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增援杨行!
位于吴淞口以南,蕴藻浜东侧的国民革命军98师师部此时乱成了一锅粥,面临全师牺牲五分之三的伤亡情况,师长夏楚中一天要在指挥部骂三次小日本的十八代祖宗!
但其实,小日本的祖宗是他中国老子。
八月二十二日,也就是竹石清于刘行收容罗店溃兵的同日正午,98师师参谋长龚宏博带着一则坏消息大步踏进了师部,夏楚中此时正抓着电话给吴淞镇驻防的292旅通电话。
这简直是两个男人在对吼。
“不行!吕国栓!你给老子听好了,你敢后退一步,老子他妈的毙了你!”
夏楚中显得异常暴躁,整个人弓着身子,头跟长颈鹿似的直直的翘着,右手化拳,愤怒地砸着桌面,使得桌面上铺着的军绿色麻布在动力的作用下平移了数寸。
“没有兵!老子也想要人给你!不惜一切代价!战至一兵一卒,也不可以放弃吴淞!”
“砰!”
电话轰然挂断,夏楚中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沉沉地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喘着大气,浑然没察觉到参谋长龚宏博走到了公案前。
在此之前,98师292旅的任务是防守吴淞镇、宝山、月浦一线,在日军的轮番猛攻下,整个旅已伤亡过半,所有预备队都投入到了战场,连旅部参谋都死在了日军的舰炮之下。
“师座,罗店丢了。”
龚宏博递来了一封电文,静静地搁在夏楚中的面前。
夏楚中先是看了龚宏博一眼,抓起电文,电文上内容很短,只写了日军第11师团第五联队正沿宝罗公路迂回宝山侧背。
“这是奔着宝山去了。”夏楚中沉沉说道,一把推开了桌上堆着的杂物,露出了底下压着的前线指挥图,“守杨行的是哪支部队?”
“是61师一个连。”
“不够。”夏楚中直直地站起身来,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川字,背着手开始在中堂徘徊,嘴里喃喃道,“杨行在宝山的侧后,如果杨行失守,宝山就无路可退了...”
“师座,要不要让姚子青营先撤下来?撤到蕴藻浜以北再集结?”龚宏博站在旁边,小声地提议着。
姚子青,黄埔6期毕业,毕业仅不到五年,便已经升任国民革命军52师少校团副,又调任98师583团任营长。
姚子青营,所担任的正是宝山县城的防卫任务,在过去的两天里,姚子青营已同数倍于己的日军浴血奋战,宝山寸土未失。
“如果宝山撤了,吴淞就得跟着撤。我刚刚给老吕下了死命令,吴淞一步都不能后退。”夏楚中摇摇头。
龚宏博显得很无奈,也很痛心,他几乎急得跺脚,语气急促地说:“师座,这么打可不行,我们本来就是接了61师的烂摊子,现在全师上下伤亡快五六千人了!再打下去,98师就没了。”
夏楚中何尝不知这个情况,但作为师长,他有他应尽的职责,整个淞沪战场,数十万人打仗,阵地和阵地连成片,防区和防区紧紧挨着,要是各个指挥官都想后退就后退,那友邻怎么办?纵深怎么办?
更何况,吴淞镇之所以关键,在于其背后就是第九集团军的总司令部江湾,此刻张治中的身边只有87师一个团,加上教导总队一个团,日军要是长驱直入...
“电令583团团长路景荣,立刻派人堵住杨行过来的日军。原电转给第九集团军司令部,万急,万急啊!”夏楚中思虑片刻,作出部署。
....
江湾镇,第九集团军司令部。
“文白兄,罗店的鬼子朝东北奔宝山去了,98师师长夏楚中急电求援。”李楚岳接过机要员的电文,念给正在看图的张治中听,并附上一句,“98师看来是无兵可用了,咱们是不是派点人过去?”
“要去宝山,必过杨行。”张治中拿着铅笔把杨行圈了出来,“距离刘行最近的是哪支部队?”
“是罗店东南集结的67师。”李楚岳答道,“但是...”
“你直说,绕什么弯子?”
“67师隶属于第十五集团军陈诚司令管辖,目前的任务是反攻罗店。”李楚岳犹豫一阵回复道。
在淞沪战场中,虽然国军兵力较多,但事实上管理十分混乱,集团军之间调动复杂,军队整编合编非常随意,加上指挥官的微操举动,时常发生一支部队同时需要执行多个任务的情况。
“竹石清营现在在刘行,距离杨行很近。”李楚岳补充道。
“这个竹石清,不是一直想打仗吗?”张治中扔掉手中的铅笔,站起身子,“这次就给块硬骨头给他崩崩牙,电令预备第三营,今日傍晚前赶到杨行,截击日军第五联队。”
“是!”李楚岳得令而去。
命令下达完毕后,张治中望着手中的地图出了神,在南京,一则人事调动已经传出了消息,第三战区战区长官冯玉祥调走,而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亲自担任第三战区总指挥。
这次蒋委员长要“御驾亲征”了...但这给张治中一股隐隐的忧虑和不安。
....
“绍辉,集合部队!”
收到电报的竹石清腾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抓起桌子边摆着的军帽边戴边出门。
全营官兵在十分钟之内便在营部前集合完毕。
竹石清整理好军装,对于三营的第一次对日作战,他百般重视,而对于宝山防御的重要性,从司令部到他都心知肚明。
“一连在前,二连在后,三连留守,沿北面小路,急行军前进!”
“跑步,走!”
竹石清和周绍辉骑马在最前边,率部浩浩荡荡离开了刘行。
“营长,电报上说小鬼子一个联队过来,我们就这么点人,怕是挡不住。”行进过程中,周绍辉显得有些不自信,尽管三营的装备情况较为富足,但要抵抗一个联队,是断然不可能的。
“日军要想绕道宝山,最快的路线就是沿宝罗公路北上,如果日军求快,那就要动用军用卡车进军,军用卡车才能装多少日军?顶多两个中队。”竹石清解释着,
“如若日军采用步兵奔袭,即便是昼夜奔袭,也得明天早上才能到宝山,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杨行部署阵地,阻敌一到两天不成问题,此期间想必司令部也有部署。”
“那就得抢时间了。”
周绍辉点点头,转过脑袋对着后面急行军的队伍吼了句,“跑快点!跑快点!杨行的弟兄们在等我们!”
一路风尘仆仆,顶着头顶骄阳弥天,战士们挥汗如雨。
村路蜿蜒,道路泥泞,部队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但抵达杨行南郊时,还是花费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但杨行此刻并没有传来枪响,显得十分安静,整个镇的房屋远看齐整,没有受到破坏。
在天空中,日军的侦察机正呼啸着四处溜达,时时观察着宝罗公路上的一举一动。
“营长,看来我们比鬼子先到了。”周绍辉勒马急停,全营在南面野地停止了行军,在高耸的芦苇地里,规避着日军侦察机的观测。
“望远镜。”竹石清勒马往村子左移了几步,接过许大勇在马下递来的望远镜,朝着镇西口看了看,隐约间能看见身穿草黄色军衣的战士们在警戒巡逻。
不出意外的话是61师的驻防部队。
但事实上驻防的这个连没有配属电台,临时撤到杨行,也没有随行的通信兵在此地铺设电话线,对于敌人第五联队正向此处疾进的情报并不知晓。
故而,在竹石清的视野里,杨行没有挖掘堑壕,也没有集中兵力在镇西。
“许大勇,你带两三个人,沿着公路往西布置警戒哨,有任何情况立刻回来报告。”
“姜勇。”
“到!”一连长在旁边高声答道。
“你带一连,杨行以西两里处,设置伏击阵地,道上多埋地雷,林间布置诡雷,吸引日军进野地作战。”
“是!”
“屈明,带着二连,跟我进镇,绍辉,你和于阳去镇东设置指挥部,架设电台,给江湾发报,我营已抵达阻击地点,坚决完成阻敌任务。”
竹石清一番布置完毕,带二连从正南往杨行镇而去。
部队开进镇中,还看得当地的守军一愣,他们还不知道这支战区直属部队此时来这是什么目的。
在镇西口,守军连长于彦君见上了竹石清,见预备队全副武装开进杨行,当即是明白发生了什么,赶紧上前来敬礼:
“国民革命军61师三团二营三连连长于彦君!”
竹石清回敬一礼:“第三战区直属预备第三营营长竹石清,奉命前来增援你部,罗店已经失守,日军第五联队正沿宝罗公路追击而来,还请于连长抓紧调动部队,在杨行构筑防线,与我们一道,阻击日军!”
于彦君听得一愣,当即惊出一身冷汗,要是一整个联队直接出现在他脸上,那他这个连恐怕得全部报销在此了。
“全听竹营长调遣!”于彦君敬礼道。
“砰!”
哒哒哒哒!
话音刚落,镇西不远处就传来一声枪响。
两人顿时齐刷刷转头向西看去,竹石清咬了咬牙道:“动作真快,应该是坐车来的!”
“竹营长,现在如何办?”于彦君问道。
“西边我已经派人盯着了。”竹石清拉着于彦君走到镇口,指了指杨行镇的房屋,“你立刻派人,把麻包扛到镇口,部署简易阵地,再派一个排,把两层三层的房屋上下全部打通,凿好枪口,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拖延日军的进攻步伐,为友军赢得时间!”
“是!我这就去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