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布夫 作品

第133章达到顶点的痛恨(2)

托比亚斯中弹了,已经不单单是弗里达她们,许多人的士气都十分低迷,后续对苏军残余部队的清剿也没有之前那么充满干劲了。

她们在一个战壕里歇脚,德米特里的情绪从不久前的乐观一下子倒向了悲观,蹲坐在战壕,低着头,一言不发。

“托比亚斯会有事吗?”艾琳娜对身旁的艾米莉亚小声问道。

“我希望只是虚惊一场,1942年他没在瑟乔夫卡死掉,那就绝不会在这小小的哈尔科夫死掉。”艾米莉亚精疲力尽的回答说,音量差不多到了正常说话的级别了,并不怕德米特里听到,后者也不会在意。

虽然不怕德米特里听见,但仍然朝德米特里看了一眼,没任何反应,依旧保持着原来那个姿势。

虽然嘴上说着“虚惊一场”,但没多久,艾米莉亚拿出了安娜的“狗牌”,上面刻有她的姓名、军衔和部队番号。

“狗牌”保存的很新,就像是刚刚制造出来似的。

艾米莉亚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手心,仔细看看,包括上面的名字。

“克劳斯·汉娜·巴赫……”艾琳娜念了一遍上面的名字,然后沉默了,不知道说什么,这个名字就像一把刀,直直的插在她的心窝,不痛,但仍然刺骨钻心。

艾米莉亚把这个“狗牌”收起来,没继续看它,越看只会越难受,也不谈什么“看多了就毫无感觉”了,像她们这种不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复仇而战的,在前线为数不多的精神寄托就是“朋友”。

对于艾米莉亚来说,安娜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这个来自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人的重要性仅次于季克申,至于自己的父母,慢慢的,她居然不在乎了,就连季克申信中再没有关于父母的消息了也不会去加以询问了。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她的精神寄托慢慢从汉堡转移到了自己的朋友,弗里达小队这几个人身上,对于自己的故乡的思念已经没那么浓烈了,而“故土难离”这个词也不再那么适用。

同样的,此时此刻的德米特里,也是差不多的感觉,把故乡当做精神寄托这件事可能只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的时候有过吧。

气氛很压抑,这还是这些天以来的第一次,等弗里达翻进战壕的时候,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看她。

“各位,”她打破了沉默,“不用继续清剿了,已经没有多少俄国人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要跟着那些部队走吗?”弗里达问她们,顺便将少尉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少尉愿意等她们十分钟,算是给她们考虑的时间,如果实在不愿意,也不强求。

战壕里安静的很,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弗里达也不觉得尴尬,往旁边一坐,加入了这支压抑的队伍。

“如果不打算走的话,那就不走了吧,可以待在这里,待多久都可以。”弗里达往土墙上一靠,闭上了嘴。

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没人说话,大多数人都是低着头,士气,或者说是情绪十分的低迷,因为一个托比亚斯。

拿战友当精神寄托的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不会那么沉,更多的是跟战友之间的相互依靠和支持,某种程度上也不会整天思念家乡导致的思劳成疾,因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就在自己身边,但某一天战友的离去或者死亡都是令她们痛苦的。

此时此刻,她们此时的情绪,就完全可以验证。

七个人迟迟没动静,这让战壕外等着的少尉有些着急,她往前走了几步,直接跳进了战壕,见她们这个样子,开口道:“各位,请原谅我的打扰,但是你们真的要走吗?”

少尉的声音传来,让她们有了些反应,弗里达第一眼先是看她,再去看自己的士兵。

“走吧?还是说,我们待在这里?”弗里达问,没得到回应,但却有人点头,其他人也跟着照做。

“那我们走吧。”少尉爬出战壕,拍了拍手上的灰,想着让自己的手干净些,然后拉着弗里达的手,把她拽上来,轮到其他人的时候,她们拒绝帮助,双手扒着地面,腿也搭上来,最后站起身,学着少尉的样子拍了拍手上的灰。

弗里达问接下来要去哪,是跟着大部队钻到前线吗?看起来不是,是在后方驻扎吗?应该也说不上。

少尉回答说长官要她们去哪,她们就去哪,带着部队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在那里见到了她们的师长,看架势是要搞一场振奋人心的演讲。

“各位,”伴随着师长的第一句话,站在后排的几人没了兴趣,演讲鼓舞士气什么的在汉娜那里可是听了太多了。

师长的讲话不长,几分钟就结束了,而后部队一哄而散,很多都是一副懒散的样子。

卡琳娜去了一间房子,从里面搬出来几张椅子放在门口,示意众人过来坐。

她们走过去,把椅子摆成一排后坐下来,没有聊天,就算开口也不知道说什么,索性就拿出面包啃几口,味道一如既往的干巴、难以下咽,必须要喝几口水,或者是把它强行咽下去。

稍微垫了垫肚子后,她们便开始漫无目的闲逛起来,走在被炮火毁的不能再毁的哈尔科夫中,颇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若是把这些废墟去掉,把看到的俄文换成德文,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这样可以把这座废墟粉饰成汉堡,或者德国的其中一个城市。

在漫无目的闲逛的过程中,有几个德军士兵加入了她们的队伍,是几个音乐家,跟在队伍的后头,慢慢地,她们开始低声唱着歌,不是民歌,也不是民谣,是一首自编自写的歌:

“charkiw,unsereheimatstadt.(哈尔科夫,我们的‘家乡’)”

“charkow,charkow,unsere"heimatstadt",vertreibendierussen,ttendieguerillas.(哈尔科夫,哈尔科夫,我们的‘家乡’,驱逐俄国佬,杀死游击队)”

“oh,charkow,unsere"heimatstadt",unsere"heimatstadt",nichtrussisch,sondernunsere.(哦,哈尔科夫,我们每个人的‘家乡’,我们的‘家乡’,不是俄国人的,是我们每个人的)”

“esistdie"heimatstadt"alleraufdemweitenlandrusslands.(是辽阔的俄国土地上每个人的‘家乡’)”

(上述为机翻,可能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