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布夫 作品

第104章辽阔无垠

海彻尔她们的暴力反抗苏军,使得她们脱离了被送去战俘营的命运。

虽然避免了在战俘营里被弄死,但是现在她们所面对的是辽阔无垠的俄国的土地,在俄国人的控制地,她们仍然可以用“危险重重”来形容自己的处境。

在中校的安排下,豹式坦克的大部分成员摇身一变成了押送俘虏的士兵,伊莉丝当了司机,诺依德、李曼、海彻尔成了士兵。

海彻尔本来是打算向中校抗议的,如果说要从她们五个人中选出一个司机的话,那么一定是小希拉。

但中校毕竟不是坦克的车组成员,不懂得小希拉的驾驶技术,只是看她的身高跟那稚嫩的脸,就把她认定为“一个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让她继续当俘虏,老老实实的待在车里。

这样的安排,能引起车组成员的不满是很正常的,海彻尔一开始反对中校,不过没一会,她就停止了自己的取闹,表示愿意执行中校的命令。

“不过中校,”海彻尔提醒一句:“您所选中的司机——诺依德并不会讲俄语,她是一个巴伐利亚人。”

“哦,”中校看向她,“那你呢?”

“我是俄国人,以前是,我会讲俄语。”海彻尔表示自己是愿意当这个“外交官”的,与俄国人交涉,且不会露出破绽。

中校让她现场说了一段,海彻尔说了,说的很标准。

虽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中校应了她的要求,由她来担任这个司机。

她们把俄国人的尸体藏好,当战俘的当战俘,当士兵的当士兵,一个逃跑车队就这么仓促成立了。

……

八天前,斯大林格勒。

趁着夜色,弗里达小队摸到了离斯大林格勒城外较近的街道,似乎只需要再走几步,她们就彻底离开这个地狱之城了。

为了吃掉这个第六集团军,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周围的防御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挡得住德军的进攻,之前约拿的部队就试过了,结果是自己的装甲旅成了过去式。

但是能不能防住几个德军士兵的偷跑,这还真不知道。

弗里达小队的一众是全程冒着冷汗小心翼翼的穿过苏军阵地的,废墟给她们提供了掩护,但有些地区是见不到太多给她们提供掩护的东西的。

尽管是在深夜,但没人敢保证苏军就一定看不到她们,只需要一束光找到其中任何一个人,她们的所有努力就会功亏一篑。

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托比亚斯,他的嘴里在碎碎念着什么,旁边的德米特里凑过去听了听,内容是:“愿幸运女神保佑我们”、“我希望我们死在斯大林格勒城外”、“遥不可及的天堂、近在咫尺的地狱”。

他是德语、俄语、罗马尼亚语切换着说的,有时候让人捉摸不透,搞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有时候又让人想大骂一句“神经病”。

托比亚斯的祈祷,除了让压抑的众人稍微放松一点外,几乎是毫无用处。

依靠着废墟,她们缓步前进,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生怕被俄国人发现。

等废墟走到头了,看见的是平坦的陆地,她们就绕道走,哪怕走出这片平坦的陆地后就是城外,她们也不愿意冒险。

就这样,她们一直绕路,绕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好不容易找到个勉强是直通城外的废墟,结果又冒出了苏军挡路。

弗里达又有了绕路的想法,主张的就是避免与苏军硬碰硬,但大多数人已经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

托比亚斯拦住了弗里达,见她还打算走,便抓住她的胳膊。

“长官,”他压低声音说道:“我们还要去哪?天快亮了,我们除了逃出斯大林格勒,还要确保自己安全,并不是说逃到城外就完全无事了。”

托比亚斯嘴上说着突围,但仍然松开她的手,表示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弗里达,如果她打算让她们全部死在地狱,那么她们不会有任何怨言。

“保罗·约瑟夫·托比亚斯。”弗里达突然念起了他的全名,“如果说我们这么做了,所有人都死在这里怎么办?”

“那我们会跟随你一起下地狱。”托比亚斯眼神坚定,看起来真的有这个打算。

“那好吧,士兵。”弗里达走到众人的排头,下达了杀掉这群苏军然后冲出斯大林格勒的命令。

士兵们执行了她的命令,像一阵风般的冲过去,尽量在不发出太大声音的情况下解决掉这些挡路者。

小队的士气虽然低落,但杀起俄国人来并不见得手软,她们用枪托、用刺刀,总之各种不会发出太大声音的武器都被她们用上了。

幸运女神是眷顾她们的。

苏军在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被消灭了,小队出了斯大林格勒,但城外仍然有苏军。

仅有十几人的小队是不可能解决得了这些苏军的,她们仅有轻武器,杀出一条血路的可能性很小。

弗里达刚刚升起来的勇气在看到这群挡路的苏军后被轻而易举的击碎了。

一秒钟不到,她又让小队成了躲避的老鼠,四处寻找出路。

直到此时,她们仍然抱着这样的想法——苏军的防御是绝对有漏洞的。

她们把城外的苏军阵地都看了一遍,结果发现——没有防御的地方并不存在。

一帮人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托比亚斯提出一个主意——换上俄国人的衣服出去。

她们返回了刚才杀死俄国人的地方,数了数地上的尸体,并不能做到每个人都有一套。

“看来不能做到所有人出城了,必须要有一部分人留下来。”有人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都是那么渴望出城,但现实并不会让她们如愿,必须要有一部分人留下来。

几个罗马尼亚人看着安格琳娜营的士兵,而安格琳娜营的士兵也同样看着她们。

良久,属于罗马尼亚一方的达里安打破宁静开口道:“你们走吧。”

弗里达愣住了,达里安则继续说:“现在天还没亮,我想我们还是有机会逃出去的。”

达里安这么劝说弗里达她们,而那些罗马尼亚士兵也是出奇的“毫无怨言”。

托比亚斯替弗里达做了决定,握住达里安的手,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只是简短地一句“谢谢”。

安格琳娜营的一众换上苏军的衣服,没有跟达里安她们客气太多,只是学着托比亚斯那样道了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