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你倒是早说啊
这种事情一旦闹不好就是国际事件,尤其是在日本人比较在意德国人的态度,所以陆军也不敢做的太过火。
说一个众所不周知的冷知识,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协定,联合反苏。
但在1939年,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在与苏联的谈判上逐渐推进,并且对日本隐瞒了相关情况。
当然,结果很显然,在1941年德国单方面撕毁协定对苏宣战,不过德国当时确实有想和苏和解的考量。
虽然德日名义上是盟友,但德国已经在为与苏联的和解做准备,而日本对此毫不知情。
双方的信任开始出现严重裂痕,关系逐渐走向冷淡,这种状况也为之后德日两国在战争中的一系列分歧和矛盾埋下了伏笔。
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不宣而战的消息传来,德国人都不知道有多“开心”。
但即便如此,德日也是名义上的盟友,两国的利益在大体上也是相通的,至少在面子工程上得过得去。
......
“八嘎!”
负责采购粮食的东福中佐人都快气炸了,这两个
德国商人手里囤积有巨量的精米,足够前线的几万大军解燃眉之急,甚至还能维持一段时日。
但他们丝毫不顾两国的友好关系,售卖的价格比平价足足高了八成,并且拒绝降价,也拒绝分批购买。
两个德国商人均表示,要买就一起买,要么就都别买。说真的,东福中佐活了快四十年,还是第一次碰见这么做生意的。
正当他还在气头上的时候,一个卫兵走了进来。
“中佐阁下,外面有个日本商人,说是关于军粮的事情,特意来找您。”
“让他进来吧。”
“哈衣。”
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东福中佐正为这件事发愁,就有人为他排忧解难,不由得心情大好。
“中佐阁下,我是威廉先生的翻译兼副手,这是威廉先生给您的亲笔信。
我觉得您可能对我们有些误解,特意来消除误会。”
威廉?那不是那两个视财如命的德国人之一吗?东福中佐对他俩可没什么好印象。
这两人毫无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反而是多了圆滑与奸诈。
他们不像是德国人,反而更像是大阪人。
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东福中佐还是打开了信件。
可里面并没有信件,只有一张两万日元的不记名本票。“你这是什么意思?”
东福中佐语气冷冷的说道。
可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动作上可丝毫没有将两万日元本票如数归还的打算。
“中佐阁下,我都说了我们是朋友,既然是朋友,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只要你答应购买我们的精米,这些只是小意思,威廉先生说了,只要您点个头,顺便说服尾屋中将,成交额的半成就是您的了。
另外,尾屋中将也有份,一成的成交额,只要他点个头,我想这对他而言并不难。”
看东福中佐还在犹豫,使者又添了两把火。
“中佐阁下,我听说您儿子想报考京都大学?威廉先生有京都大学的人脉,可以让他顶替其他人的名额上学。
还有,您的父亲有很严重的肺病,我们商会可以找到美国的主治医生操刀手术,成功率在七成以上......”
听见威廉的副手这么说,东福中佐刚才阴沉的面庞消失不见,一脸谄媚的笑道:
“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