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双手依旧背在身后

黎损没有吱声,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他双手依旧背在身后,那双手宽厚而有力,曾经在无数艰难的抉择中紧握成拳,展现出坚定的力量。他脸上的表情平静得如同深潭,没有一丝波澜。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下,他的内心却如同汹涌的波涛。他微微眯起眼睛,观察着杜卢门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他心中暗自思量,虽然他刚才表明了坚决的立场,但他也明白,杜卢门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的话必定暗藏玄机。

他没有立刻打断杜卢门,一方面是出于礼貌,这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外交素养。他尊重每一个对手,即使对方的意图并不单纯。另一方面,他也想听听杜卢门究竟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或许能从中找到更多为越囡谋取利益的机会。越囡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他希望能在这场博弈中,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保障。这短暂的沉默,在杜卢门眼中却像是有戏的信号,让他觉得自己还有说服黎损的可能。

杜卢门微微坐直身子,他脸上挂着一副看似真诚的笑容,那笑容像是精心雕琢的面具,恰到好处地牵动着嘴角的肌肉,目光如锐利的鹰隼直视着黎损,仿佛要洞穿他的内心。

“黎损主席,我自然知晓贵国与龙国交情深厚,这份情谊在国际上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伸出一只手轻轻摩挲着下巴,那手指修长且苍白,指甲修剪得整齐而圆润,每一次摩挲都带着一种故作的深思熟虑,似乎在斟酌着言辞。“可我们身为一国之主,最首要的责任还是要为自己国家的子民考虑,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站起身来,皮鞋与光洁的地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他走到黎损身边,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手掌宽厚却冰冷,动作看似亲昵,实则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仿佛在宣告着自己的主导地位。“看看如今的越囡,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军队士气高昂,屡战屡胜,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你们的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每一次冲锋都让敌人胆寒。”杜卢门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假意的钦佩,那目光像是浮于表面的油花,闪烁着虚伪的光泽。

接着语气一转,他的目光变得贪婪而炽热,仿佛看到了无尽的财富在向他招手。“而龙国,虽有诸多成就,但他们的土地广袤无垠,资源丰富得令人垂涎。要是能拿下龙国的部分土地,那对于越囡来说,会是一笔不菲的收益啊。”

杜卢门说着,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宽大的办公桌仿佛是他权力的象征,上面摆放着各种文件和地图。

他展开一幅巨大的地图,那地图上用鲜艳的色彩标注着各个国家的边界,他的手指在龙国的版图上用力地比划着,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这里,还有这里,这些地方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珍贵的金属,还有无尽的石油储备。一旦掌控了这些,越囡的经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腾飞。工厂可以满负荷运转,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子民们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过上富足的生活。”他的声音逐渐高亢,像是汹涌的潮水在不断拍打着海岸,眼神中闪烁着欲望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越囡在掠夺龙国土地后走向繁荣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杜卢门转过身,双手背在身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的步伐急促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自己的野心。

“而且,从战略角度来看,拿下龙国的部分土地,越囡的地缘政治地位将大幅提升。可以在那些地方建立军事基地,掌控关键的交通要道,让其他国家不敢轻易对越囡有非分之想。您想想,这对于越囡的长远发展是多么有利啊。”

杜卢门观察着黎损的神情,他的目光如同猎手锁定猎物一般,捕捉到了黎损眼神中那一瞬间的动摇。

他嘴角微微上扬,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趁热打铁,语调放得更加温和且极具蛊惑力,仿佛那声音是一条柔软却又坚韧的绳索,试图将黎损紧紧捆绑。“黎损主席,倘若此事真能成功,您在越囡国内必将威望大增。想想看,带领越囡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开疆拓土,获取无尽的资源,这等功绩足以让您在越囡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稳稳地坐稳国家主席的位置。”

杜卢门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黎损身旁,轻轻拍着他的手臂,那动作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但其中的“真诚”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人哪,谁还没点虚荣心呢?您这样有能力、有抱负的领导者,就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让全世界都对您和越囡刮目相看。”

黎损的内心开始翻涌,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

杜卢门描绘的那幅权力与荣耀交织的画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内心深处潜藏的欲望。他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胸膛随着呼吸剧烈地起伏,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站在万人敬仰的高台之上,接受着民众欢呼与拥戴的场景。欢呼声震耳欲聋,鲜花如雨点般洒落,虚荣心如同藤蔓一般,在他心底悄然生长蔓延,缠绕着他的理智。

然而,一丝忧虑很快又爬上了黎损的眉头,那眉头紧锁的瞬间,仿佛是一道厚重的闸门,试图阻挡住欲望的洪流。

他微微皱起眉,目光中闪过一丝迟疑,那眼神里像是藏着无数的纠结和挣扎。

他缓缓开口道:“话虽如此,可龙国也绝非易与之辈。他们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若贸然行动,一旦失败,越囡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又该如何向越囡的子民交代?”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的叹息,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责任感。

杜卢门听后,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那笑容像是早已准备好的盾牌,用来抵挡黎损的疑虑。他拍着胸脯,那动作夸张而有力,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承诺。“黎损主席,您大可放心。我怎么会让您独自冒险呢?我们鹰酱会在暗中全力支援您。我们拥有先进的情报系统,会为您提供龙国最准确的军事部署和战略动向。我们还有顶尖的武器装备,必要时会秘密输送给越囡,增强你们的战斗力。”

说着,杜卢门走到黎损身前,双手握住他的肩膀,那双手的力度恰到好处,既表现出亲近,又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强硬。

他直视着黎损的眼睛,目光中闪烁着虚假的热情,满脸堆笑地夸赞道:“您的领导才能在国际上都是赫赫有名的。

您带领越囡取得的一次次胜利,充分证明了您卓越的军事智慧和决策能力。有您的指挥,加上我们的暗中支持,这场行动必定会马到成功。

龙国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在您的英明领导下,越囡军队定能如猛虎下山,一举拿下想要的土地。”

杜卢门的话如同迷药,渐渐驱散了黎损心中的顾虑。

他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原本犹豫的目光变得坚毅而决绝,虽然内心深处仍有一丝不安,那不安像是潜伏在黑暗中的幽灵,

但在杜卢门的连番蛊惑和夸赞之下,那丝不安也被压到了心底,被欲望和虚荣的火焰暂时吞噬。

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杜卢门那些充满诱惑的话语,权力、荣耀、财富,像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轮番闪过。他刚成为越囡国家主席不久,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每一场战事都大获全胜,这份持续的胜利如同给膨胀的野心不断鼓风的火焰,让他愈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杜卢门的夸赞还在耳边萦绕,那些如蜜般甜腻的词句,像一只只柔软却有力的手,轻轻抚过他心底最渴望被认可的角落。

他挺直的脊背微微颤动,那是内心汹涌情绪的外在表现。他的目光变得炽热而狂热,原本尚存的一丝理智在这热烈的情绪中渐渐消融。

“您的领导才能前无古人,带领越囡走向如此辉煌的境地,若能拿下龙国土地,这功绩必将名垂千古!”

杜卢门继续用夸张的言辞轰炸着黎损的神经,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暗器,直直射向黎损内心的虚荣之处。

黎损的呼吸变得急促而粗重,胸膛剧烈起伏,仿佛有一头狂野的野兽在其中横冲直撞。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松开又攥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感觉自己的血液在沸腾,理智的防线如同被洪水冲击的堤坝,轰然崩塌。

“好!”黎损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这个字,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我答应了!为了越囡的未来,为了子民更好的生活,我们干这一场!”他的眼神中满是决绝,仿佛此刻做出的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

杜卢门的嘴角瞬间咧到了耳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快步走到黎损面前,伸出双手紧紧握住黎损的手,用力地摇晃着,那双手的力度仿佛要把这份“胜利”牢牢攥住。“黎损主席,您的英明决定必将载入史册!我们鹰酱定会全力支持,越囡的辉煌指日可待!”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

随后,杜卢门迅速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那纸张洁白光滑,边角整齐,显然经过精心设计。

他双手捧着文件,毕恭毕敬地走到黎损面前,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黎损主席,这是我们早就拟定好的合作协议,只要您签字,我们两国就正式达成同盟,携手开启这伟大的征程!”

黎损接过文件,目光匆匆扫过,那些条款在他此刻狂热的心境下,都变得模糊不清。他只看到了文件末尾那片空白,仿佛是等待他书写荣耀的舞台。

他拿起桌上的钢笔,那钢笔沉甸甸的,在他手中却仿佛有千钧之力。他微微颤抖着签下自己的名字,每一笔都像是在宣告着一个新的冒险的开始。

杜卢门接过签好字的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他转过身,再次握住黎损的手,笑容灿烂得如同盛开的花朵。

“从现在起,我们就是最亲密的盟友,越囡的成功,就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与此同时,越囡与龙国边境之上,苍穹似一块湛蓝的锦缎,悠悠白云仿若轻盈的棉絮,在天际缓缓飘移。温暖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为这片广袤的大地披上一层金黄的薄纱。近段时间,越囡竟长时间没闹事,两国边境沉浸在一片风平浪静的祥和氛围之中。

边境的关卡处,往日里神情紧绷、步伐匆匆的士兵们,此刻步伐也变得从容舒缓。他们的巡逻节奏不再像往日那般紧迫,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序。边境的贸易往来也顺畅无阻,商队的驼铃叮当作响,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商人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交易成功的喜悦。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打闹,一片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这本该是让所有人都倍感欣慰的好事儿,仿佛和平的曙光已长久地驻足于此。

然而,在龙国京城的一间古朴典雅的书房内,秦朝来的心境却与这宁静的氛围格格不入。他静静地伫立在窗前,一袭青衫随风微动。

窗外,几株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的催眠曲。

可这宁静的氛围却丝毫未能让秦朝来的心安定下来。

他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自觉地轻叩着手臂,眉头微微蹙起,那深深的褶皱里仿佛藏着无尽的忧虑。他的目光透过窗户,眼神仿佛能穿透重重山水,直抵与越囡接壤的边境。他仿佛看到了那看似平静的边境线背后,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案几上,摊开着一叠最新的情报文件。纸张微微泛黄,边角因为频繁翻阅而有些卷曲,仿佛在诉说着这些情报被反复研读的过往。

秦朝来刚刚仔细研读了这些情报,每一行文字、每一个数据都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斟酌。虽然上面记录的都是两国间和平友好的往来事宜,贸易数据稳定增长,人员交流和谐有序,但他心中的那根弦却愈发紧绷。

“哼,越囡这种狗改不了吃屎的东西,不可能会识趣儿停止找事儿。”

秦朝来低声自语,声音低沉而冷峻,透着笃定的怀疑。

他脑海中迅速浮现出过往越囡一次次无端挑衅的场景。

曾经,在边境线上,越囡的士兵故意制造摩擦,挑起争端,双方剑拔弩张,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还有那在茫茫大海上,越囡的海盗船对龙国商船进行骚扰,抢夺财物,威胁船员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越囡勾结他国,试图在贸易上设置重重关卡,打压龙国的商业发展。每一幕都如同一把利刃,深刻地印在他的记忆中,让他对越囡的突然安分充满了警惕。

他缓步走到案几前,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一下又一下,节奏沉稳却带着隐隐的焦虑。

那清脆的叩击声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仿佛是他内心不安的节拍器。

在他看来,越囡的平静绝不是出于真心的悔改或对和平的向往,而是在暗中积蓄力量,一定是在憋大招。

他越想,心头的疑云就越浓重,那挥之不去的不安如同藤蔓般在他心底肆意缠绕。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都被这凝重的思绪所凝固,让人感到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他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急切而有力,鞋底与木质地板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一方面希望这和平的表象能够长久持续,另一方面又深知越囡的狼子野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最终,他下定决心,要去常老那里探探口风,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吐为快。

他匆匆整理了一下衣衫,用手轻轻拂去衣角的褶皱,将头发捋顺,仿佛这样就能整理好自己纷乱的思绪。他快步走出书房,一路上,京城的街道繁华依旧。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秦朝来却无心欣赏这太平盛世的景象,他满脑子都是越囡那平静表象下可能隐藏的阴谋。他的脚步匆匆,眼神坚定,仿佛前方有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在等着他。

来到常老的府邸,古朴的大门上铜环闪烁着黯淡的光。

那铜环历经岁月的洗礼,布满了斑驳的锈迹,仿佛在诉说着府邸的沧桑历史。

秦朝来轻轻扣响门环,“咚咚”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不一会儿,门被一个身着素色长袍的老仆人缓缓打开。秦朝来向老仆人通报了来意,老仆人微微颔首,引领他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常老的书房。

常老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古籍,阳光透过窗户的格子,洒在他身上,给他那略显疲惫的身躯披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的身形微微佝偻,头发花白如雪,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见秦朝来进来,常老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温暖。他伸出一只手,轻轻摆了摆,示意秦朝来坐下。

秦朝来落座后,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他挺直了腰杆,双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极力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常老,我近日越想越觉得越囡的平静可疑。以他们以往的行径来看,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安分下来,我担心他们是在暗中筹划着什么大动作。”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常老听后,轻轻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的庭院。

庭院里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片岁月静好的模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仿佛在这和平的表象下,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小秦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两国风平浪静,只要对方能安稳下去,这便是好事。况且咱们边界也在时刻警惕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他的声音平和而沉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能够持续下去。

秦朝来微微点头,他理解常老渴望和平、不想无端生事的心情。常老毕竟年事已高,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更希望能在平静中度过余生。

但他心中的不安并未因此而消减半分。他再次开口,语气坚定,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常老,虽说边界已有警惕,但以防万一,我还是提议在边界增加人手。越囡若是真在憋大招,咱们多些人手也能有备无患。”说着,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在向常老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

常老看着秦朝来那坚毅的神情,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秦朝来向来心思缜密,对越囡的警惕并非空穴来风。

这么多年来,秦朝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为龙国化解了无数的危机。

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也好,就依你的提议,在边界增加人手。多做些准备,总是没错的。”

得到常老的应允,秦朝来心中稍稍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也舒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