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公审
“完了,全完了~”
当汹涌的人群朝着自家主宅一拥而入时,范文武彻底瘫软在了地上,神情绝望,发出了祥林嫂一样的念经声音。
有些家丁想要冲上来阻挡一下,结果很快就被人群冲垮了。
半个小时后,整个范家一片狼藉,尽管没有丢失什么东西,但到底是打烂了不少。
之所以没丢东西,全在于杨立青的严厉约束,但凡抢劫东西的,全被铁手镇压。有坚决和杨立青等人反抗的,杨立青毫不犹豫的开枪。
一枪下去,流血死人,所有人都被震慑了。
蜂拥而来的人别看数量多,对比杨立青等人占据了绝对优势,不说一人一口唾沫能把杨立青他们淹死,反正靠人堆的话是一定能把杨立青等人堆死的。
但人多没用,他们一没有组织,二都怕死,自然就在杨立青的铁血手段下被掌控了。
当范家主宅内的仓库打开,满仓的粮食暴露在众人面前,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呼吸都粗重了,眼神死死的盯着仓库的粮食,盯着范家的人。
如果不是杨立青等人在旁边看着,众人会直接冲上去把范家的人全部打死在现场。
“大家都看到了,粮食就在这里!谁在说谎,一目了然……”
杨立青的大喇叭很快响了起来,然后就在范家的大宅子里,搬来了桌子凳子,召开了明末世界的第一次公审大会。
杨立青公布了范文武以及范家的罪状,包括囤积居奇、妖言惑众等等,然后叫底下的百姓上台来检举揭发范文武以及范家的罪恶行径。
同时,杨立青也没有放过在范家做事的下人以及家丁,叫他们也检举揭发,同时也叫百姓检举揭发他们。
所谓公审大会,是我们刚开始起步以及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大法宝了。
只要我们掌握了力量,表现出愿意为老百姓做主的意愿,受到了欺负的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站起来,加入到推倒地主恶霸的行动当中来。
公审大会一开,既把地主恶霸给剪除了,也让老百姓加入到了我们这一边,是同一阵线了,可以同仇敌忾了,老百姓可以为我们所用了。
讲直白一点,这叫拉拢了一批既得利益,可以把革命进行下去了。
古往今来的任何改革,或者革命,都是拉一批,打一批,拉拢一批既得利益者,打击另外一批利益者。
但凡做到了这一点的改革或者革命,结果都是成功了。
典型的商鞅、张居正!
商鞅的改革,塑造了中国古典军国主义,也塑造了时至今日中国人的基础性格和文化、以及思维。
譬如“怯于私斗,勇于公战”,人人都习以为常,也认为这个道理才是正确的。那些大仁大勇之辈,无不如此。
网络上许多傻逼二狗子言论,说什么杀鸡都不敢杀,都不敢和流氓争执的胆小之人,怎么能够保家卫国呢?殊不知,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慧。私斗算什么?公战才是正理啊!战场上最勇猛之人,基本上都是平日里不起眼的“懦弱”之人。
相反,平日里咋咋呼呼的人,好勇斗狠之人,上了战场往往成了脓包。
商鞅的改革就是团结了广大秦国老百姓,把秦国老百姓绑到了秦国发展壮大的战车,这才最终成功。
哪怕其中有秦国贵族势力的反扑,最终也因为既得利益者太多了而彻底失败,改革最终得以延续。
张居正的改革同样如此,获利者占多数,所以推行了下去。
尽管商鞅本人最终身死,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但他们的改革目的终究是达成了的。
朝闻道,夕可死也!
反观其它的一些失败改革,譬如王安石“青苗法”、王莽“新朝改制”……等等,都是没有团结到一批既得利益者,最终失败的。
最令世人遗憾的,当属宋朝的几次变法,宋神宗、宋哲宗这几个皇帝和王安石、范仲淹等宰相。
可惜,变法初衷是好的,但没有变对,朝野上下太多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既得利益者太少太少。特别是王安石的青苗法,广大老百姓没有获益,反而是地主士绅获利。
这种局面下,岂能不败?
至于王莽改制,纯属空中楼阁的改革,拍脑袋决定,想一出是一出,不失败没天理!
和王莽改制有的一拼的,是明建文帝改制,用现代化来说就是“瞎几把搞”。南方士绅势力趁老朱驾崩,欺负建文帝傻子,反攻倒算,鼠目寸光的改制……
……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朱学士站在了院落之中,看着杨立青主持的公审大会,特别是看到底下的百姓一个个站出来,咬牙切齿的控诉范家的累累罪行时,他彻底绷不住了,失控的大喊大叫了起来。
朱学士声音在颤抖,身体在颤抖,眼神里、脸上满是恐惧和不可思议的神情,眼前的一切颠覆了他的三观和认知,对他的身心乃至灵魂造成了剧烈的刺激。
先前杨立青等人的举动,已经足够离经叛道了。
短发像和尚、没有上下尊卑、行事无所顾忌……
但是,那些都还可以理解,能够说得通,说是海外归来之类的云云。
但眼前的这一幕,根本说不通的,是完完全全的反体制、反社会的!
无论是大明也好,大元也罢,或者是更早之前的宋、唐、晋、汉……等等,那都是天地君亲师,是刑不上大夫贵族,是士绅替天子牧羊……
不管地主士绅嘴上怎么说自己仁善、乐善好施、天下为公、一心为民,他们实际上的认知以及实际上的行动,都是老百姓要听从他们的指挥,要服从他们的管理。
老百姓懂什么?
屁民而已,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我们读书人、我们士绅来教导引导。
但现在杨立青在干什么?
打着为民除害的名义,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审范文武及范家!
这种举动,在朱学士看来是比“闯贼”李自成的均田地、不纳粮、宰杀王侯贵族还要可怕得多得多的举动,是真正的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