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张扬同学,”

刘院长提问,“如何确保活动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

张扬抽出《活动设计双轨制》表单:

“每条活动线都有‘学术顾问 + 创意总监’双负责人。金融知识点由培训中心老师审核,场景设计交给广告专业的同学主导。所有活动结束后,会通过‘趣味值’‘干货值’双维度问卷收集反馈,低于 70 分的项目立即启动迭代。”

闻哲的钢笔在 “跨界融合” 一词上停顿,加注了:有银行人的脑子。

上午第一个回答闻哲提问的陈默上台时,轻按西装内袋,说:

“生活委员的价值,在于让‘便利’生长在细节里。”

他展示再生纸制作的《班级生活指南》,背面印着培训中心楼层导览图,

“我们会在教室后门设置‘共享物资角’:有充电器、润喉糖、便签纸,还有根据天气预报准备的伞具和暖贴;每周收集‘时空胶囊’纸条,同学可写下‘今天想感谢的人’或‘明天想实现的小愿望’,由生活委员随机匹配‘心愿天使’;每月制作‘温度报告’,记录教室空调温度、食堂菜品好评率、热水供应准时率 ——”

“陈默同学,”

闻哲笑道:

“如何让‘细节服务’持续走心?”

陈默推了推眼镜,说:

“建立‘需求沙漏’机制:紧急需求如设备故障,30 分钟内响应;常规需求如物资补充,24 小时内解决;长期需求如课程时间调整,纳入‘班级发展备忘录’跟踪。这是首周‘微改善’清单:在电梯间增设镜子方便整理着装,在卫生间放置手机支架,在自习室划分‘静音区’与‘讨论区’。”

闻哲的笔尖在 “感知力”,又加注道:该生长于事物性工作安排、执行。

李雪走上讲台时,民族刺绣裙摆轻扫台阶。

闻哲看了看她名字后的那行简历,是来自花桥县苗族自治乡政府办。

“我竞选的是宣传委员。宣传委员的镜头,应该记录‘生长的力量’。”

她点开《班级时光轴》短视频,首帧是开班仪式上学员们略显拘谨的面孔,

“我们计划制作‘108 个瞬间’系列短片:每天捕捉 3 个动人场景 —— 可能是小组讨论时的思维碰撞,可能是课间帮同学捡起掉落的笔记,可能是食堂里分享家乡特产的笑容。每周五的‘光影茶会’,邀请拍摄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年末制作成《成长纪念册》——”“李雪同学,”

邱虹微笑提问:

“如何让镜头语言更具感染力?”

李雪展开《视觉叙事手册》:

“开展‘手机摄影工作坊’,邀请传媒学院老师授课;设置‘主题拍摄周’,如‘色彩中的金融’‘手势里的沟通’,用限定视角激发创造力;建立‘素材银行’,同学可上传原创照片 / 视频,采用‘贡献值’兑换洗印服务。首期拍摄计划聚焦‘早间课堂’,记录每个人从困倦到专注的蜕变瞬间。”

闻哲在 “情感联结” ,加注:长于组织活动。

当周薇抱着红色封面的《班级治理公约》走上讲台时,全场静得能听见投影风扇的轻响。

她将三折页方案展开,红、黄、蓝三色区块如交通信号灯般醒目:

“我提议在学习期间,设立‘班级督察员’岗位,职责是让‘规则’成为成长的护航者,而非束缚的枷锁。”

她抽出《提案生命周期管理表》,

“所有提案必须经过‘民意征集(3 天)— 可行性论证(2 天)— 风险评估(1 天)’三阶段审核,实施过程中每两周公示‘进度热力图’,用绿 / 黄 / 红三色标注执行状态。当某项提案支持率低于 40 时,自动启动‘暂缓机制’,组织‘正反方辩论会’再做决议 ——”

“周薇同学,” 闻哲身体前倾:

“如何避免规则僵化?”

周薇翻开《弹性机制附录》,页面间夹着多版修订稿:

“设置‘创新试验田’板块,允许班委用‘沙盒模式’测试新想法,例如张扬同学的剧本杀活动可先在小范围试点;每月第一个周一为‘规则开放日’,任何同学可提交‘公约修正案’,集齐 10 人联署即启动审议流程。这是我设计的‘意见直通车’卡片,采用无碳复写技术,学员意见会同时送达班委、督导组和培训中心。”闻哲的钢笔在 “刚柔并济” 一词上重重顿下,笔记本批注更新为:规则构建者,需观察其倾听灰度的能力。

在台上的评委看来,周薇的提议别出心裁,却也有故意卖弄的嫌疑。不过也不奇怪,台上有闻哲副市长,有邱虹巡视员,他们要是发力,改变一个小小的办事员的命运并不难。

竞选演说结束时,窗外已缀满星辰。

闻哲自己的笔记本,上面有林远、苏晴、张扬、李雪、周薇、陈默几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