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是蓝 作品

第313章制造琉璃

蓝玉心中还有些自得,当年他便是凭着这一手胡诌的本事,引来了朱元璋的关注,随后在众多起义将领当中脱颖而出。

但是如今的蓝玉,却没有发现丝毫不妥。

朱元璋只得哼哼冷笑道:“卿家依旧勇猛啊!忠心可嘉!”

随后朝上便提了几件不重要的事情,此次朝会便已然结束。

可怜的蓝玉,还不知道他如今却是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下了朝的时候,刘伯温几次看向蓝玉,却始终没有开口!

一旁的李善长见到了,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他加入朱元璋的起义集团比较早,也就是在蓝玉之前一点点,见到蓝玉,终究还是有一点不忍,坐上了轿子,没让轿夫回家,而是前往蓝玉家中。

此时的蓝玉已然打马而去,早就回到了府中,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半天没琢磨个味出来。

直到李善长出现在了蓝玉府上。

这边鸡鸣山书院当中,朱橚正在跟随着任以虚学习玻璃的烧制之法。

“这些沙子和石灰,真的能够制造得出琉璃”

朱橚一脸震惊,不过任以虚令人震惊的地方多了去了。

“当然!”

任以虚很确定,其实玻璃的烧制十分简单,只要将石英砂、石灰石,长石和纯碱等等原材料混合之后,在窑洞中进行高温烧制,随后经过成形退火,便可以完成!

至于其他的玻璃种类等等,那就更加容易操作了,只需要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调配便可以。

目前,他们最主要的便是进行最起初的玻璃烧制。

首先大致和朱橚讲了一下烧制玻璃的全部流程,随后又根据每一个步骤进行商讨,如今的大明可不是工业健全的社会,同样的,任以虚心中的山村,也是各个方面都不完善的与世隔绝的小山村。

他们在那边聊着,一旁的小胖子朱高炽颇有兴趣的听着。

半晌之后,敲定了大部分细节,朱橚便拿着任以虚所交代下来的全部流程,开始着手烧制玻璃。

因为此前的水泥的烧制,加上火车的制造等等经验,这玻璃在如今他们看来,已经是非常容易便能够完成的事情。

朱橚这里有一大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个个听到有新的东西过来,非常激动,各种人力物力直接堆积,仅仅是第二天,任以虚便摸到了第一次的成品。

是一个玻璃球,其中还有些杂质,虽然还远远达不到的任以虚对于玻璃的认知,但是既然能炼制出玻璃来,后面的改良是迟早的事情。

任以虚点头,随后又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放大镜只要找个经验丰富一些的磨玉师父,将镜面打磨光滑,中间厚,四边薄,可以拿着来视物,观看事物是否有变大的情况,如果有,那便证明放大镜制作完成!”

“并且清晰度和放大倍数,都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改进,我相信以村子里这些老师傅的经验,很快就能完成!”

任以虚当然是相信这一点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荒芜小山村,这些年来,居然还从零到有,摸索出了蒸汽机的制造,并且还初步完成了火车的制造,虽然这火车是最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蒸汽火车。

但是这已经证明了,这小山村当中的人才济济!

不过可不是嘛,大明这个村子一向是人才济济的!

“而且你们一旦烧制出了,玻璃,那么显微镜,最起码光学显微镜可以制造出来了,说不定还能观察一些细胞之类的!”

“显微镜,细胞”

朱高炽不明白任以虚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毕竟他如今跟随着任以虚学习时间比较短,还不明白这位好似仙人一般的任先生,这次冒出来的名词究竟是何意思。

朱橚跟随任以虚日久,也曾经听说过细胞这个名词,便尝试问道:“任先生,这什么细胞,可是先生曾经说过的,这天地万物,只要是动物植物,都是由这细胞所构成的,并且我们之所以生病也是因为细小的病虫”

“而这些所有微小的东西,都是如同细胞一样大”

任以虚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不错,看来你平时对我的话记得很清楚,一旦制造出了显微镜,便可以观察到这些东西,这些不仅是能够看见的这么简单,还可以以此理论为依据,引导医学的发展!”

感受到朱橚和朱高炽可能有些不懂,没说话,想来是一副迷茫的态度,这小小的细胞,怎么就跟医学扯上关系了

“就比如说那细虫吧,也就是细菌,一个个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一旦他们进入我们身体当中,并且存活下来,那么我们就会生病,比如风寒等等!”

“而一旦找到某种东西,可以使这些细菌病毒死亡呢就比如一些药物,细菌病毒碰到了会死亡,但是我们人的身体接触到并不会受到太大伤害。”

朱橚恍然大悟:“先生,这是不是就是药的道理所在”

“药不仅仅是这一种,但是针对这些细菌病毒的药物来说,最原始的,确实就是这样的道理!”

“就比如,那个东西!”

任以虚喊来书童,将他前段时间培养出来的东西拿出来。

书童当然没有话说,按照任以虚的吩咐去做了,只见书童拿来一只水桶,桶中装满了浆糊,此刻的浆糊似乎已经腐败变质,其上长满了一簇一簇的绿色绒毛,也就是霉菌。

“先生这是何意”

任以虚微微一笑:“这便是青霉素!一种可以杀死大部分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细菌和病毒的药物,而这青霉,本身也是细菌的一种。”

“以毒攻毒”

朱高炽身体胖,反应倒是还灵活。

任以虚没有回答,反而是笑着对朱橚说道:“这些事情等你们将显微镜制造出来后,我再与你们详细商讨!”

海上凉风习习,水鸟开始出现在天空上,不断啾啾的鸣叫着。

有海鸟的出现,说明前方将有陆地。

朱棣拿过海图,根据这几日的航行来判断,他们即将抵达东夷倭国,并且头顶上不断飞着的海鸟也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在明日,就能抵达倭国范围!”

而在海图上标注,前方有一处小岛,岛上有淡水,朱棣招来手下。

“全速前进,到前方小岛全军休整,明日进攻倭国!”

“是!”

这位旗官迅速下去传达朱棣的军令。

朱棣在海船上思考了一下之后,便转身去往徐达的船舱,作为本次统帅的副将,并且还是魏国公,徐达当然有自己的独立的一处房间,作为休息使用。

房间不大,陈列也很简单,徐达趴匐在床榻上,多日征战,本来就年迈的老将,不可避免的生病了。

徐达的背上起了疮,并且这疮还一直在恶化,船上本来医疗条件就不好,诸多医药也缺少,于是便导致了徐达的病情在不断恶化。

虽然从前一直是在陆地上领兵打仗,但朱棣同样深深的知道海上的风险,减员最多的不是打仗上面的人员损耗,而是在航行途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自从一接手这支水师舰队以来,朱棣就颁布下命令,所有人员必须保持坚持干净卫生,不要随意丢弃杂物,船舱内外都要尽可能的打扫干净。

这是避免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每艘舰船上,都配备了大夫和一定量的药物储备。

朱棣只想尽可能的避免在航行途中人员的损耗,但是却万万没有料到,徐国公居然也患病了!

朱棣看着趴匐在床榻上,神色憔悴的徐国公,心底很是不忍,在他的心中,徐国公依旧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犹如军神一般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