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卖惨

那个死变态知道了小姑娘的一切,当然是投其所好!

所以勾搭的小姑娘连大学都放弃了!

她还整天在夏家人面前夸柳雪多么多么的好。

因为母女俩都特能装,夏家人丝毫没发现。

夏家老大儿子的死,也有保姆的手笔。

夏雨柔垂下眼睑,这种不知好歹,意志力不坚强的人,就不该留下。

在夏雨柔思绪漂浮间,保姆端了几杯冲泡好的麦乳精,放到了桌子上。

一脸和善的对着兄妹二人道:“快别哭了,喝点麦乳精甜甜嘴,一会中饭就好了。”

“今天老爷子为了给你们接风洗尘,让我买了不少好东西呢!”

她眼中还暗暗带着些许的得意。

她连孩子的长相都没有仔细打量就从他们的穿着上看出过的不如意。

心想:在那鸟都不拉屎的边境,能有啥好东西?

估计连什么叫麦乳精都不知道。

她在那里暗自腹诽,在老爷子怀中的小家伙听到有喝的小眼珠子滴溜滴溜的转。

主要是嗓子太干了,很渴!

看的老爷子好气又好笑。

爱怜的摸着小家伙的脑袋,“是不是你爸妈平常克扣了你们的吃食。”

夏振轩听到老父亲贬低自已的话语,怒目而视。

他哪只眼睛看见自已亏待了孩子们。

眼睛长在鼻孔上留着干嘛的,他家几孩子长的有多好,难道看不见吗?

小家伙刚想开口把他家平时吃的好东西都给说出来,就被夏雨柔抢先了一步。

“呜呜呜,爷爷,爸爸说咱们能不饿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现在全国各地很多人都在饿着肚子呢!

哪有多余的钱财,买什么麦乳精,我长这么大都没喝过,真的很好喝吗?”

她一脸渴望的看着面前的麦乳精。

红红的舌尖舔了舔唇瓣!

一副很想喝的样子。

看的老爷子心酸不已。

他有些恼怒的瞪向自家的儿子。

“你们过的这么拮据,为什么不写信告知家里。

就算再苦再难也不能苦了孩子,你这个父亲是怎么当的?”

夏振轩就好冤。

老爷子继续输出,“你看看他们的衣服都穿了多少年了,那是布丁摞补丁,连袖子都短了一截。

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出息了呀!

真丢我们男人的脸,连媳妇孩这都养不起。”

夏振轩是莫名其妙,首先是闺女哭穷,再然后就是被老父亲指着鼻子骂他的无能。

他到底是招谁惹谁了,怎么祸从天降!

夏雨柔努力的憋着不让自已笑出声。

这年代越穷越光荣,何况还有这么一个心思不正的人在家里虎视眈眈,循着错处抓他们的小辫子。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保姆冲的麦乳精喝了起来。

一口下肚,眼神微亮,“哇,麦乳精真好喝。”

她端着麦乳精稳步的走到顾媛跟前。

“妈妈,你也尝尝!”

“早知道京都这么好,咱们应该早些回来。”

她一脸的遗憾!

然后又端起桌上的另一杯,“弟弟弟弟,你们也赶紧喝。”

她把两杯麦乳精各自放到了两小家伙的手中,眼中那是恋恋不舍。

看的老爷子好一阵心酸!

“老婆子,下午你带孩子们去买两身衣服,然后给他们买一些奶粉和麦乳精回来给孩子们好好补补!”

他真是该死,天天可怜这人怜悯那人,自已家的几个宝贝孙子孙女却过的那么惨!

无意间眼神飘到家里的保姆身上。

正好瞧见了她那不屑的眼神。

老爷子心头一梗!

好啊,好的很。

夏雨柔当然把他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心中却乐开了花。

失望攒多了,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夏老太太也是关心则乱!

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自家孙女那恋恋不舍的眼神。

“买,还要多多的买,每人各买一罐。”

她也没想到自家的孩子会过的这么艰难。

听的刘玲心中都在滴血,每人买一罐,这得花多少钱呀?

有那些钱还不如省下来买些高价粮贴补给自家呢!

一想到现在的供应粮大多都是粗粮,那米糠拉嗓子的很,根本就不是人吃的,给鸡鸡都不吃。

因此狠狠的瞪了一眼这个抢他们粮食吃的夏雨柔。

夏雨柔本来就不是一个好拿捏的性子。

“老太太,你哪位?你瞪我是因为我们回来占了你的利益吗?”

所有人的眼光全部刷刷的落到了刘玲的身上。

她那还没来得及收起的眼神被大家看了个正着。

刘玲心一下就慌了!

赶紧解释,“首长,我没有,是这孩子误会了。”

老爷子的脸阴沉的可怕!

他们家的事情何时要一个保姆计较了?

“好了,你去做饭吧!”

他垂下眼眸,眼神晦暗不明。

老太太盯着刘玲的背影若有所思。

这个刘玲来自已家里好几年了,当时老头子受了伤,上面领导直接给家里安排了保姆照顾夫妻俩的饮食起居。

事后缓过手来的时候,她是想把人退回去的。

谁知这个刘玲跑到她面前哀求,说自已以后会少吃多干,看在她是烈士遗孀的份上,就留下她吧!

她一时心软就答应了,这些年也把她当做家人处着。

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她留下一份。

就连这荒年里,自已家买的高价粮也会分一些给他们。

看来他们的心善养大了某些人的胃口。

夏正轩的眼神冷的可怕,布满了乌云密布!

把这样一个心思不纯的定时炸弹留在家里很容易会出事的。

之前还不理解闺女的这波操作,现在总算是知道了她的用意。

她家女儿的敏锐度一向都是最灵敏的。

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所以才会装穷。

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是闺女出门前故意让他们穿的。

说什么出门在外要低调行事,越穷越好!

老太太把话引回到了正题。

“你这孩子手里困难,怎么不告知我们一声,我们就算省也得给你省点钱票出来。”

厨房里的刘琴,支棱着耳朵偷听。

一听老太太还要填补这一家穷鬼心就慌。

贴补给了他们自已家怎么办?

现在黑市一斤细粮卖到两三块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