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345章 矛盾,不服输的五叔

“这件事你放心,再怎么着,大瑶山深处的林地都不会对外承包的。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

黄志刚知道这事儿,林业局的报告已经递交了上来,可他不打算批准。

这种事不能随便开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就收不回去了,到头来他也得背责任。

方唯心里有了底气,随即起身,返回了社里。

过了几天。

黄志刚打来了电话,说县里开会否决了林业局的建议,一刀切,除了荒山之外,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承包国有林地。

方唯心领神会,终于放下了担心。

他随即把办公桌上的文件都收了起来,打算出去走一走,透透气。

结果还没等他出门,几名乡干部就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方支书,我们需要核查一下合作社这一季的播种面积,以及品种比例。麻烦你了。”

“可以!现在你们去找赵理事长,请他协助你们完成这项工作。”

方惟一听是这么个事儿,当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可当他说完,几人却没有动地方,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姿态。

正好这时赵金生走了过来,方唯就冲着对方招了招手。

“支书,我刚才拒绝他们了。他们说是要核查播种面积,但却提出来要看我们的销售数据以及客户资料,这哪能给他们?”

赵金生黑着一张脸走到跟前,看了一眼几名乡干部,就直接说道。

方唯一听也皱起了眉头,刚才他们和自己可没说这个,难怪说完了前面的事情还不肯走,站在那里磨磨唧唧的。

“几位,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唯看向了几人问道。

“是这样的方支书,上面下文件让我们做一个调查,需要用到这些数据。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支持支持我们的工作?”

其中一个乡干部说出了实情,原来是省里层层下达的一个统计任务。

他们之前还想请郑先发出面,可郑先发才不管这些具体的事情,该谁的工作谁去做,他就知道合作社肯定不乐意。

“不行!乡里也没有权利要我们交出核心数据。这事儿不用谈了,你们请回吧。”

方唯一听就有点恼火,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

几名乡干部只好打道回府,然后向领导作了汇报。

郑先发和郑虎也没办法,人家合作社容纳了全乡的所有农户,走集体发展的道路。·完\本*神^站\ ,免′费~阅,读′集体的力量不容小觑,谁也没办法逼人家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乡里没有资格要合作社交出这些数据,对方不配合,乡里只好干瞪眼。

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乡干部都觉得合作社不好打交道,双方之前的关系就不怎么融洽了。

“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方唯同样很无奈,他的本意是想和乡里搞好关系的,但有些事不能让步,要不然没完没了,吃亏的还是合作社。

乡干部是具体干活的人,工作完不成肯定挨批,这关系没法处。

方唯随即驾车去了县里,找到了黄志刚询问这到底是哪个部门非要这些统计数据。

“是省农业厅下发的文件,这事儿不怪瑶岭乡,县里也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黄志刚同样很无奈,他请方唯坐下,还特意让人泡了一壶好茶端上来。

方唯就很无语,农业口子你管稻种的销售去向做什么?真搞不懂。不过,他不可能接受别人随意的侵害合作社的权益,像这种无礼要求,他自然一概拒绝。

黄志刚也摇了摇头,随即转移了话题。

两人聊了二十来分钟,他随后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方唯便告辞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省里突然下发了文件,要求各育种单位不要私自将稻种卖到外省,而是将稻种都卖给各地的种子公司。

方唯去查了一下现行的政策,稻种并非专营的商品,允许自行销售。

查清楚了这个问题,他就把之前的文件扔到了一边。

说实话,这一两年省里的各种操作真的很难理解,想扶持农科院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稻种,这肯定没问题,但不能用市场以外的手段进行干预。

可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结果今年遇到了极端天气,被大家骂了。

结果现在又想限制各单位自行销售稻种的权力,有时候真搞不懂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还是在为种子公司拉业务。

不过他也懒得多想,以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理会这种这种无礼要求。

下午。

方唯去乡里接上了盘莲花一起回到了家。

阿姐今天做了好吃的,有腊肉、有粉蒸肉还有活鱼。

“三哥,咱们给斌斌送点吃的去,好不好?”

盘莲花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就想起了儿子,打算给儿子送一些过去

“行!这会儿学校还没有开饭,咱们现在就跑一趟。¢v!7`x`s-w′.+c,o?m/”

方唯看了看表,决定现在就给儿子送吃的。

小洁也吵着要一起去,于是夫妻俩就带着女儿,一起去了县城。

有车就是方便,当盘莲花把饭盒递给斌斌的时候,饭盒还是热的。小洁拉着哥哥的衣角,自顾自的说个不停,两兄妹一两周才能见一面,小家伙觉得很孤单。

回去后。

盘莲花就和方唯商量:“三哥,瑶岭乡中学不是投入使用了吗?咱们要不要把斌斌转过来?”

“那还是算了!半中腰转学,孩子又要重新适应,很麻烦。再说了,新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不如县一中,不能这么干。”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一家人赶紧坐下来吃饭。

“那就罚你经常给儿子送点好吃的,就没见过你这么心狠的。”

盘莲花自然知道是男人说得对,她这么说主要是心疼儿子。

方唯连连点头,给斌斌经常送点吃的算不上很麻烦,也就一脚油门的事儿。

转眼到了采摘季。

今年进山采摘的社员们少了一大半。

现在大家不缺吃不缺穿,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山里比较危险,很多人都懒得折腾。

但方唯很喜欢吃野生茶油,于是他就从瑶寨调来了20个阿哥帮忙,不仅采摘了野生油茶籽,还采摘野生板栗和野生枇杷果。

“三哥,你这边够了吗?”

“够了!回头采摘的你们自己带回去,给大家尝个鲜。”

方唯的院子里都满了采摘回来的东西,瑶寨的阿哥们这才停手,然后进山采摘了一些野果返回了寨里。

大家都不靠这个赚钱,也就是尝个鲜罢了。

方唯随后还要榨油以及炼制【枇杷膏】,现在合作社的人数这么多,他也没办法继续给医务室供应枇杷膏,最多就是给孙道人留一些。

说起孙道人就更有意思了,方唯每次去给儿子送吃的,老道都会让他给斌斌带一些手写的方子。要求斌斌在休息的时候,把这些方子都背下来,周末回家的时候他会检查。

方唯觉得斌斌的医术应该超过了自己,他自己是二半调子,已经摸不清儿子的水平了。

不过他严禁儿子在学校里给同学看病,小毛病也不行,免得小家伙不知天高地厚,惹出大麻烦来。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处理了一些事情,便开车去了乡里。

他首先来到了郑先发的办公室,现在乡里可比以前热闹多了,光是工作人员就达到了四、五十个,要知道当初的公社也就十来个人。

“方支书,你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坐坐了?”

郑先发看到方唯挺高兴,打算泡壶好茶跟对方好好聊聊。

“郑主任,我打算去乡中学看看,顺便来看看你。”

方唯实话实说,他今天到乡里的重要目的是去中学考察一下。

瑶岭乡中学不属于合作社,但合作社在学校建设支出就捐助了1000万元,可以说这所学校几乎是靠着合作社的捐助建立起来的。

所谓学校最大的捐助者,自然有权利来看看学校的具体情况。

“还叫什么主任?现在都改了。”

郑先发点点头,前几天他见了乡中学的校长,人家还说想请方唯过来看看呢。

毕竟是学校最后的金主,难保什么时候还得用人家。

不过,他也纠正了方唯对自己的称呼,以前的gwh全面撤销,恢复了66年之前的机构设置。像郑先发是瑶岭乡的书记、郑虎是乡长,现在都是类似的称呼。

“哦哦哦,是我的疏忽。这刚改,我一时半会还不习惯。你现在有没有时间?要是不忙的话,一起去乡中学转转?”

方唯意识到自己疏忽了,赶紧转移了话题。

郑先发正好没啥事,便和他一起去了乡中学。

方唯在学校里参观了一圈,感觉还不错。他还特意听了一节课,并了解了教师的情况,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增添了几分信心。

他随后代表合作社承诺,以前答应的捐助还会继续,希望学校能越办越好。

校长大喜过望,乡中学之所以能吸引一部分优秀教师前来,就是因为待遇给的好。没有比县里的学校更好的待遇,谁愿意跑这儿来?

而维持这个待遇的保证就是合作社的捐助,这一点尤为重要。

中午。

方唯和郑先发留在了学校吃饭,他们和教师们吃的是一样的饭菜,觉得学校食堂的伙食还不错。

吃过饭,两人就离开了学校。

“方支书,最多到明年,我和虎子当中肯定要走一个人。你以后做事低调一点,乡里现在人员众多,工作又划分的很细,可别把乡干部都得罪了啊。”

两人上了车,郑先发突然爆出了一个消息。

上面其实对他和郑虎的工作不是很满意,关键是两人都是从下塘大队出来的,而下塘大队又是合作社的灵魂单位。

地区和省里有人不待见合作社,这很正常,毕竟合作社走的是一条“非主流”道路。

但这么快就要把郑先发和郑虎拆开,还是出乎了方唯的预料。

“我得罪他们做么子?但有一条,我是合作社的理事长,就必须维护合作社的利益。如果下次还出现问我们要核心数据的事情,我一样不会答应。”

方唯看了一眼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郑先发摇了摇头,也懒得再劝对方,他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随后,方唯把郑先发送到了乡政府的大门外,自己一个人去了竹器厂。他不是来视察工作,而是准备把婆娘接回家。

“三哥,你等我一会,我这边还有点事儿没忙完,要不你先去五金厂或者辣椒酱厂转一转?”

没想到盘莲花这会儿还走不开,方唯觉得时间不够,也懒得去别的地方,就在这边看了看。

竹器厂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前后讲过还几次的扩建,目前包括了生产区、原料区、仓储区、生活区等几个区域,是乡里占地面积最广的一家单位。

现在的竹器厂就是家具公司的生产基地,其他的事务都由公司那边负责,厂子只负责生产。

他在厂里转了半个多小时,盘莲花过来喊他,说可以走了。

于是两口子一起离开了竹器厂,开车回到了家里。

吃过饭,一家三口去了外面散步,回来的时候正好在家门口碰到了五叔。

“出去散步了啊?”

“是啊,吃过饭动一动,对身体有好处。五叔,屋里坐吧。”

方唯把五叔请进了屋,盘莲花去烧水泡茶,两人便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了养猪场的事情。

“支书,现在的良种猪没那么好卖了,主要是咱们的生猪存栏数大增,市场上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良种猪。要是都按照肉猪卖了,我又觉得亏得慌。”

五叔最近也遇到了烦心事,就是以前供不应求的良种猪,现在的销量开始下滑。

而且从去年开始,猪肉的价格也萎靡不振,让他左右为难。

“五叔,良种猪的市场本来就不大,人家也不可能年年引进良种猪,销售下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猪肉的价格应该很快就会迎来反弹,毕竟秋收的形势不容乐观。”

方唯听完,觉得这事儿没什么好纠结的。

瑶岭花猪良种引进的高峰已经过去了,社里也赚了不少钱。所以接下来可以进一步缩小良种猪场的规模,符合出栏标准的肉猪要尽快上市。

他判断猪肉的价格会有一波大涨,主要是之前已经跌到底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