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338章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关忠诚何尝不是如此?

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老人,每天通过精读数份报纸上的新闻,随时掌握着社会动态和政府的各项决策。

也正是因为他的睿智,关家大院才能从民国平安过渡到新中国,如今,建国快十年了,他一定是深知这次是一个较大的危机,才决定召开全家老小的家庭会议。

关义正低着头缓了缓心情,才抬起头接着说:

“所以,我们要把爹的话记在心里,并且迅速行动起来,虽说粮食本子上的购买数量都是一定的,但我们并非没有办法存下粮食,我的计划是这样”

从这一天开始,关家大院的其它租户注意到,关家各房开始节约起来,每顿都只吃一顿白米饭,其它两餐的主食都是土豆、红薯。

但是,他们每个月买回来的粮食却不见少,反而还有增多的趋势。

只不过,不知道他们买的那些粮食都去了哪里,他们的米缸似乎永远没有装满过

关仁夏这些孩子们知道是为什么,但他们听从各家大人的吩咐,并不曾在外面多说一个字。

就连杨庆在杨家也不多说话,每次吃饭都仔细把碗里的米粒扒拉干净,一粒不剩。

自然,杨家各房都跟关家一样,每顿只吃一顿白米饭,其它两餐均是粗粮,每个月都把粮食本子上的份额全部买回来

这年秋天,关义正利用休息时间,开着车带着兄弟几个去附近的乡村购买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倒是顺利买回了一些。

关忠诚将关家大院的地窖平均分给各房,让他们将各自买回来的粮食统统存进地窖,以备不时之需。

关家大院的租户们虽然没有得到明示,但他们有样学样,看到主家每天只吃一顿白米饭,他们也跟着效仿。

看到主家每个月把粮食本子上供应的粮食份额都买回来,他们也照做。

甚至,他们也利用休息时间跑到乡下买回土豆和红薯,只不过,他们更有智慧。

有一天,丁慧主动找到关义正和苏锦,对他们道:

“关局长,我是代表咱们这几个院子里的所有租户来请求主家一件事”

关义正诧异地道:

“哦,丁老师如此慎重,到底是什么事?”

丁慧答:

“租户们都说,咱们这个大院里的草坪太多了,想挖出几块出来种些土豆、红薯,也省得主家来年再跑到乡下去购买,咱们自己有土地,只要主家同意,将来种出来的作物,租户和主家均分,主家不用出力”

丁慧的意思很明白,关家各房只要同意租户们把草坪毁了,开荒种作物即可,主家不用出力,到时候即可以得到一半的收成。

关义正没想到这些租户早从他们各房这几个月的行动中看出端倪,纷纷在想来年的日子怎么过。

他从来没有种过地,所以,也不能确定把草坪毁了以后,是不是可以种出作物。

不过,租户们的这个想法的确是他和关忠诚都没有想到的,关忠诚做了一辈子的商人,他首先想到的是拿钱买粮,还真没有想到把自家的院子变成种植粮食的场所。

此时,关义正见丁慧提出这个办法,心里暗道好主意,但他还是跟丁慧说:

“丁老师,这样吧,这件事我得请示一下我父亲,毕竟关家大院是他老人家一手一脚盖起来的,要把这些草坪都挖了种上粮食,怎么着也要跟他讲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