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不语 作品

第156 章 地表战2

  战斗一时进入了白热化,此时阵地后方的志愿军炮群,在接到前线的报告后,也对进攻的敌人来了一次炮火覆盖。

  一直以来,志愿军的微弱炮火都被敌人忽视,哪里会想到秦军长会集中使用全军的44门重炮?

  更别提军里刚装备了一个团的“喀秋莎”火箭炮,一轮炮击过后,敌人冲锋的三个步兵营瞬间没了七成。

  见事不可为,敌人只能撤下残余的步兵,也就是这一轮炮击,打得敌步兵肝胆俱裂,毫无战心。

  这连米军的前线指挥官也感叹,今天是他从军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指挥的部队从未遭受过如此巨大的伤亡。

  无能狂怒的敌人也只能疯狂的向志愿军的阵地发射炮弹,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恶气。

  在敌人的海量炮弹轰击下,志愿军两处高地所有的表面阵地工事被摧毁殆尽,而部队的伤亡人数也再次攀升。

  为了阻止志愿军夜间抢修地表工事,敌人在夜间也进行持续炮击,同时还以炮火封锁后方支援高地的通道,一时间这两处高地进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战至25日,何雨梁见伤亡数字急剧上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他下令放弃了几处不重要的阵地,但是几个主阵地还是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敌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占领了几处表面阵地之后,欣喜若狂,以为志愿军快坚持不住了,立刻对主阵地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在连续发起几次攻击都被志愿军打退之后,敌人才明白,想要快速拿下两处高地的表面阵地很不现实。

  经过连续多日的血战,敌我双方都筋疲力尽,当然了,就人员的损失来说,我方比敌人要小得多。

  面对这种情况,双方都进行了短暂的休整,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寂静。

  何雨梁清点部队,此时他手里可用的战士满打满算还有四个连。

  好在他和后方的联系没有中断,军里和师里趁着这短暂的时间里,又给他补充了四个连的兵力,同时还带来大量弹药和一些药品。

  27日,战斗再次打响,敌人投入了更多的兵力,甚至出动了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哪怕敌人的飞机被击落多架,但战场上空的敌机依然源源不断的飞来,不计代价的支援敌军步兵的冲锋。

  为了减少伤亡,何雨梁也适时的改变了战术,白天让出一部分不重要的阵地,晚上再从坑道出兵夺回来。

  敌我双方就此展开了更为惨烈的表面阵地争夺战,而因为和后方的联系畅通,师长也派出部队配合何雨梁的夜间反攻。

  配合夜间争夺阵地的连队,白天时并不撤退,而是和何雨梁这边的部队一起进入坑道,这样一来,何雨梁手中的部队一直维持在六个连左右。

  敌人白天一占领阵地,就想办法破坏坑道口,为了达成目地,什么法子都用上了。

  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扔手榴弹,炸药包等等,志愿军也不甘示弱,呼叫炮兵轰击在地表破坏坑道口的敌军。

  但是在敌人的优势兵力猛攻下,两处高地失去的地表阵地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威胁到坑道和几处主阵地了。

  敌人改变了战法,每占多领一处表面阵地,敌人就开始在上面修地堡,筑工事,想以此为依托,向主阵地和坑道进行攻击。

  鉴于目前的状况,何雨梁与后方联系,约定于11月1日夜间对占领表面阵地的敌军发起反击。

  军长接到何雨梁的电话后,亲自部署反击的部队,并调动炮兵予以配合,在11月1日天黑之后就发动了反攻。

  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及,只是短短的三个小时,就被反攻的志愿军全部赶下了高地,而他们修建的地堡和工事,则成了我军白天对付他们的屏障。

  恢复表面阵地之后,除了留下必要的观察哨,参与反攻的五个连全部进入了坑道,以避免被敌人的炮火杀伤。

  早在修坑道的时候,何雨梁就在自己休息的坑道岔洞里弄出了一个隐蔽的小出口,以便自己秘密进出坑道,去敌人那边搞点事情。

  今天反击之后,敌人又开始了炮击,何雨梁决定今晚就出去找敌人的晦气,他想去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

  何雨梁借口多日未曾休息好,吩咐两位营长暂时指挥部队,天亮前如敌人没发动进攻不要叫他。

  又吩咐小王守在他休息时叉洞口,并且下令天亮前不见任何人,何雨梁进入叉洞后偷偷的出了坑道。

  白天时分,何雨梁就通过观察弹道计算出了敌人炮兵阵地的方位,距离高地约八公里处,正好在我方重炮的射程之外。

  出了坑道,何雨梁启动隐身戒指,就向敌人的炮兵阵地飞奔而去。

  只用了不到半小时,何雨梁就到了敌人重炮阵地的外围,因为远离前线,敌人炮兵阵地的防守并不严密。

  这处地方地势平坦,因为清楚知道志愿军没有空中优势,不可能派出轰炸机,敌人大胆的在此部署了两百门重炮。

  何雨梁进去观察了一会儿,见敌人囤积在此的炮弹堆积如山,运输炮弹的汽车络绎不绝,还在源源不断的把炮弹送上来,为天亮之后的炮击做准备。

  何雨梁估算了一下,敌人六处堆放的弹药如果被引爆,那它的威力足以摧毁敌人大部份的重炮。

  他空间里的定时航弹还剩下不少,在每个炮弹堆放处埋上一颗绰绰有余。

  敌人的炮兵为了白天战斗有精神,都去睡觉了,只余少量的部队在站岗巡逻。

  只是堆放炮弹的地方还灯火通明,让何雨梁不好下手,他决定再耐心等一会儿,要是等到天亮前两小时敌人还不休息,他就强行放下航弹。

  事实证明,何雨梁的耐心等待没有白废,随黑夜愈深,敌人送炮弹来的汽车越来越少,直至最后一辆也没了,那些灯火也熄灭了,他行动的时机也到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