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遥不可及的天堂、近在咫尺的地狱——斯大林格勒
上午9时45分,格尔康刚走出师部指挥所,一发来自苏军的炮弹就飞了过来。
炮弹直接砸在了格尔康左侧六米的位置,飞溅的弹片没有击中他,但他还是下意识的卧倒。
“格尔康将军!”格里安的声音传来,抬头一看,那家伙直接两步并做一步的来到将军面前,把他扶了起来。
“格尔康将军,这里很危险,您也看到了,俄国人的炮弹已经飞到指挥部了,他们马上就会过来。”格里安扶着格尔康,看看他的脚、手和身体,发现没有受伤后,她才松开了手。
“他们(苏军)离我们还有多远?”
“一英里多一点。”
“那不是大问题,我仍然拒绝离开。”
“将军!请您听我的吧,已经有一发炮弹飞过来了,俄国人没有继续往这里开炮,那么说明他们还没发现这个指挥部,一旦他们发现了我们,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一阵轰炸。”
格里安恳求格尔康后撤,哪怕是转移一下据点也好,但是这仍然不被采纳。
“你还知道安格琳娜营吗?”
“我知道,但是她们现在是溃军。”
“我总是相信她们可以力挽狂澜,即便不行,我也相信安格琳娜营后方的德军部队。”
“您何必这么固执呢?将军,这里不是勒热夫,不是瑟乔夫卡,安格琳娜也不是那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步兵营,她们已经名存实亡了,被打成了溃军,剩下为数不多的士兵的命运要么是被包围后歼灭,要么是成为俘虏,要么就是用仅存的子弹自杀!”格里安反驳道。
“这就是我之前经常批评你一点,你太悲观了,另外哪怕除去安格琳娜营,她们后边也有半个步兵团在抵抗,这些足够阻挡苏军了,除非是他们能长翅膀飞过来。”
“您……您……”格里安好一会说不出话,直愣愣的盯着格尔康,最后叹了口气,回道:“作为军人,我服从命令,哪怕是跟着船一起沉入海底。”
……
距离指挥部不足两英里远的街道,德军在此处的抵抗已经变得十分微弱了,枪声越来越小,在那些德军士兵被包围后,她们就会拔出先前汉娜给她们分发的手枪自杀。
不过,也有部分来不及自杀的,她们往往是枪还未拔出来就被苏军抢先一步射杀,或者是刚拔出枪就被好些个冲来的大兵按住。
现在别说什么重建安格琳娜营了,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连这个步兵营所在的步兵师都要被全歼。
此刻,弗里达一行人正躲在巷子里,跟那些逐渐冒出来的苏军玩起了躲猫猫。
一旦苏军出现,能躲过的她们就尽量躲过去,躲不过的就加紧跑,实在跑不掉的话就殊死一搏。
凭借着这样的想法和弗里达的指挥,大部分人都活到了第二天,她们看着太阳那原本代表着光明和希望的渐渐升起,不过心底却没有一丝波澜。
天亮了,她们的躲藏将变得困难,原本在晚上利用复杂地形和视野受阻这两点她们可能很快甩掉苏军,但白天可无法与黑夜相比。
小队里开始渐渐出现了负面的声音,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那些罗马尼亚士兵的,她们在那用大多数人都听不懂的罗马尼亚语说着什么。
“托比亚斯,她们在说什么?”艾米莉亚转过头看着那几个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的士兵,之后又把目光看向托比亚斯。
“遥不可及的天堂、近在咫尺的地狱。”托比亚斯回答道。
“一段颇有深意的对话,但是我现在并不想花时间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她们到底想说什么?”艾米莉亚指向那几个罗马尼亚士兵,她们的声音已经小了不少,但依旧没有闭上嘴。
“我们活不了,因为这里是随处可见的苏军。侵略者不会有个好下场,因为我们入侵了他们的家园,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后边的那一段不用念了,我只需要理解前一段就行,看来那几个罗马尼亚人跟格里安一样悲观。”
艾米莉亚转过头,不再理会这些罗马尼亚人的叽叽喳喳,毕竟她不可能强行没收她们的声带,也不可能强行让她们闭嘴。
继续往前走,她们又碰到了一队苏军,那是由一辆坦克、20名步兵组成的小队。
放在以往,她们肯定就开枪了,之前比这规模大上不少的队伍她们都消灭过,这个就更不足为惧了。
但是现在,她们缺枪少粮,在防线未崩溃前她们还尚且可以获得一些来自天上和指挥部的补给,而现在她们只能狼狈的东躲西藏,哪怕是遇到一两个苏军都不敢轻易动手。
“绕开、绕开。”弗里达按住艾米莉亚快要放到扳机上的手,轻轻拽了一下她的手臂,示意她别开枪。
“白天暴露的可能性要比晚上大的多,我们现在不开枪,等俄国人反应过来就是我们的死期了。”艾米莉亚又把手伸向扳机,弗里达再次伸出手,用力的抓住她的手腕,无论艾米莉亚如何使劲都挣脱不了。
“列兵,你是打算违抗命令吗?我叫你别开枪。”弗里达的声音不是很大,但艾米莉亚还是自觉的将手离开扳机,说了句:“长官,我服从命令。”
“好,这样就够了。”弗里达松开手,同时组织几人抓紧离开。
达里安,那个临时加入进这个小队的罗马尼亚少尉是最后走的,她盯着那20个渐行渐远的苏军过了很久,直到前头的同伴用脚踢了她一下才反应过来。
她跟着前头的士兵慢慢往安全的地方挪,中途没遇到什么突发事件。
弗里达作为这里的长官,领着众人一直往地形复杂的方向走,这样即使真的被苏军发现,只要不是他们把街道炸了,那么就完全有可能逃脱。
仅仅是为了躲避那二十多名苏军她们就花了半个小时,还不等气喘吁吁的她们喘口气,在周围就又陆陆续续的冒出其他苏军士兵,逼得她们只能继续跑。
这种狼狈的逃跑从上午一直到了下午,弗里达一直坚持避而远之的方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么久的时间里,她们没有出现一个伤亡。
这突然的、某种意义上的意义让众人得意洋洋,而她们接下来就该考虑是返回德军仍控制的斯大林格勒地区还是选择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