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是。”

曹玉国又说:

“这五十五位同志,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办公室丁主任说说。”

丁梅说:

“这五十五个人,递交买断工龄申请的有十一人、递交内退申请的三人,请事假、病假的一共有十五人,至今没有任何报任何手续而未打卡上班的有六人,其余的二十人正常上班。”

曹玉国接过丁主任递给的分类名单,一看头就大了。

他关注的首当其冲的是节承义,见名单上节承义是递交了辞职报告,今天就没有来上班了。

他知道,要处理别的人,不把节承义的事摆平,别人也不能服气。自己现在的情况,很难用权威去压别人了。

他阴沉着脸,说:

“这三十五个人都没有来上班!丁主任,你马上安排人,以总行的名义,一个一个给他们发信息,要求他们明天立即打卡上班,否则按旷工论处!”

“好!”

这时,刘中驿已经把代理人员名单拟订出来,在会上念了一遍,就通过了。

曹玉国又把晚上中层干部大会的事安排了一下,就宣布散会了。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即拨打了节承义的手机。

“承义呀,你怎么没有来上班?现在干什么呢?”

“理事长好,我辞职了,哈哈,也向您学习,不干了!我现在在外面同朋友玩哩。领导,有什么指示?”

“承义,先回来上班,你虽然辞职了,但还没有批准哩。”

“哈哈,算了吧,谁交了辞职报告还要上班?我不去。”

“承义,你听我说,今天闻市长主持了工作领导小组会,对你们参加罢考的人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和要求,……”

他把会议的精神简要说了说,自然是要突出闻哲作为“独裁者”、“暴君”的反面形象。

节承义只是轻蔑的笑了笑,说:

“老子都辞职,还怕特马的他什么‘文’市长、‘武’市长?在我眼里,他闻哲算个鸡巴卵蛋!不理他,看他折腾个卵劲。”

节承义的态度是曹玉国希望看到的,但行为却不是。他是希望节承义回来,闹一场才好哩。

不过,曹玉国知道,节承义其实多有“暴发户”味道,并不是真正的“官二代”。节承义的父亲只是个低层的小市民,无官无职。只是后他伯父节存道发达后,才大大拉动了一大家人的“刚需”。

节承义不像真正的“官二代”,由于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接人待物是非常有分寸、非常守规矩的。哪怕再干什么惊世骇俗、违法乱纪的事,但明面的上礼数该有的都有,并不会狂妄到无知的境地。

节承义不同,由于伯父的关系而社会地位“暴涨”,底层的见识和认知,都与突然得到的高社会地位不匹配,就自然“定格”在狂妄自大上了。

他从一个末流都算不上的学校出来,如果一般人家的孩子,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可是他凭伯父的一个电话,就进入农商行,直接到总行信贷处上班。而且用了不到十年时间,与两年一个台阶,已经被提拔到总行行长助理、总行营业部总经理的核心岗位上。这是一般银行员工一辈子也企及不到的位置。

这种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让节承义对伯父、或者说是对权力,有着宗教般的崇拜和迷恋。在平日,说话也是言出必“我大伯”如何、如何,仿佛自己就是省财政厅厅长的代言人。

节承义挂了曹玉国的手机,他正在坐庄,看看自己面前的十三张麻将牌,骂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