜校的方向走去。
苏阳刚好想起一个人来,盛子这段时间不是想跟自己干嘛,实在不行让他来记记账,这小子有文化,跟林晓倩换换班,两个人都不累。
想到这,苏阳掏出怀里的电话本,翻了几页找到了盛子的电话号码。
“老叔,你帮我给这个号码打个电话嘛,叫盛子,让他下午到咱们这来帮忙,就说我让他来的。”
“好嘛,我这就去。”
下午的时候。
上百辆的三轮车终于将往什村两千多亩地的地头上,堆上了秸秆料。大差不差的应该够用,而各家也开始撒料了。
就跟撒粪似的,但是比撒粪快多了,也轻巧多了。
一亩地,两个来回就能撒完,而推土机也是如此,随着一个地方的撒完,推土机便慢悠悠的推了过来。
推土机虽然慢点,远大农机厂答应送来的一批机器,应该这两天就会开过来,到时候效率就会提高数倍。
到了下午两点。
三轮车陆续回去了。
瓜田里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林场上那些秸秆料子差不多也该拉完了,下一步就应该换秸秆收购的据点了。
二冬子从住的地方端来了一些饭,苏阳就地吃了一些,又灌了一瓶凉白开,这才吃饱了肚皮。
半下午的时候,于盛风尘仆仆的骑车过来,直接骑到了苏阳跟前。
“阳哥,我来了,我来干活来了!”
苏阳这才算了一会账,纸头上就列满了竖式,看来在后世用惯了电脑手机,手给咱坏了。
“盛子,你来的正好,你要是决定在这干的话,那就好好干吧,坐着登记算账,明天还有人接你班,活不累,你能不能行?”
“我太行了阳哥,我在银行就是数钱的,这点账算啥!”
说着,于盛便拉起苏阳,自己做在了桌子旁,掀开本子就开始登记算账。
这架势,一看就是专业的。
苏阳起身活动下筋骨,来到瓜田地里,看着地里忙碌的景象,也放心了不少。
他来到犁好的地里,弯腰看了看这些沟壑的深度,自己秸秆撒的密度,还有豆科类的均匀度,数值都是合格的。
等他走到老杨家的地里,瓜田已经收拾平整了。远处,三辆拖拉机错落有致的在田地里穿梭,乡亲们拉着地板车在后面撒着秸秆料。
等过两天,若是下场雨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这边的雨水格外稀少,不光墨钰县雨水少,整个地区雨水都少的可怜。
所以当地种东西一是看季节,二是看雨水,雨水来了,季节前后差一段时间也无所谓,有水就能活。
不过,现在棉花种子还没有送过来,还有播种的正式培训没有开始,比如棉花剔苗、棉花打岔、打农药等各种种植技巧,都需要相关人员的培训,只有第一年大家熟知了这种作物后,后面就得心应手了。
想想这些琐事,苏阳就觉得这事越来越复杂了。
本来想着承包旺什村的瓜田,从中偷偷赚一些钱,目标也不大,几十万而已。
到如今这盘子端到了手里,才知道有多烫手,民生问题没有小问题,现在还没干什么,就已经投资进去好几万了。
得亏上次的拍卖会上,苏阳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如今撑到十一月份的丰收季应该没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
盛子忽然从背后大声喊叫起来。
“阳哥!阳哥!”
“你快过来看一下...”
苏阳回头看去,称重的摊位上围着十来个人,大家低头环绕着什么,背着双手,跟看猴子似的。
“来了来了。”
苏阳回应了一声,便折返回去了。
苏阳看到围观人群中还有阿卜大叔,正抽着大烟袋,眯着眼睛,好奇的看着脚底下。
“阳哥来了,大家让一让,让阳哥看看。”
“怎么了盛子?”
“阳哥你看下这块大石头,俺们认不出来,只能让你看看了。”
苏阳看向身旁两位负责检测玉料的人,也是一脸茫然,小石头哪怕是他们看走了眼,也就算了。可这种大个头上百公斤,要是搞错了,那损失可不小。
再说了,以他们眼光,的确看不出来是个什么玩意。
电灯也穿不透这么厚重的石皮子,他们没有办法,这才请苏阳出马了。
苏阳看到阿卜老叔的影子,心里忽然一紧。当初想承包旺什村土地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家的地,很有可能是当年的于阗国的乌金旧矿遗址。
如果能打量挖出乌金石,那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人群闪开一条道,苏阳低头打量着那块脚下的巨石,随即又转身看向了阿卜老叔家瓜田的方向。
这才确定,这块石头是从那个旧址挖出来的。
“巴郎子,你看这块石头怎么样嘛,就因为这块石头,把拖拉机的犁耙都崩坏了嘛,你看看是不是能卖钱嘛。”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北大窑从晨雾中苏醒。
苏阳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
发现自己在鉴定室的床上,方倩也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真不知道昨天这丫头,是真醉还是假醉。
苏阳醒来后,看到外面大学生们已经起床了,正在院子中刷牙洗脸,屋里整齐打包好了自己的行李。
方倩看到苏阳醒来,笑着走了过来。
“阳哥,你醒了,我们煮了点粥,洗漱下,去吃一碗吧,对胃好。”
“好,谢谢。”苏阳看着方倩,以及外面收拾的行李,说道:“你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会的,阳哥,我说过我还会再来的哦。”方倩笑着,发梢上还沾着水珠,偷偷凑近低声道:“因为....我已经是你的人了。”
苏阳尴尬的笑笑,挠了挠头:“方倩,昨晚我们喝多了,对不起啊。”
“我说过不怪你,是我自愿给的。”
方倩笑了笑:“好了,等会我们就要走了,我在京城会想你的。”
说完,便大方的挥挥手,很是洒脱,倒整的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过多久,一辆银白色的面包车从外面开了过来。
一溜烟的,在院子里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漂移,车窗里探出一个潇洒的人影:“阳子,上车。”
“六子,你他娘的能不能飞慢点,这都是大学生,出点事你负责啊?”
“嘿嘿,行,那我悠着点。”
随后,大家来到屋里随便吃了一点稀饭,便准备上车了。
苏阳和六子帮忙将行李搬到了车上,最后拉上了车门。
“阳哥再见....”
“阳哥再见....”
苏阳意味深长的看着走远,感觉就像一场人生插曲,短暂而美好。
没过多久。
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
“喂喂喂....那个,紧急找个人,苏阳苏阳....听到广播赶紧到村头广场上一趟,赶紧的去一趟,有紧急事情商量!”
广播一连响了好几遍,才刺刺拉拉的关掉。
苏阳忽然楞了一下。
听着急切的语气,感觉跟遇到什么大事一样。
苏阳蹬响了自己的摩托车,也顾不得吃饭,就赶紧去了村口广场。
刚来到柏油马路上,苏阳就愣住了。
视线中,村里的这条柏油马路被堵的水泄不通。
整条路,只能容纳一辆摩托车行走的空挡。
街边上停满了机动三轮车,巨峰、时风、巨力、飞彩
各种各样的三轮车幸型号,大小不一,跟条长龙一样蜿蜒在马路上,一眼望不到头,一直通到了村外。
而外面源源不断的车辆,还在朝着乔木村靠拢。
跟他妈的蚂蚁搬家一样。
整个村子弥漫着机动车的机油味和汽油味,大早晨的闻着就反胃。
而村里的人一大早就被源源不断的“喷喷”声吵醒了。
大家出了门,看到门口停满了三轮车,都一时懵逼了。准备下地干活的人,连地板车都拉不出去了。
大家只好赶紧到张军家里问问情况。
没办法,张军这才动用村里的大喇叭紧急寻人了。
张军昨天料到了今天早晨会来了一些车子,但是也没想到来这么多啊。
这怕不是把整个镇上的三轮车都给动员过来了吧。
苏阳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村口的广场上,广场上也是满满当当,顺着马路一直蔓延出村子,车子都停在路边,司机师傅坐着车上抽着烟。
有的走过来问谁是负责人。
张军着急忙慌的赶紧动员大伙,让大家赶紧自家的暖水壶给拎过来,摆上两个桌子当补给点,让大家喝口水解解渴。
没多久,苏阳走了过来,疑惑的问道。
“张叔,这是什么情况啊?”
张军也是哭笑不得,双手一摊:“这肯定是林书记动员大伙来给咱们帮忙拉秸秆的嘛,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嘛。”
苏阳来的路上大致数了数,约摸着有上百辆的三轮车。
这估计是把附近村里的三轮车都给动员过来了。
张军只好来到陈大明的小卖部里打了一通电话,跟林书记求证了一下,果不其然,是林书记动员了周围的村子来帮忙。
而且还是免费。
既然这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阳子,你说咋办啊现在,车子都堵在路上,出也出不去啊!”
苏阳爬上来一辆三轮车,朝着外面看了看,随后看向张军。
“张叔,你先找人把外面的车子拦一下吧,往村里的生产路上引一引,我先把村里的这些车子都开到林场去,先把路给清理出来,一批一批的分开走。”
“对对对,我这就去拦着点。”
很快,苏阳骑上摩托车,摁着喇叭,一路穿过车流,来到第一辆的地方。
“阿达西,这里嘛,你跟着我来一下嘛,到前面林场那里拉货。”
“好的嘛。”
头车打响了发动机,跟着苏阳来到了林场。
六子原本是送大学生去车站的,可如今这情况恐怕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出去了。
几个大学生一商量,要不等明天再走吧,早一天晚一天的也不碍事。
随即也跟着六子来到林场帮忙。
三轮车来到进场后,找了一些人给帮忙装车,几个人轮流装,秸秆比较轻,虽然不累人,但是时间长了,胳膊也抬不起来。
一车车的秸秆装好后开始往林场里开,让停在路上的车子先进来,腾出一条道来。
“阳哥,这里交给我吧。”方倩来到苏阳跟前,接过手里的小旗,冲后面车挥了挥。
“方倩,今天你看也走不掉了,等明天再送你们去车站。”
“没事阳哥,我们不急这几天。”
苏阳来到村口喝了口水,压压嗓子,一上午嗓子都快喊冒烟了。
等到了晌午头上,这条路也疏通好,林场上的三轮车才慢慢开了出去。
“六子,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得在前头给大家带路,先走了。”
苏阳跟六子打完招呼,便骑上了摩托车,走在车队的最的最前方。
长长的车队经过沿路的村庄时,大家纷纷跑出来看热闹,从没见过这样庞大的车队,比结婚的车队都多。
车子到了墨钰县后。
停在了旺什村的村口。
这两天经过昼夜两班倒的犁地,整个旺什村基本已经犁了小半了。
地里的料子自然也都收拾干净,由于自家的瓜田,大家收拾的格外认真,相比他们之前着急忙慌的捡料子,这种方法的效率就高多了。
二冬子站在乡间地头,指挥着三轮车前往地里,每个地头上卸下几吨。一辆三轮车踩实压平之后,平均能拉两三吨的秸秆。
每个地头上卸下几车就足够用了。
再由地板车往地里送,人工用木叉子挑着秸秆往沟里撒。
这个活原本是苏阳招人去做的,可乡亲们也亲力亲为,主动包揽了这些活。谁家的谁去撒。
苏阳能做的就是收秸秆,犁地,收料,推平,工序相比之前省略了一半。
这几天林晓倩就比较辛苦了,白天登记称重,晚上还要登记称重。没办法,整个村子会算账的人屈指可数,找人替换也找不到人。
苏阳来到地头的阴凉树下,看到林晓倩顶着两个黑眼圈,便做了过来,接过本子和笔,开始记录起来。
“晓倩,你快回去睡会吧,熬两天了,这里有我就行。”
林晓倩懵懵的也没有推辞,看来也是困极了,朝夜校的方向走去。
苏阳刚好想起一个人来,盛子这段时间不是想跟自己干嘛,实在不行让他来记记账,这小子有文化,跟林晓倩换换班,两个人都不累。
想到这,苏阳掏出怀里的电话本,翻了几页找到了盛子的电话号码。
“老叔,你帮我给这个号码打个电话嘛,叫盛子,让他下午到咱们这来帮忙,就说我让他来的。”
“好嘛,我这就去。”
下午的时候。
上百辆的三轮车终于将往什村两千多亩地的地头上,堆上了秸秆料。大差不差的应该够用,而各家也开始撒料了。
就跟撒粪似的,但是比撒粪快多了,也轻巧多了。
一亩地,两个来回就能撒完,而推土机也是如此,随着一个地方的撒完,推土机便慢悠悠的推了过来。
推土机虽然慢点,远大农机厂答应送来的一批机器,应该这两天就会开过来,到时候效率就会提高数倍。
到了下午两点。
三轮车陆续回去了。
瓜田里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林场上那些秸秆料子差不多也该拉完了,下一步就应该换秸秆收购的据点了。
二冬子从住的地方端来了一些饭,苏阳就地吃了一些,又灌了一瓶凉白开,这才吃饱了肚皮。
半下午的时候,于盛风尘仆仆的骑车过来,直接骑到了苏阳跟前。
“阳哥,我来了,我来干活来了!”
苏阳这才算了一会账,纸头上就列满了竖式,看来在后世用惯了电脑手机,手给咱坏了。
“盛子,你来的正好,你要是决定在这干的话,那就好好干吧,坐着登记算账,明天还有人接你班,活不累,你能不能行?”
“我太行了阳哥,我在银行就是数钱的,这点账算啥!”
说着,于盛便拉起苏阳,自己做在了桌子旁,掀开本子就开始登记算账。
这架势,一看就是专业的。
苏阳起身活动下筋骨,来到瓜田地里,看着地里忙碌的景象,也放心了不少。
他来到犁好的地里,弯腰看了看这些沟壑的深度,自己秸秆撒的密度,还有豆科类的均匀度,数值都是合格的。
等他走到老杨家的地里,瓜田已经收拾平整了。远处,三辆拖拉机错落有致的在田地里穿梭,乡亲们拉着地板车在后面撒着秸秆料。
等过两天,若是下场雨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这边的雨水格外稀少,不光墨钰县雨水少,整个地区雨水都少的可怜。
所以当地种东西一是看季节,二是看雨水,雨水来了,季节前后差一段时间也无所谓,有水就能活。
不过,现在棉花种子还没有送过来,还有播种的正式培训没有开始,比如棉花剔苗、棉花打岔、打农药等各种种植技巧,都需要相关人员的培训,只有第一年大家熟知了这种作物后,后面就得心应手了。
想想这些琐事,苏阳就觉得这事越来越复杂了。
本来想着承包旺什村的瓜田,从中偷偷赚一些钱,目标也不大,几十万而已。
到如今这盘子端到了手里,才知道有多烫手,民生问题没有小问题,现在还没干什么,就已经投资进去好几万了。
得亏上次的拍卖会上,苏阳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如今撑到十一月份的丰收季应该没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
盛子忽然从背后大声喊叫起来。
“阳哥!阳哥!”
“你快过来看一下...”
苏阳回头看去,称重的摊位上围着十来个人,大家低头环绕着什么,背着双手,跟看猴子似的。
“来了来了。”
苏阳回应了一声,便折返回去了。
苏阳看到围观人群中还有阿卜大叔,正抽着大烟袋,眯着眼睛,好奇的看着脚底下。
“阳哥来了,大家让一让,让阳哥看看。”
“怎么了盛子?”
“阳哥你看下这块大石头,俺们认不出来,只能让你看看了。”
苏阳看向身旁两位负责检测玉料的人,也是一脸茫然,小石头哪怕是他们看走了眼,也就算了。可这种大个头上百公斤,要是搞错了,那损失可不小。
再说了,以他们眼光,的确看不出来是个什么玩意。
电灯也穿不透这么厚重的石皮子,他们没有办法,这才请苏阳出马了。
苏阳看到阿卜老叔的影子,心里忽然一紧。当初想承包旺什村土地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家的地,很有可能是当年的于阗国的乌金旧矿遗址。
如果能打量挖出乌金石,那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人群闪开一条道,苏阳低头打量着那块脚下的巨石,随即又转身看向了阿卜老叔家瓜田的方向。
这才确定,这块石头是从那个旧址挖出来的。
“巴郎子,你看这块石头怎么样嘛,就因为这块石头,把拖拉机的犁耙都崩坏了嘛,你看看是不是能卖钱嘛。”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