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扫盲

“abcdefg~”

夜晚,济南府府衙外的大广场上,黑压压一片的人蹲坐在地上,看着前面冒着强光的画布学习着拼音,时不时的跟读着,或者在心中默诵。

“真好啊!”

赵二心中振奋,不止一次的在心中赞叹着杨立青等大人、人民党的好政策。

赵二虽然成为了战士,要在最外围的地方巡逻警戒,但注意力也基本上集中在了“教学视频”上。

“教学视频”这四个字是他从周飞周大人那里听来的,虽然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理解什么意思,但对照皮影戏的理解,他还是很好的理解了“教学视频”,这不就是把教学用皮影戏的方式教育大家吗?

赵二看到了希望,这是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学习,学习的动力很足很足。

在他不远处,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过来了,蹲在地上跟着“教学视频”学习。

“abcd~”

孩童清脆的跟读声,听在他耳朵里,沁入了他的心脾,让他心情非常舒畅,脸上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学习的重要性,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哪怕大字不识一个的人。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赵二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不想做一个下人。

赵二要自己的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像他一样当一个下人!

这种感觉,和之前能在人民党这里做事、和之前对阵朝廷官兵割麦子一样打胜仗都不同。

能在人民党这里做事,不过是能吃饱饭而已。

现在既然能吃饱饭了,那下一步自然是要求得命运改变了。

割麦子一样打败朝廷官兵,不过是暴力而已。

暴力的确至关重要,但中国人从来不崇尚暴力,而是理解暴力。

为了正义、为了守护、到了迫不得已时,中国人会毫不犹豫使用暴力。

但是,暴力是不可持久的,我们中国人不会习惯性的去使用。

好战必亡!

这两者对于赵二来说,是必须的,但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未来还是一如往常。

只有读书学习,他才能改变未来的命运,不再是一个下人,不再是兵丁,而是有机会富贵、有机会当官……

也是这个扫盲运动出来,赵二才打心底里承认了人民党、承认了杨立青的统治.

至于朝廷?

呸!

朝廷给了什么?

朝廷只会让他的生活越来越差,更别说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明朝的教育应该是中国古代的巅峰时期,很多人都能识字。

但是,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崇祯朝十七年,动荡了十七年,朝廷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教育自然是无从谈起了。

……

“万事开头难,现在虽然还是千头万绪,但总算走上了正轨~”

屏幕旁边,周飞坐在杨立青边上,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人头,每张脸上都写着“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很是欣慰。

要不了多久,整个济南府的人都将为杨立青他们所用,成为他们在明末世界的基本盘所在。

周飞听杨立青说过,下一步就是大搞基础建设和生产发展,包括不限于修路、修桥、整修农田、种粮、纺织、炼钢……等等。

超过十万人的济南府,足以锻炼出横扫天下的基本盘!

青壮年一万算多了,相对于整个大明五六千万人来说少得可怜,但只要有三千战士,足以横扫天下!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对于二战时期八路军的火力,全部是送菜。

十万人搞生产,从数量上来说放到大明天下无异于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搞生产不在于人数,而在于效率和质量。

只要十万人开发出来了,生产出来的东西搭配大明其它地方生产的东西,足以覆盖大明天下所有人!

“还是这放映设备好,省事多了,效率也高~”

杨立青在旁边忽然又赞叹了一句。

这句话,就这一会,周飞就听了不下三遍了。

“是吧?这些生产工具生产出来就是要用的,非要自己上,那是自己给自己招烦恼!”

周飞笑着回了他一句。

观念的冲突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只顾着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行事,那是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的。

周飞他就和杨立青有很大的观念冲突。

周飞是新时代长起来的年轻人,观念别说相较二战时的国人了,就是和他父母那一辈、甚至比他大五六岁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冲突。

老一辈的讲究节俭,他虽然也节约,但他不节俭。

就像很火的一则抖音,一个奶奶问她孙子,问她大热天煮饭煮菜给他们吃,空调都不舍得开是为了什么?

大孙子直接回答她说:“那是你脑子有包!”

如果是周飞父母一辈的,在听到奶奶说这种话,估计会不好意思,良心不安。比周飞大五六岁的,也会在听到这话后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赶紧过来吃饭,顺便感谢奶奶,感激奶奶。

但周飞不同,他和那大孙子是一样的想法。

大孙子的话虽然难听,但道出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真的有必要为了节俭省那么点电费吗?

大热天煮饭煮菜,热倒了进了医院了,不去得更多吗?

老一辈的人把身体的损伤不当回事,不计算在成本之内,但年轻一辈的可得精打细算好。

该花花该省省,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对于扫盲工作,杨立青一开始是想着靠人来完成,像他们在根据地一样。

这个提议一出来,说给周飞听,周飞立即表示反对,效率太慢了,既没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时间。

周飞立即回去把视频教学设备给带了一套过来,顺带把发电机、柴油都搞了一些过来,足够支撑杨立青他们半年之用了。

不是不能够支撑更长时间,而是没必要了。

初期扫盲结束之后,杨立青他们在这边就可以培养出足够多的人去扫盲.

“有消息来报,李自成那边派了一万军队来这边~”

晚上的学习结束的时候,杨立青和周飞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