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日月帝国军事情报总局(一)
戴钥衡被戴浩接见之后,就把他跟戴浩说的话也写成了一封信,寄给了史莱克学院,而不久之后,史莱克学院那边也回信了,回信的还是言少哲。言少哲在信中就表示史莱克学院的高层对于日月帝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史莱克学院也在做好跟日月帝国开战的准备。
史莱克学院为什么不愿意相信徐天然做出的和平姿态,并不是因为史莱克学院发现日月帝国在军用魂导器方面的进步,而是因为史莱克学院发现日月帝国有了多托雷和千仞雪这样强大的魂师,在徐天然故意藏着几个魂兽妹子实力的情况下,日月帝国顶尖强者的实力,也是超过曾经的武魂殿的,这就让史莱克学院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不过在史莱克学院和星罗帝国进行备战的时候,徐天然则是带着日月帝国的总参谋部和情报部门消化许久久带来的若干史料以及资料。
日月帝国军队的现代化,自然也意味着指挥链条的现代化,大迭代计划自然也包括着军官们的学习,还有就是总参谋部体系的建立。而这个事情,徐天然是交给阿蕾奇诺来办的。
阿蕾奇诺算是个大忙人,日月皇家魂导师学院在完成了现代化大学的改制之后,她就不再担任日月帝国皇家魂导师学院的院长,而去担任日月帝国总参谋部的总参谋长,负责日月帝国总参谋部的建设,以及青年军官的培养,可以说阿蕾奇诺算得上是日月帝国的举重冠军了。
阿蕾奇诺对于青年军官的培养,以及总参谋部的筹备,自然也得到了徐崧的大力支持,在阿蕾奇诺给徐崧的奏章之中所构建的前景,以及未来指挥体系的高效很是让徐崧心动。至于经费,阿蕾奇诺表示她会管太子去要。
徐崧也是同意的,哪怕是后来徐崧已经确定徐天然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好大儿,徐崧对于爆徐天然金币也毫无心理负担,因为徐崧发现不管怎么说,徐天然对于日月帝国还是非常负责的。
按照阿蕾奇诺跟夜兰的吐槽,“得亏你和凝光在,不然的话,以徐天然的牲口程度,是真敢把情报工作和海军筹备工作都交给我的!”
除了建立总参谋部,情报部门也在夜兰和凝光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改组着,随着魂导电脑的普及,两个海外行省的建立就不需要凝光操心了,凝光就借口说海外行省的筹建已经到尾声了,找点有趣的工作干,她就说要去情报机构,徐崧就同意了,毕竟人家封号斗罗来给日月帝国打工,那是给日月帝国面子,人家乐意搞情报工作,那就去搞,同时海外两个行省的管理,徐崧就让他的弟弟徐国忠负责了。
凝光和夜兰接手情报工作之后没过多久,星罗城政变2.0就发生了,然后在一个月之后,许久久和许延昭带来的东西不但有他们老许家压箱底的财富,还有他们老许家这么多年来记录的星罗帝国的历史,以及勘定的星罗帝国的地图,然后凝光和夜兰就要组织情报部门的成员将这些文献吃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星罗帝国的地图以及星罗帝国的风土人情。
尤其是地图,徐天然就非常重视,他就让星罗帝国的商人去核实一下相关地区的一些水文情况,然后汇报给他,这些情报人员就把采样结果告诉了徐天然,徐天然看了一下星冠家族的地图,然后就对他们星冠家族绘制的地图不太满意。
“这个地方不对,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有问题,大河比曾经宽了不少,如果在战争之中,这些情报是完全不能用的。”徐天然说道,“地图还是重新绘制为好,至于地图的绘制,我不需要军事禁区的图,只需要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图就可以了。”
“地图有问题吗?”许久久问道。
“有很大问题,我猜这个地图不是你们家族最近绘制的吧?”徐天然说道。
“是的,这是我们星冠家族刚刚成为皇族之后绘制的。”许久久说道。
“真是有历史价值呢。”徐天然有些讽刺地说道,“许久久,我猜你们家族好像不太热衷于从事水文,农业生产,以及土木工程这些专业吧?所以对于这些事情不太了解。”
许久久点了点头,“是这样的,哪怕是我们星罗帝国,甚至他们以前戴家当皇帝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由一些专门的贵族或者当地的领主负责的。”
许久久这话倒没有骗徐天然,哪怕是老戴家当皇帝,星罗帝国作为一个相对集中的军事帝国,但是因为没有科举制这种东西,在集中的程度上跟蓝星还是没得比的,各地的贵族也就是没有军队,管理地方还是以他们自己的名义,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让领地内的大臣记录一份,然后抄录一份给星罗皇室。
“怪不得。”徐天然说道,“就比如说这里,你们老许家记录,在这个时间点发生了泥石流,那么为什么你们不派人重新绘制一下当地的地图?此外岩石的风化,还有洪涝之后,当地修路的情况,你们也没有进行地图的重新绘制,算了,这种事情还是让我们的情报部门自己想办法吧。虽然说地图跟现实有太大差异。但是对各地风土人情的介绍,对我们还是很有用的。”
不久之后,日月帝国边境来报,一些星罗帝国的人也陆陆续续偷偷来到了边境,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得知许久久和许延昭来到日月帝国之后,就想要投奔日月帝国,其中就有一些人是曾经星光拍卖行的工作人员。
徐天然对于这些人是很重视的,他找许久久核实了身份之后,就组织了一个面试,这些人也是难得的人才,不过徐天然并不打算让他们继续从事商业工作,他们既然是星光拍卖行的工作人员,要不也是当地的小贵族,那么这些人是能够直接接触到星罗帝国民间的,或者是直接在星罗帝国管理当地的。
徐天然就召见了这些人,挨个给他们面试,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才能,以及有什么特点,那些中小贵族就被徐天然安排去为整理和增补日月帝国修缮的《星罗帝国地方志》,那些熟悉星罗帝国民间情况,会在民间搞采购的,曾经的星光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就被徐天然集中起来,接受徐天然的培训。
徐天然一开始就跟他们说了,“先说好我们情报部门的纪律,我们从来不需要你们刺探机密,或者打入星罗帝国军方的高层,你们的任务就是扮演一个土生土长的星罗人,从事这样活着那样的工作,通过建立起来情报网,为我们搜集那些需要的数据,至于搜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总之是有用就是了。”
经过培训之后,这些情报人员就上岗了,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是星罗帝国多人,所以他们乔装打扮之后,星罗帝国的人就觉得他们没什么不同。
比如说在星罗城内,徐天然就安排了一个情报站,这个情报站一共有十人,其中情报站的总负责人,或者说情报站的站长叫李独照,是日月帝国的军官,后来干情报工作之后接受了夜兰的培训,其他九人就是曾经星光拍卖行的工作人员这个情报站的任务就是搜集星罗城的相关情报,其中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跟进一下星罗帝国魂导器的研究情况。
根据日月帝国曾经的情报人员的情报,星罗帝国的购买的魂导枪炮,都会运送到星罗城郊,这足以说明星罗帝国研究魂导器的机构就是在星罗城附近。
但是星罗城附近的郊区,军事禁区有不少,李独照就这些星罗帝国的军事禁区画了出来,然后通过情报网送回了明都,让总部来判断哪里有可能有星罗帝国的魂导器作坊,为了让总部能有更好的判断方法,李独照还组织人手专门在这些禁区外面安全的地方进行了专门的测绘,把当地的水文情况,还有附近有什么设施,都一一记录在册。
根据日月帝国的最新编制,日月帝国的军事情报收集,将会由日月帝国军事情报总局负责,军事情报总局是归总参谋部负责的,夜兰就是局长,这个部门成立之后,徐天然就总来军事情报总局串门,因为他非常喜欢听故事,日月帝国逐渐在斗罗大陆扩散的情报网,也能给情报总局带来若干有趣的见闻,一方面徐天然对于这些故事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夜兰也在这里工作,徐天然就打算把夜兰也给攻略下来。
等到星罗城的情报站把星罗城各个军事禁区外围的情报送到夜兰的办公桌上的时候,徐天然也是在的。
“不亏是军事重镇,这星罗帝国附近的军事禁区真不少。”夜兰说道,“而这些地方逐一排查,成本很高。徐天然,我想问问你,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处理。”
徐天然说道:“夜兰姐姐,你考我啊,我看这个工作不应该是军情局的人来分析,应该让工部的测绘专家来忙我们才行。”
“我记得兵部有测绘机构啊。”夜兰说道。
徐天然摇了摇头,“还是找工部吧。兵部虽然也有自己的测绘,但是那都是用于战略战术考虑的。而工业生产的选址,要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是工部测绘部门的职分,工部现在归我管,我给老王打个电话。”
“嗯,很好,你想的的确比我周全”夜兰说道
徐天然拿起魂导电话,打给了工部,“喂,哎,老王,没错,就是本宫,你们工部现在的测绘部门还在忙吗?我就要几个人就好,测绘部门应该有那种专门为魂导工厂选址的人吧?没错,给本宫调来几个,然后让他们来日月帝国的军事情报总局。”
不久之后,工部的测绘部门的主要人员就被请到了日月帝国的军事情报总局。
“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殿下。夜兰冕下”一共来的六名专家对两人行礼。
“免礼。”徐天然说道,“本宫管工部,夜局这边遇到点事情,需要你们几位的建议,你们也是为魂导工厂的选址提供经验的专家,这里有一些地点,你们需要选择一个地方修建魂导器工厂,或者说作坊,你们会选择哪里,这里是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况。本宫在加个前提,如果是没有如今魂导器的大迭代,你们用制造传统魂导器的方法来搞一个魂导器作坊。”
然后徐天然就把匿名处理之后的情报交给了他们,让他们从这些地方选址。
这六名测绘人员一遍分析着这些地点的地势情况和周遭条件,一遍给徐天然进行分析,“太子殿下,魂导器的制作,跟冶炼金属密不可分,而按照我们以前的生产工艺,冶炼金属需要冷却,起码要有水源,而且离水源越近越好,那么就可以排除掉这几个地方。
此外冶炼和加工魂导器,基本上是军用魂导器,当年明德堂在选址的时候,是要离城区远一些的。以为魂导器加工的噪音不小,依臣等看来,这三个地方是最需要注意的。”
“好的,本宫知道了。”徐天然说道,“几位先回去吧。”
“是,太子殿下。”几位测绘专家就回去了。
然后夜兰就给星罗城的情报站下了命令,让他们专门盯一下这三个军事禁区,让他们想办法在这些军事禁区附近的星罗河进行采样,通过采样星罗河的河水,分析里面的成分,来分析一下星罗帝国的魂导器加工情况。
又过了一个月,星罗城的情报站就把这几个禁区边上星罗河水的采集样本送回了明都,徐天然就交给了明德研发中心的人进行分析,但是分析的结果就让徐天然和夜兰非常困惑,这些地方的采样,完全就是普通的河水,根本不是魂导器作坊旁边能够得到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