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前进公社那边有两个村子为了灌溉的事情,打起来了。¨我¨的/书`城` !免!废¢越~毒+事情闹得很大,咱们要不要采取一些防范的措施?”
赵金生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下事情的起因,然后和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这种事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三级管理制度之下管理的很严格。但现在大队和生产队都不存在了,行政村的管理流于表面,反而是宗族观念抬头。
村子和村子之间往往因为争山争水毛矛盾,一旦上了头后果就很严重。
“这事儿还得引起重视,老赵,你负责统筹安排一下,在一些关键节点多加派一些人手,要做到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还得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置预案。”
方惟有经验,这种事必须从一开始就重视起来,不能有任何的麻痹大意。
他和大家交换了意见之后,就开始分派任务,然后让赵金生和郑豹负责执行。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又去各大队视察了水井的情况,要求必须维护好抽水机等设备,关键时刻要能保证抽水灌溉。
明明不是旱情,结果搞得比旱情时还紧张。
好在事情没几天就结束了,黄志刚亲自带人去了趟陶岭乡,将两个村子的违法人员全部抓获,以强硬的手段平息了事态发展。
方唯松了一口气,在心里暗暗的为黄志刚点了个赞。
几天后。
合作社开始大面积采收林下种植的草药,这次来的客户可不止陈州中医院一家单位,还有不少流通领域的单位。
瑶岭合作社出产的中草药以高品质著称,在全国各地的药材流通单位都很名气。
当然,种植的草药价格不如野生草药高,但胜在数量庞大。如今社里17个大队的林地里都有种植草药,产出量比以前的下塘大队多了十几倍、二十倍。
源源不断的草药从山上成采摘下来,另外想种植的板栗、水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也陆续进行了采摘。
所以这一段时间格外的热闹,由于统购统销已经被打破,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才造就了现在的局面。
打个比方,以前像板栗采摘回来基本上都卖给了收购站,但现在有很多中间商就直接来社里收购,出的价钱肯定比收购站要高。
“方支书,你们今年采摘板栗的时间可比往年晚一点哦。不过也正常,今年的气候不好,好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张科长亲自过来收购草药,他对合作社的情况很了解,所以才会这么说。>-卡?卡?ˉ3小%?说x¤网d? `]追¨\·最±新?章¨?节ˉ
实际上方唯故意岔开了野生板栗和种植板栗的采摘时间,和草药放在一起采摘,实际上能提高劳动效率。
“这种极端天气,几十年难遇,不常见的。张科长,走,先去办公室坐坐,你要的货绝对不会少,不给别人也得给你。”
方唯没有解释,然后拉着张科长去办公室喝茶。
到了下午,张科长去抽查了各种草药的品质,品质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非常不错。
第二天。
张科长就带人返回了陈州,毕竟采摘工作需要一个过程,他没必要一直等在这边。
等草药采摘完毕之后,经过处理,方唯就让运输队直接装车,然后给陈州中医院送了过去。对方已经提前付了全款,自然会优先安排。
张科长在医院验了货,感到很满意,随后还专门给方唯打了一个电话表示感谢。
等合作社安静下来之后,包括草药、板栗、水果等全都销售一空。光是草药一项就给社里带来了2000多万元收入,再加上板栗和水果,收入超过了3600万元。
社里出产的东西不愁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西的品质好,而且很早就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忙完这件事,林业大队就开始伐木,将今年的伐木指标全部用光,然后再继续人工造林,周而复始。
合作社所有的林地,树木生长的都很快,人工林几年就可以采伐,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健康平衡的生态。
砍伐的树木会储存一部分,剩下的交给竹器厂作为原材料。
内部之间自有一套核算机制,不会林业大队白辛苦,该是人家的业绩就要算到人家的头上。
秋收前的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社里又恢复了宁静。
中秋节前。
大批的生猪拉到了屠宰场,杀猪给大家分猪肉。
也不怪理事会这么大方,今年社里的效益非常好,给大家发点福利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老赵,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把茶油给大家分下去。”
采摘油茶籽处理好之后,全部压榨了茶油。
方唯让赵金生趁着过节给大家把茶油发下去,平均每人大概能分到50斤的样子。社里出产的茶油非常好,外面想买都买不到。
“行,顺便再给大家把鸡鸭一起分下去。,狐′恋,文,学¨ \
追^最¢新′章?节·”
赵金生随即去做了安排,社员们分到了一大堆东西,包括猪肉、茶油、鸡鸭、鸡蛋等,物资的丰富程度堪比过年。
其他乡镇的村民可羡慕了,但如今连公社都解散了,他们恐怕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待遇。
过节当天。
方唯带着一家老小去了瑶寨。
今天寨子里有庆典活动,方唯也愿意欣赏一下对歌、长鼓舞、火把舞等,还可以喝到清甜的米酒。
比较有意思的是,寨子里还来了一些游客,这些外来的客人都是慕名而来,也想感受一下独特的节日气氛。
走进瑶寨自然不会收钱,但晚上的吃吃喝喝加住宿是要收钱的。
寨里有专门的接待用房,各类消费也都早早制定了统一的价格,不至于胡乱叫价从而败坏了瑶寨的名声。
这些都是方唯的主意,而王松林执行的很好。
两个小家伙是最欢乐的,孙道人也摇头晃脑的很陶醉。
阿公和盘莲花无疑是最开心的,这些东西早就融入了他们的骨子里,别人是在看热闹,而他们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一场狂欢直持续到深夜,两个孩子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回去睡觉。
阿公觉得很欣慰,现在寨里人人丰衣足食,而精神面貌也比以前更好。有集体的约束,大家就不会是一盘散沙,一些不良的行为也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如今寨里也建立了医务室、图书室,还购买了电视机,也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
翌日。
方唯跑了两趟才把家人送回家,然后又把斌斌送到了县城,这才去了办公室。
“支书,县里通知你去开会。”
方唯坐下没多久,就有工作人员送来了会议通知,点名各单位的第一负责人下午两点半去县城开会。
上面没写明会议的内容,他还有点纳闷。
等他下午到了会议现场才知道,原来是计生工作会议。
有些事是躲不掉的,作为一家大型的集体企业,方唯就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出了问题,他就承担连带责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第二天。
方唯一早就召集各位理事开会,传达了昨天的会议精神。
“支书,这事儿可不好执行。县里也真是的,这项工作应该由乡里和村里负责,和我们合作社有啥关系?”
等他传达完会议精神,马上就有理事提出了质疑。
“我知道,可谁让所有的村民都是咱们的社员呢?都别废话了,这事儿可不敢开玩笑,一定要重视起来。
老赵,你负责起草一份新的管理制度,把奖金和分配和这项工作进行挂钩,如有违反,就会进行严厉的处罚。”
方唯给大家说了一下什么叫做“一票否则”,要是这项工作出了纰漏,其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没用,肯定会被点名批评的。
配合县里、乡里做好这项工作,是合作社无法推卸的责任。
随后,赵金生等人都动了起来,他们可以和乡里别苗头,但对于方唯做出的决定还是会不折不扣的执行的。
但事实上,像这样的事并不容易处理。
乡里和村里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但在背地里开骂的人不在少数。
只有方唯最清楚,上面执行这项工作的决心有多大,并且这项工作会持续几十年。
时间匆匆。
合作社和育种中心迎来了秋收的时刻,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羡慕合作社,人家有现代化的育秧基地、有国内那只世界上最好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就连天灾都挡不住人家的丰收。
而瑶寨的秋收工作还得半个月到二十天,至于县里的其他地区会更晚,但还在合理的时间范围之内。
其他县市,有些受灾严重的地区,秋收会推迟个把月。
尽管对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期,但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纷纷拒绝再购买低价稻种。省里搞出来的几款杂交水稻成为了替罪羊,受到了大家的抛弃。
有些农户甚至说,哪怕用原来的稻种也不用这几种低价稻种。
省里原本想的是尽快把低价稻种全面铺开,但运气的确不好,遇到了今年年初的极端天气。低价稻种的抗性不好,而南光系列稻种的抗性却极佳。
两相比较,优劣一目了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纷纷抛弃了低价稻种也是有原因的。
如此一来,某些人就恨上了合作社和方唯,认为对方是故意和省里唱对台戏。
方唯都懒得搭理这些人,面对一些质疑甚至是抹黑,他就装作没听见,根本不会站出来回应。
而与此同时,想要求购稻种的客户早早就来到了合作社,哪怕在接待宿舍住下来等,都不愿意回去等消息。
收割、脱粒、晾晒、过称、入库等一系列环节走完,合作社以及育种中心培育的
两种稻种同时开卖。
6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总产量达到了9600万斤。另外6万亩的【农优76】稻种,总产量达到了6900万斤。
这一季的稻种销售价略有上涨,其中,【南光四号】的价格为每斤3.08元,【农优76】的价格为每斤3.18元。
今年两种稻种的总产值首次超过了5亿元,当然,育种中心还包含了县里的一部分收益,实际上归属合作社的育种总产值为4.2亿元。
又是一次大丰收。
实际上这两年的粮食涨价带动了其他各种作物种子的涨价,稻种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省里推行的低价稻种策略,造成了稻种的价格混乱。
方唯一直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定价,在经历了极端天气考验之后,他的定价反而被更多人所接受。
合作社开卖稻种之后,出货非常迅速。
以至于不少人担心抢购不到,还主动联系合作社,表示愿意加价采购。
不过方唯不会这么干,就是按照先行的价格进行销售,优先照顾老客户和大客户,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将两种稻种全部卖光了。
至于瑶寨那边根本不用他操心,瑶寨有自己固定的客户,从来不存在稻种卖不出去的问题。
但他在瑶寨结束了秋收工作之后,还是去寨里看了看。
“三哥,我们今年的产量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略有下降。不过那点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就别担心了,一切都很好。”
王松林向方唯汇报了秋收的情况,表示会在一个月之内动工修建一座低配版的育秧基地。
之所以采用低配版的方案,倒不是舍不得花钱,主要还是山上的地盘有限,寨里的田地也有限,不值得花费太大的代价。
方唯考虑了一下,同意了王松林等人提出来的方案。
“那就抓紧时间建设育秧基地,低配版的也行,只要适合寨里使用就好。”
过了一段时间,全县都完成了秋收工作。其他乡的农户,多少还是受到了一点损失,粮食减产的幅度在5%左右,问题不大。
其他县市就惨了,这一季平均减产36%,个别地区的减产幅度甚至达到了5成。
这事儿跟合作社没关系,省里有人会为此承担责任,这就不是方唯需要关心的事情了。
赵金生亲自带队去各乡收购稻谷,他和农户早就签订了合同,现在只不过是履行合同而已。而这一次,却在前进乡遇到了麻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