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

【他是中国历史上无敌一般的存在,被人称为“位面之子”,从发动起义到建国称帝,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面对40万人,敌军仅用1万多人,便顺利地创造了军事奇迹,而这位统一了华夏大地的皇帝,却在历史上存在感极低,此人便是开创了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刘秀。

西汉末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肆意挥霍,和激烈的社会矛盾,曾经那个无比强大的汉王朝已经日渐衰落,作为王室外戚的王莽则趁此时机积养“贤名”,从而获得了无数人的支持,最终通过伪装和多次的血腥清洗,篡夺了刘氏江山。

但是王莽建立的新莽政权,仅仅十五年便迅速灭亡,有着“位面之子”之称的刘秀,则是推翻新莽政权最耀眼的后起之秀。】

刘邦准备好吃食,打算欣赏一下他这不知道多少辈的后代一展雄风的姿态!再造大汉,听着就牛逼,当然事实确实很牛逼。

刘启和刘彻也对刘秀有很大的兴趣,刘彻明白自己的推恩令到了刘秀这一代也不剩什么了,还能有魄力重建大汉是有点优秀在身上的。

刘秀一脸严肃,天幕终于讲他了,不枉自己等了这么久。

【公元前五年,这一年的王莽已经40岁,因为得罪了傅太后而闲居在家,为了能够重获大权,他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让世人知道他的圣贤之名,但他不曾想到的是,他一生当中的最大克星,已在这一年一月十五日,伴随着满屋的“赤光”降临于世。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只是因为受到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影响,诸侯的势力被逐步分散,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里已是一个小小的济阳县令。】

刘启想到了那个儿子,资质也是不错,难怪能有刘秀这么个后代。

刘彻对这个哥哥不怎么熟悉但也知道是个谨慎的人,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在刘秀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刘钦去世,刘秀与几个兄妹从此成了孤儿,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投奔叔父,自此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这时的王莽已在数十万人的支持下,被封为了安汉公,甚至还被朝廷赐予了至高无上的九锡之礼,随之而来的便是王莽血腥残忍的大清洗,在所有对立者被铲除殆尽后,王莽终于如愿以偿地篡夺了大汉皇位,建立新朝。

此时刘秀依然只是在家种地的普通农民,完全看不出能对王莽造成怎样的威胁,但是一位小女孩的出现,成为了刘秀人生的重要转折。刘秀十九岁时,因为二姐嫁到了新野邓氏,便经常去新野探望,而邓家又与阴家联系密切,一次碰巧遇到了阴家小姐阴丽华,结果仅此一念便被深深吸引,从此发誓非她不娶。】

“这还真是引狼入室啊。”

““安汉公”篡位,多讽刺啊。”

“真残忍啊,跟他对立的就没有好下场。”

“篡位有什么用,十五年就被人打下来了,屁股还没坐热呢。”

【但是刘秀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新野阴氏在西汉宣帝时就已是大富之门,根据《女红余志》的记载“阴丽华每步出,皆铺太华精气之毡,故足底纤滑与手同”可见其美貌与奢侈,而刘秀仅仅是个种地的小农,显然有些想吃天鹅肉的感觉,不过刘秀为了迎娶阴丽华,毅然决定放下手中的农具,去往长安闯荡一番,势必衣锦还乡,迎娶美人。

他在长安期间看到正在徼循京师的金吾卫,场面甚是阔气壮观,于是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邓禹和朱佑等人,这些人都将成为他事业道路上的重要人物。】

“哦哟,这是为了娶美娇娘啊。”

“挺好的,多上进啊,自己去闯荡。”

“囡囡啊,看到了吧,以后要找这种一心念着你的夫郎,阿娘会帮你掌掌眼,不说多富贵也不能跟着他一直吃苦,知道吗?”

刘秀听着自己当年写下的话语,转头握住了阴丽华的手,他做到了!自己心爱的人是他的皇后,他要给她至高无上的荣耀!

【自从王莽建立新朝之后,便开始了各种铺天盖地且不切实际的改革,触动的利益,上至富商豪强,下至平民百姓,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反增不减,加之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从而导致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到了新朝末期,赤眉、绿林等大小义军揭竿而起,顿时间天下大乱。

刘秀的哥哥名叫刘演,本就喜欢结交豪杰,于是决定趁乱起兵图谋大事,只是刘秀做事一向深思熟虑,当时并未跟随,但是刘演造反已是大罪,刘秀便逃到宛县避难,期间还结识了李通等人。】

“好不容易篡位了,却治理不好国家,这算哪门子皇帝。”

“又不是人人当皇帝是为了国家,要不然也出不了那么多昏君了。”

“这个刘演可以啊,挺有勇气的。”

【公元二十二年,刘演打出“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口号正式起义,自率8000人与绿林军联合,刘秀确定天下已乱,便集结好友作为创业班底响应刘演,并且通过一次次激战,坐骑从耕牛换成了战马,士兵的装备也在逐渐升级。

一年后,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立更始政权,王莽随即下令,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率领四十二万大军扑灭更始。当时二十九岁的刘秀正在昆阳,守城的九千士兵恐不敌众,准备弃城退走,刘秀则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难以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自己则是带领十三骑兵出城调兵。

不久,王邑号称百万之师向昆阳发起进攻,扬言要喋血而进,屠灭此城。但是守城士兵谨遵刘秀的嘱咐,坚守危城,结果王邑的一顿操作之后,不仅没能重创守城士兵,反而使得自军将士疲惫不堪。就在新军发起新一轮进攻时,刘秀调集的万人援兵已经接近昆阳,随后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向新军发起了突然袭击,结果王邑毫无防备,狼狈退却,刘秀则乘胜追击,又以三千勇士迂回至王邑大营后方。】

“这个刘秀打仗还真是一把好手!”

“有勇有谋,还能稳定军心,真不错”

“四十二万人攻城都没攻下来,这个王邑不怎么样啊。”

“这援兵真及时,晚一点可就打下来了。”

【王邑再次轻敌,率领万余人马迎战又遭大败,新军大营之内的其他将领甚至不敢支援,恰巧当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刘秀手下的一万七千余人趁机而上,新军至此彻底大乱,夺路而逃。最终因为人数众多而相互踩踏,坠河、溺死者不计其数,新军42万主力全军覆没,王莽不久被绿林军所杀,新朝随之灭亡,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昆阳之战。】

“这么感觉好顺利的样子。”

“一万多人和四十万人就赢了?”

“一次毫无防备,第二次还轻敌,他不输谁输。”

“王莽就这么被杀了?这么利索。”

王莽:没了?他就这么没了?总共他也没被提几次吧,一点戏份都不留了?

【刘秀一战成名,刘秀的兄长刘演一直不满刘玄称帝,所以在昆阳之战期间被刘玄杀死,这对凯旋而归的刘秀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只是碍于实力不够无法报仇,只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不仅不表昆阳之功,反而还向刘玄谢罪,刘玄见到刘秀如此谦恭,便放松戒备,将刘秀拜为武信侯。

此时的刘秀已是最闪耀的后起之秀,恰好阴丽华的父兄曾是刘演的部下,因此刘秀成为武信候不久便迎娶了阴丽华,至此也算是事业美人双丰收。但是抱得美人归的刘秀并未忘记杀兄之仇,他在此刻迎娶阴丽华,当然也有迷惑刘玄的意思,新莽政权虽然覆灭,但是包括河北在内的多个地区还有诸多割据势力,有人便向刘玄建议,让刘秀去往河北进行招抚工作以稳定政权,刘玄当时看到刘秀的表现并无异心,随即同意。】

“没被愤怒冲昏头脑,还算理智。”

“我要是刘玄就要找机会杀了他,自己都啥人兄长了,怎么可能不会报仇。”

“刘玄有些自傲了,目光短浅。”

“这时候就娶了,还以为要等他成为皇帝再娶呢。”

“这刘玄心可真大,一点都不担心刘秀。”

【这对刘秀来说是天大的机会,于是在河北期间壮大实力,并且逐步脱离了更始政权的控制,刘玄见势不妙,曾让刘秀返回长安受封,但被刘秀拒绝,双方从此彻底决裂。刘秀于公元二十五年八月五日,在部下的多次劝说下建国称帝,国号依然为汉,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称为东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建国之后,刘秀开始了十一年的统一战争,先后削平了陇右、关东,关中以及蜀中等地的多个割据势力,华夏大地得以再次统一,光武帝一共在位三十三年,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力,那些开国功臣全被赐予优厚的爵部,但是不许干政,同时恢复西汉时期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等等措施,使东汉初期出现的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的局面。】

“这就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吧。”

此时新朝末期

正是大大小小起义军揭竿而起的时候,天幕透露出的消息让大家反响不一,譬如刘玄,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杀出来一个刘秀让他半途而废,这笔账非算不可。

譬如刘演,他能不能一直跟着他亲爱的弟弟!妥妥人生赢家啊。

【因为刘秀的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可是这样一位出色的皇帝却在后世被很少提及,包括跟他一起打江山的云台二十八将也是如此。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刘秀的发展太过顺利,所有的对手的能力和运气似乎都不如他,而且刘秀刚刚起事,就有邓晨和李通等豪族的支持,并无朱元璋那样开局一口碗的跌宕故事,就连堪称奇迹的昆阳之战,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是赢得非常顺利。

包括那些开国元勋更是全部善终,完全没有洪武大案那样的铲除行动,我们知道,历史剧是反映历史人物的最好方式,但是如果将刘秀放在影视剧中,这种一人无敌的剧情就会显得特别无聊。个人认为,这是很少出现有关刘秀的影视作品的原因,从而导致刘秀的事迹不能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它的存在感就自然不会太高。】

刘秀:没办法,朕太优秀了。

跟着刘秀的开国元勋:嘴角根本停不下来,全都善终,善终……呜呜呜,太感动了,有多少人能有他们这个待遇啊,不都是兔死狗烹,善终啊,从没有那一刻这么喜爱陛下!

被几双眼睛盯着看的刘秀,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