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未冷 作品

第四百一十九章在遇老秃驴

“到了吗?”

唐仁闻言挑了挑眉,当即掀开车帘向外看去。

相比于前两个县,万年县的城门看上去更加宏伟,军士们整齐的立于城墙之上。

城门前来人络绎不绝,身着绸缎的富商,背着竹篓的书生,身旁跟着随从的世家子什么样的人都有。

都卫脸色严肃的仔细核查着每一个过往的百姓。

看到这一幕,唐仁不由点了点头,不愧是长安城的最后一站啊,光是气势上跟其他县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看着那些背着竹篓的学子们,唐仁不由笑了笑,眼神中闪过一丝恍惚,好像再次回到了初入怀安县的时候。

那时的自已,比之他们还要青涩,不过一年的时间,却早已物是人非。

他再也不是那个连赶路都步步小心的小书生了。

也不是那个见到妖魔想着怎么存活的小司卫了。

想到这,唐仁闭上眼睛笑了笑,此时的自已,已经有了对这个世界说不的资格。

就在唐仁感叹人生之际,终于轮到他们的马车入城。

领头的都卫看着唐仁一行人眯了眯眼睛,能坐上如此车辇的人都不简单,看着一言不发的水虎和烧焦诡,都卫的语气都轻缓了许多:“请出示身份玉牌。”

接过玉牌后,都卫顿时眉头紧锁,玉牌上只有短短两行字。

前面的倒是没什么,只不过是身份相貌的描写罢了,与其他的玉牌没什么不同,但后面的内容却是让他看不懂了。

关内道三十八山人士,保人蓝田县令易青云。

关内道的人,跟蓝田县有什么关系,而且还是个县令作保,这不符合规程吧。

就在这时,那都卫突然发现,玉牌他脑中当即灵光一闪,三十八山?无畏军?那不是妖屠唐仁的地盘吗?

想到这,他的身体不自觉的抖动了一下,手上的鱼符都差点掉在了地上,眼下鱼符在此,岂不是说唐仁也在车上。

想要入城都是要验明正身的,他真不想麻烦唐仁露面,可规矩如此,他也不敢徇私,天子近地,规矩可比其他县要严格多了。

想到这,都卫小心的看了眼马车,恭敬的开口道:“还请车上的贵人现身一见。”

烧焦诡眉头一紧:“不是查过身份玉牌了吗。”

都卫赔笑道:“规矩如此,还请贵人见谅。”

就在这时,唐仁掀开车帘,走下来伸了个懒腰:“职责所在,应该的。”

“嗯~在车里坐的也累了,下来活动活动也好。”

说着对都卫笑了笑:“现在可以了吗?”

看到唐仁温和的面庞,都卫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少年白发的年轻人就是传说中的妖屠?看着不像啊。

就在这时,城内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快看,金刚寺的大师来了。”

“什么,在哪?”

“应该是去往飞渡寺了。”

“走,快去看看。”

“同去同去。”

说着,人群一窝蜂的向贵路坊涌去。连带着城外的百姓都跟着急了起来。

这一幕让唐仁顿时来了兴趣,看着一旁的都卫开口道:“里面这是怎么了?”见唐仁问话,一旁的都卫受宠若惊的开口道:“回大人,万年县去岁在郊外修建了一座寺庙,听说与金刚寺有什么过节,来此避难的。”

“因为在内县不允许打斗,所以,金刚寺的人只能找飞渡寺的人论经。”

“可惜,一连两次都败在了普法和尚的手里,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唐仁闻言,不由眉头一挑,金刚寺?论经?呵呵,这倒是有意思。

唐仁对金刚寺的老秃驴没什么好感,记得当初在三十八山,渡苦拦他,他把渡苦的裤衩子都打没了,那次是因为什么事了的?

沉思了片刻,唐仁摇了摇头,算了,不重要。

不过既然在这里遇到了如此有意思的事,还是要去看看的。

想到这,唐仁玩味的笑了笑:“走,咱们也去看看热闹。”

说着看了眼一旁的都卫:“怎么样,没问题了吧!”

都卫闻言恭敬的将身份玉牌和鱼符递了过来:“没问题了,大人请。”

唐仁入城后,那都卫看了眼他们的背影不由挠了挠头,这就是传闻中的妖屠?除了长的出众些,与常人也没有什么不同嘛……

……

不得不说,金刚寺与飞渡寺的纷争的确吸引眼球,全县的百姓大部分都向郊外涌去。

因为人多的关系,马车进不去,唐仁只能吩咐甘吉利在外面等着,他则是带着其他人随着人流进入了通往郊外贵人坊。

进入贵人坊唐仁才发现,这里虽然名字叫贵人坊,但从周围的建筑就能看的出来,这里住的大多都是平民百姓,周围的房屋虽然不是太破,但绝对称不上贵。

看来,这坊市的名字也不一定就准确啊。

走了片刻,唐仁终于见到了金刚寺的僧人们。

领头的两名金刚寺的僧人手拿禅杖,身着红色袈裟,一脸悲苦之色,身后的则是黄白两套僧服,有中年人也有少年。

看到他们的瞬间,唐仁不由嘴角微扬,真是巧了,没想到渡苦这个老秃驴也在里面。

也不知道他再次看到自已会是什么表情,想着这,唐仁不厚道的笑了。

……

随着人流走了片刻,唐仁终于在贵人坊的右侧发现了一条修整好的山道。

山道虽然宽阔,但却朴素无比,只是把地面平整了一下而已。

因为人太多的关系,府衙不得不派人出来维持秩序。

很快,唐仁就随着人流向山顶登去。不到半刻钟,就看到了远处的寺庙。

虽然身处郊外山林,但这寺庙修建的却是不凡,院宅宽阔,占地极大,光是房屋就有几十余间。

看到寺庙的瞬间,唐仁不由挑了挑眉,没想到,这飞渡寺还是很有钱的嘛。

不过也对,这飞渡寺要是没有点底蕴,怎么可能引起金刚寺的重视。

飞渡寺的门前,早有一名身着红色袈裟的大和尚带着众多僧人站在了门前。

待到金刚寺的人走到近前,当即双手合十:“没想到两寺的佛法交流,竟然惊动了渡业师兄。”

渡业看了眼渡言,同样双手合十回礼道:“听闻师弟这里出了个好苗子,吾心甚喜,理应前来学习一番。”

“师兄言重了,普法怎可与师兄相提并论。”

说到这,渡言停顿了一下:“不过普法这孩子确有慧根,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唯一一个在佛法上有机会超越师兄的人。”

渡业脸色悲苦:“既然如此,那就请普法师侄出来一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