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是星河 作品

第11章娶亲

从屋子里出来的沈小邀,见一家人聚在一起,也不说话,各自在想着什么。

“爹娘,哥哥们,你们这是怎么了,怎得一个个的光坐着不说话啊?”沈小邀疑惑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曹红叶把沈小邀招到身边,跟他说了说李锦秋想求娶他的事情。沈小邀听后呆愣了一会儿,他没想到,那个汉子还愿意娶自己。

“邀哥儿,你怎么个意思?”曹红叶看着愣愣的沈小邀询问到,以为他是不愿意。

沈小邀看着大家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一时间人都紧张了不少。犹豫一会后只说自己对李锦秋的印象还挺好的,就不再说别的。毕竟让一个哥儿说我愿意嫁这种话太过于轻浮,他也说不出口。

知子莫如母,曹红叶瞅着那一脸羞涩之意的沈小邀,感叹了一声罢了罢了,他的小幺既然愿意,那她就好好去打听一下,要是那李家真的是良善人家,倒也是一门好亲事了。

“那我先抽空去找人打听打听那一家人的品性如何”

沈小邀点点头,轻声嗯了一下。屋里其他人见状也觉得先打听打听稳妥,要是真是良配,那就再好不过了。

————

十月十日,到了沈亦庄迎娶林清溪的日子。按他们这边的习俗都是早上女方简单摆几桌喜宴答谢来帮忙的亲戚乡邻,然后中午男方去女方家迎亲,最后临近下午的时候男方家再大摆筵席宴请亲戚乡邻。

一大早上,沈家就热热闹闹的开始忙碌起来,做喜宴的食材前几天就去镇上采办好了,昨天又来了刘婶,王阿嬷,陈家婶子等几位和曹红叶交好的邻里来帮忙切菜收拾喜宴需要用的锅碗瓢盆等这些杂事。

所以今天只需要把菜炒好就可以了。沈家请的掌厨的是隔了个村子的红石村赵大厨,他专门以做喜宴为生计。因此周围的村子甚至镇上都有喜事的人家,都会请他来做喜宴。他做出来的喜宴量大滋味好,而且又不会克扣主人家的银两,公平公正,倒受到了乡亲们不少的夸赞。

敲锣打鼓,唢呐奏喜,人群中小孩子欢喜的来回跑着,嘴里嚷嚷着:新娘子来啦新娘子来啦。

林清溪坐在驴背上,沈亦庄牵着绳子走在前面,身后是敲锣打鼓,吹唢呐的迎亲队伍,再后面是林家陪送林清溪的嫁妆。迎亲的队伍刚停,就被人围起来讨要喜钱,一时间,人声喜乐混在一起,热闹极了。

穿着红色喜服的沈亦庄今天显的格外的有精神,模样也被衬的比平日里俊逸几分。他把盖着红盖头的林清溪从驴子上抱下来,牵着他,一起进堂屋,迈过火盆子,又牵着人往新房走去。

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又娶到了自己喜欢的哥儿,沈亦庄脸上全是满足的笑意。新房里,沈亦庄牵着林清溪走到床边坐下,看着林清溪紧张的攥紧袖口,笑着说“平时又没少见面,作甚还如此紧张?”

盖着红盖头的林清溪闻言恼羞了脸庞,想回几句,又实在紧张,脑子都是懵懵的。

好在沈亦庄并没有在屋里待多久时间,外面的那些跟沈亦庄交好的汉子在吵闹让新郎官出去吃酒。

“溪哥儿”沈小邀推开门进来,又悄声把门关上,他给林清溪端了一碗用骨汤煨的汤面。

“饿了吧?快吃快吃,外面好热闹啊,我娘让我给你端碗面,怕你饿着”沈小邀絮絮叨叨个不停。

见到熟人的林清溪倒缓解了几分紧张,又因沈小邀一如既往的跟他说话,剩下的几分紧张也没有了。

“邀哥儿,你不知道,刚刚我都要紧张死了”林清溪把盖头掀起来放到一边,拉着沈小邀吐槽。

“今天你好漂亮啊,胭脂红彤彤的,好看”沈小邀看着今天花了新娘妆的林清溪赞叹到。

“等你当新娘子的时候,比我还好看的”林清溪调笑道。

“去去去,好心夸你,你又羞我”沈小邀跟林清溪嬉闹着。外面很是热闹,划拳猜酒令,还有人比酒,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晚上,沈家一家人陆续入座,菜是今天做喜宴剩下的食材,至于喜宴上的饭菜,农户人家都不容易,像大鱼大肉的喜宴平时也只有谁家有喜事,作为交好的邻里去吃,因此坐上一回席就顾不上什么,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了的就倒进自家碗拿走了,席面上也就没有多少剩菜剩饭。

林清溪作为新嫁入的,一时有些拘谨,都不太敢伸筷子。沈亦庄注意到,夹了两筷子肉放到林清溪的碗里。

沈小邀觉得作为林清溪闺中密友,自然不能落后,因此也时不时的夹几筷子给林清溪,让林清溪安心不少。

“溪哥儿快吃快吃,别拘着。”曹红叶见到林清溪有些拘谨开口道。

林清溪闻言点点头小声的说“知道了,阿娘”。

曹红叶哎了一声,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连三小子都娶了媳妇,忙忙碌碌大半辈子,把儿女都拉扯大了,她和沈安心头松宽了不少。

现在就只剩一个小幺儿了,而且亲事也有了眉目,前些阵子她托了好几位亲戚去打听李家,都说李家不错,家底好,李家夫妻俩也是能干的。大儿子早些年分出去了,只剩下二儿子和三儿子在家住着。少了些妯娌家的矛盾,这对曹红叶来说,她还是满意的。

再者,李家不信那些谣言,可见也是明事理的一家子,这样子邀哥儿嫁过去她也能安心一些。

————

天气渐渐冷下来了,李锦秋也要准备去山上猎野物。他这一走就是个把月不回来,因此,岳翠花想在李锦秋上山之前,把婚事订下来,让李锦秋安下心来打猎。毕竟打猎不是旁的事情,稍微有点差池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伤及性命。

挑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岳翠花托本村能说会道的李媒婆提着一只大公鸡,两包最时兴的点心和一坛子好酒去提亲。这么多的提亲礼,对外来说,也是很能拿的出手的了。

“哎呀,沈家娘子,我可来给你报喜啦”李媒婆扭着腰,双手提着东西走进院子。

曹红叶听见动静从堂屋迎出来,一看是媒婆,心里有了几分数。连忙上前接过东西,放到堂屋的桌子上,又给李媒婆倒水。

“哎呦,沈家娘子,不是我说,这李家的心意可是十成十的,瞧我这手勒的,光那大公鸡就十来斤沉呢,我说了这么多亲事,这么大的公鸡可不多见呢,更何况还有那镇上人爱吃的点心,一包就三十多文呢”

李媒婆不愧是能说的,刚坐下嘴就说个不停,从提亲礼到李锦秋挨个夸了一遍。

曹红叶被说的一愣一愣的,险些被绕进去。

“李媒婆,这李家是怎么说的?”曹红叶定了定心神,捡着重要的问。

“嗨,沈家娘子,你放心,我李媒婆从来不做糊弄人的亲事儿,那李家娘子说了,因着天气逐渐冷了,怕后面说亲,天寒地冻的不方便。而且那李后生也要进山打猎了,一去就个把月的。就想在此之前把亲事定下来,让大家的心啊,都放进肚子里。”

曹红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心里也有了几分数。原本就相中了李家,只是邀哥儿还小,想再在家留一两年。

“那李家准备什么时候定亲?我们邀哥儿还小,想再留一两年,不知道李家是怎么个意思?”

“哎呦,我的好姐姐~你就把心放肚子里,李家说了,知道邀哥儿在家备受疼爱,年纪小,想多留几年是正常的。就是想先把亲事定下来,到时候婚期再一起商议商议嘛。”

曹红叶听了彻底放心了,觉得李家做事很是稳妥,也算是重视他们家。

又商议了一会儿,等到差不多,李媒婆便告辞了,她得赶紧回去给岳翠花报喜去了。

岳翠花得知沈家同意后,心里也满是欢喜,李锦秋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下来了。

随后两家人挑了个好日子,李家登门拜访。这下轮着沈小邀坐在屋子里绣绣品了。沈小邀动动紧张的有些发麻的手脚,心想怪不得当时溪哥儿这么紧张呢。

岳翠花也算是第一次细细端详自己未来的哥媳,心想这模样是不差,端的是圆润饱满的长相,看着也乖巧懂事。随后又让沈小邀和李锦秋相看了一眼,婚事算是彻底定下来了。两家人把彩礼,嫁妆商议妥当,李家为显的对沈小邀的重视,许诺了四两彩礼以及两只大雁。

这大雁是镇上新兴的,村里的人有样学样的跟着学,毕竟跟镇上富户老爷一个样式,村里人也觉得脸上有光,洋气的不行。而沈家也因就这么一个哥儿又是小幺,准备了两大箱子嫁妆外加一亩临近李家村的旱地。

这些嫁妆,是全家人商定同意后的结果。沈天常和沈亦庄自小疼爱邀哥儿,以后邀哥儿嫁到别村,多给些嫁妆,婆家也更看重一些。而自家男人都同意了,徐惠和林清溪那还能说什么?沈乐月也不会说什么,虽然当年她出嫁没有陪送土地,但是她娘给她准备了一副十足十重的银镯,当时很是长面子。而且最近几年,崔哥已经考取了秀才,日子越来越好,怎么会拈酸弟弟的东西?

李家人也没想到沈家这么大的手笔,寻常人家陪送两床新被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哪儿还能再有别的东西?这嫁妆别说搁本村了,就是中峪镇这一片的村庄里都鲜少有的。

因此,李家人就更看中邀哥儿了,这可是人家家里的小心肝儿啊。

亲事定下来了,消息放出去,一时间村里人唏嘘不已。没想到沈小邀命那么好,遇到那种事儿竟还能找个这么好的人家。更没想到沈家这么舍得,竟然给一个哥儿陪送一亩地!那可是一亩地啊,得种多少粮食?地对于农户来说可是命根子啊。

知道这个消息的朱艳气急败坏,把自己关在屋里狠狠大哭了一场,原本不大的眼睛肿的更小了。她不仅气,都那样了,还有汉子求娶那沈小邀,还是四两的嫁妆,寻常人家三两就已经很好了。更气人的是那沈家竟然还给一个哥儿陪送一亩地!朱艳不甘心的狠狠的扯着被面,一时间嫉妒的发狂。朱艳在屋里发疯,她娘王春花急的在门外直拍门,口里劝慰着。生怕姑娘想不开。她儿子不争气,老子又是好吃懒做的,她唯一的指望可就是朱艳了。

这几天,沈李两家的婚事可是村子里的消息中心了,哪家有闲空了就拿出来说道说道。

连曹红叶在外面跟人说笑的时候都腰杆子挺直了,四两的彩礼,两只大雁,少说五两银子的彩礼,他们见到过吗?而且李家那条件,放在周围的村里,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定了亲的沈小邀和李锦秋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见面了,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急匆匆的见面就分开,话都不曾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