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初步涉足大兵团作战(1/2)
“掷弹筒组!向前二十步!”
姚子青端着望远镜凝视着山下第3师团向上党的增援部队,厉声命令道。
“是!”
早先,竹石清进一步改良教导队武器装备分配制度,随着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炮营的人数愈发雄壮,由于他们常年位于阵线背后,且永远被指挥官当成宝贝疙瘩,这一仗仗拼下来,别的部队几度整补,而他们却如老母鸡下崽一样,老兵越来越多,以至于三十几门炮无法适配这么多炮手。
但将炮手搁在前线当沙包,竹石清自然是干不出来的,最后和周绍辉一商量,决定将小口径火炮,如掷弹筒、迫击炮和老式山炮按比例划至各团,并输送炮兵军官进行整理,形成下属编制,以此提高各团独立作战的能力。
“团长,竹长官电话!”
“知道了——”姚子青扭头看向通讯兵,将望远镜递到副官手上,知会道,“你盯着!”
“是!”
言罢,姚子青挽了挽袖子,踏着山土快速来到电话边上,举起话筒:“我是姚子青。”
“子青,小鬼子来了多少人?”
姚子青扭头瞥了眼山下,回道:“竹长官,谷路狭窄,日军队列绵长,尚且还看不出其增援规模,已步入我团伏击范围的,已有两个大队,子青预判,第3师团不会全力南下,打通沪宁线还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情况我已经了解了。”竹石清敲着桌子回复道,“子青,炮营只能给你们一轮炮火支援,日军势众,不可久战,稍起威慑即可。”
“子青明白!”
“至于上党的74军,不需我们顾及,司令部应当已有安排。”竹石清补充一句,随后幽幽挂断了电话。
负责南下的日军为鹰森孝第5旅团之68联队,外加预备队本田大队,68联队是鹰森孝起家的部队,在第5旅团中的地位显赫一时,新任联队长吉川颂和跋扈莽撞的鹰森孝不同,此人军事感知力好,善于思考,当看见西面绵延的山峦和丛林后,他心中生出一丝不自在。
“oi,这是什么地方?”
古川颂勒住战马的缰绳,右手攒着马鞭指向三团隐伏的区域问道。
旁边的副官和参谋迅速靠拢,一齐展开一幅军事地图,随后快步上前汇报道:“大佐阁下,此为九华山。”
“九华山——”
古川颂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我想起来了,藤田将军就是担心这里有支那军的埋伏,才迟迟没有下令部队前进,倒是没有想到,九华山之东麓也如此险峻...”
“大佐阁下,将军是不是多虑了?”副官抿了抿嘴,上前问道,“堂堂第3师团,即便是遇到成建制的支那军,那又如何?既然下蜀已经在眼前,为何又要舍近求远,帮他们16师团打杂活?”
“你懂什么——”
古川颂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将军阁下站得高,看得远,岂是我们所能菲薄的?你看这九华山,山高而林密,谷宽而沟深,倘若在此埋下一支人马,携轻重火炮,瞄准我们脚下这狭窄通径,只需十来分钟,就能打得我们鸡飞狗跳——”
副官听后心头一紧,举着望远镜在九华山的半山腰处扫视一番。
“哈哈哈,不必看了——”古川颂忽然发出爽朗的笑容,摆了摆手示意副官淡定。
“大佐阁下何故发笑?”副官一怔。
“我笑教导总队那竹石清也不过如此。”古川颂眯了眯眼,“早先就收到航空兵传回的消息,他们就在九华山,却只观下蜀,而不望上党,殊不知我军已转了兵锋,换了阵势!”
轰隆——
话音未落,一声巨响平地而起,紧接着,厚重的霹雳划破了整片天空,闷沉的爆炸声从四面传来!
轰隆——轰隆——
通径之上,日军四个大队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炮火,迅速向四面闪避,而高密度的炮弹刹那间就将这条道路炼化为一片火海。
古川颂胯下的战马当场受惊,攒着劲就要发疯,要不是副官一把扯住古川颂斜挎式枪匣带,恐怕古川颂联队长的位置还没坐热,就要被战马拖入弹幕之下了!
“大佐阁下!有埋伏!有埋伏!”
“岂可修!”古川颂此时脑子嗡嗡的,这一次,他迅速看见了九华山山麓上冒出脑袋的中国军队,两军相距并不远,大约也就一两里,望远镜里,教导总队的军服赫然出现,“教导总队!?传我的命令!避炮!避炮!”
山腰间,姚子青站在掷弹筒小组的边上,看着这一片火海,心中甚为欣慰,炮声持续快五分钟后,他扭头看了自己的二营长一眼。
二营长立刻会意,引着本部人马向山下运动,一营和三营则占据山峦高地进行射击。
哒哒哒哒——
炮声停止,枪声再起!连环打击之下,冲在最前面的本田大队当场被拆为数段,面对大面积扫射,他们几乎无处可躲,只能匆匆向东转移,以树干作掩体进行还击!
“记好时间,十五分钟后,各部队不许再战,有序西撤,谁要是不遵守命令,我姚子青绝不饶他!”姚子青拨开袖口,看了眼表,吩咐上一句,随后转至前阵督战。
以三团的兵力和一个基数的炮火能消灭这伙鬼子多少呢?事实上实在没有多少,这场战斗总共只持续了三十四分钟,日军伤亡三百余人,这对于一个半联队而言,实在算不了什么,但重要的是什么,是教导总队给予日军的威慑。
半小时一到,三团迅速沿山路撤出,刹那间所有枪炮声全部消失,当日军组织部队开始搜山时,除了满地的弹壳,没有任何收获。
这个就叫军纪——
该打就打,命令撤那就马上撤,日军也没有伤筋动骨,属于是懵逼不伤脑。
除了古川颂恨得牙痒痒,一时间进退维谷。
消息传回镇江,第3师团临时驻地里,藤田进被这扑朔迷离的消息整得脑瓜子嗡嗡的。
他需要从头梳理一遍教导总队的行踪:
首先,是侦察机回报,教导总队的建制人马出现于九华山北麓,下蜀镇之南,因此,他命令航空大队予以两地进行轰炸。
其次,武藤章向他补充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句容方向,出现了教导总队的增援部队,且携着粤军66军击退了第9师团的第6旅团。
再次,刚刚派出的68联队在上党镇以北遭遇教导总队截击,略有伤亡。
藤田进按照这三则情报在地图上圈圈画画,居然发现教导总队的活动直径超过了二十里地!?
“竹石清...”藤田进喃喃念着竹石清的名字,右拳不自主地攥紧,“我迟早抓到你,杀了你!!”
此时已来到下午四点,日头已经开始西斜,藤田进还不知道朝香宫已经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相反,他甚至还想了一出计策,希望朝香宫协助他揪出教导总队予以歼灭。
电话打到武藤章那里,武藤章哪里还敢传话,就差说——姑奶奶别闹腾了,直接亲王往哪指,您往哪打成不?
这一来一回间,日军北路的攻势算是陷入了沉寂,除了上党的74军和中岛今朝吾的16师团拼的死去活来外,其余倒是安静了下来。
傍晚,长江上波光粼粼,浮光跃金——
日军第二日攻势将歇,麒麟门卫戍司令部内,陈诚和明泉正在做战线部署。
“沪宁线上,敌第3师团于今日正午攻克镇江,74军51师回撤至上党,抵御16师团,下午三时半,第3师团第5旅团南下夹击74军,被教导总队第三团予以阻击,争取半小时后退出战场。”
“句容、湖熟一线,日军第9师团进攻句容66军未果,但他们攻克了湖熟,目前湖熟之48师已经回撤至秣陵坚守,13师团今日未大举进攻,博望和秣陵防守压力暂时不大。”
“南线,日军第6师团与国崎支队协同推进,为收缩阵线,71军王敬久军长命令87师放弃当涂,回撤至马鞍山主阵地御敌,日军于下午五时攻克当涂。”
...
作战参谋徐斌端着军绿色文件夹,对着各路的线报一一阐述道。
会议桌边,各路“大佬”相聚议事,其中包括副司令长官陈诚,总参谋长明泉,江防军司令刘兴,第2军团军团长徐源泉,21集团军司令唐式遵以及教导队总队长竹石清。
“各位长官,今天的战况就是如此。”徐斌恭恭敬敬地向众人敬礼,随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竹石清撑着脑袋,眯眼看向这偌大的沙盘,扭头瞥了眼自己的教官明泉,不知什么时候,明泉的鬓上竟添了几分白色,也就是到现在,战斗和战役的不同在竹石清心中完全的具象化了。
光是听情报,整理讯息就能累倒不少指挥官,更别谈在混乱局面下做出决策了——
“总的来说,今天失了三个地方,一个湖熟,一个当涂,外加北线的镇江,没错吧?”陈诚皱了皱眉头,在地图上比划道,“日军进攻已有两日,可以说,已经不太符合他们的预期了,按照朝香宫那王八蛋说的七天拿下南京,那么他们现在至少已经打到了牛首山,或者是栖霞山,否则,他们拿什么打下南京?所以,诸位,我们要有信心,对我们的军队有信心!”
“明参谋长,湖熟失守,秣陵遭日军两翼卷击...83军和48师都是残兵,是不是就近抽调一支部队作后备之兵?”徐源泉站起身来,指了指秣陵关的位置,此时的秣陵,被13师团和第9师团所钳击。
明泉抿了抿嘴:“徐军团长,这个情况我知道,但短时间,还不能把部队投入到秣陵,关于防务问题,我会同博望的78军宋希濂军长沟通,让他主动出击,对13师团的侧翼发起进攻,以缓解秣陵关正面的压力。”
“好,好。”徐源泉随之点了点头。
陈诚则是看向竹石清,毫不吝啬地夸奖道:“石清,你昨天说的,我看你是办到了,哪怕是日军明天拿下下蜀,我们的二线阵地也能准备就绪,据说你们今天还增援了句容,实在了不起,几千个人,愣生生被你玩出一个兵团的味道来了!”
“副司令过誉了——”竹石清先生礼貌地回了个笑容,随即回归冷峻,站起身来,指向北线的敌我态势图,“各位长官,北线虽然暂时性保持了对峙,但教导总队的位置已经暴露,到了明天,日军必然会在下蜀和上党之间选取一个目标,疑兵之计,骗得了藤田进一次,可骗不了第二次...我们还是应当早做准备才是。”
“我同意。”明泉举了举手道,“下蜀毕竟势单力薄,真要是打起来,还是难以和日军抗衡,徐军团长也就这么点家底了,可不能在我们手上败光了。”
这话一出,徐源泉苦笑两声:“都是为国家,都是为国家而已...”
陈诚沉默半晌,随后问道:“那把74军撤下来?”
其实陈诚是不愿意的,教导总队这张牌太好用了,在九华山这个地方一蹲,四面八方都能照应到,74军要是后撤,只有两条路,要么西撤至九华山,要么向南到句容,一旦执行命令,74军多半是要退到九华山的,那么教导总队的这股辐射优势就丧失了。
“我看可以。”明泉点点头,“74军在一线血战两日,也是可以到汤山一带休整两日,下蜀的41师也可以适时后撤,撤到龙潭、东阳一带,和74军也能有个照应。”
“但这样一来,北线相当于要后撤快二十里地...”江防军司令刘兴在此时开口提醒道,“放开这么大缺口,会不会动摇其他部队的军心呢?贸然放弃上党,句容以北近乎于放空...”
“好了。”对于署,我会和明参谋长商量出个方案,三更前一定会通知到各部门,各位先回去歇息吧。”
众人一听,开始收拾东西,各自离去。
竹石清还是照例被留了下来,陈诚要单独问询他的意见。
“石清,你觉得上党还值不值得守?”陈诚抱肩凑到竹石清边上来,开门见山地问。
“值得。”竹石清一字一顿道,“从地理位置上看,句容、上党、九华山呈三角阵势,如果上党在,三地可以互相策应,犹如今天,而失其一环,日军都可以穿插分割剩下两块阵地,所以我认为,守还是要守一下的。”
“石清,你把问题看简单了...”
这是明泉首次和竹石清在战略上意见出现分歧,这话刚说完,明泉就站了起来,像是回到了清凉山上课的那时候,冲着竹石清就指教道,“战场用兵,似棋而非棋,你不能拿教导总队作为标杆去理解这个战场,你...”
“好了明泉,人石清也不是三岁小孩子,人战场经验不一定比你少。”
陈诚笑着回过头,打趣道。
但明泉内心清楚,陈诚有意要维持北线铁三角的局势,因为他想再坚守沪宁线多一天,甚至是两天,因此,他也只能长吁一口气,幽幽坐下。
竹石清似乎察觉到明泉有那么一丝不对劲,但碍于陈诚在,也没有直接上前去问。
“石清,不过你老师说的有理。”陈诚拍了拍竹石清的肩,“日军的进攻只会越来越猛烈,不管他们明天是攻击下蜀,或是上党,都不容许你们教导总队置身事外了,必须亮出你的手段来,把小鬼子打退!给南京城的百姓们看看,给武汉和重庆那些投降派看看,我们自己建成的部队,是怎么打仗的!!!”
“是!”
竹石清奋然起身,标标准准地敬了一个礼。
“那就这么定了,希望明天的现在,我等到的还是你们的捷报!”陈诚露出笑容,宠溺地看向竹石清。
“是!”
俩人对视一眼,陈诚回过脑袋,冲徐斌吩咐道:“给74军发电,命令俞济时,配合教导总队和41师,务必再坚守上党至明天晚上!”
“是!”
“另外,电告博望的78军宋希濂部,向北侦察,择机侧击第13师团,如有可能,截断他们的补给线!”陈诚负手屹立于指挥部门口,一一下着命令。
“是!”
“其余各部,以司令部命令为准,继续坚守阵地!”
“是!”
一通命令下达完毕,陈诚这才幽幽坐下,看着竹石清,给出了另一个消息:“石清,还记得我跟你说军委会准备南京之役结束后,将你们扩编为师么?”
“记得。”
“过两天,也可能是三天吧,法肯豪森将军要回一趟德国,临走之前,专程想要跟你聊聊部队整编的事情,你做点准备,用教导总队这段时间多打几个漂亮仗。”陈诚手里夹着一根铅笔说道。
“明白了。”竹石清点点头,“那我回去了。”
“好。”陈诚点点头,“明泉,你送送你学生吧?”
“是!”
明泉锵锵答道,和竹石清同步走出指挥部,竹石清逮住机会,扭头看向明泉:
“明教官,学生是不是决断失误了?”
“没有,上党该守。”明泉正视前方的黑幕,短声回道。
“那你为何要副司令放弃上党,直接退到九华山以西呢?”
“石清。”明泉撇过脑袋,“大战场下,不会有哪件事情能完全顺照自己的心意的,不是每支部队都能像你们教导总队一样,逢凶化吉,坚守不退,你明白吗?”
“这...”竹石清抿了抿嘴,“明教官,再坚守一天,我有这个信心,有我们做后盾,41师和74军不会是孤军。”
“没关系。”明泉笑了笑,“你已经足够优秀了,大兵团作战不只需要你的战术判断,算了,以后再讲,时候不早了,你早点回去,切记,密集关注上党方向的战事,有任何情况,同司令部汇报。”
“是,学生明白了!”
竹石清笑了笑,在月色下又看见了明泉的白色鬓角,于是提醒一句,“明教官,别太操劳,前线,有我们呢!”
明泉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快去吧!”
话音未落,作战参谋徐斌急步上前,插到俩人中间,匆匆汇报道:
“参谋长,马鞍山被第6师团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