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京唐 作品
第474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要不什么呢?”康熙笑问,目光中满是鼓励:“除了朕的玉玺,其余的都凭咱们小公主喜欢。”
嘶~
小公主没怎么着,她阿玛跟叔伯们齐齐倒抽了口冷气。
四阿哥甚至还怀疑自家阿玛在钓鱼执法,故意诓骗他家小公主呢。
频频给小家伙眼神示意,生怕她真借高上梯子,甚至当场把小爪子伸到立储的大问题上去。
然而小公主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特别响脆地回答:“要不咱来点精神范畴的吧?也别赏银也别赐些福福至少十年八年才能用上的贵重首饰。”
“唔,您就再帮福福建个女子技能义学分学吧!让更多女子能有一技之长,有安身立命的手段。”
“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女婴刚生下来就被摁在尿桶里。也不会有许许多多少女,还是半大孩子呢,就被或典或卖……”
说到这儿的时候,小家伙小脸皱成一团。
让康熙对相关事情立法的提议到嘴边滚了好几滚,也终于没有说出来。
[比起什么出台法令,严厉制止的,还得是让她们有自己的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有钱才能有尊严。长期而又稳定的经济来源,才能给她们对一切不公平说不的勇气。]
[不然相关法律再如何完备,也无济于事。]
小公主的请求都已经让康熙难以抗拒了,更何况他还清晰地听到了她这满腔悲悯与担忧呢?
“好好好,建建建!只要咱们小公主高兴,别说一处,就是十处,皇玛法也眉头都不皱一下的给你安排上。”
还有这好事儿?
乌那希赶紧挣扎着下了地,乖乖巧巧给康熙行礼:“如此,孙女就替许许多多想学一技之长却苦于无门路的姑娘们谢谢皇玛法了。”
“相信有您这十处女子技能义学在,必然会惠及更多女子。说不定还能以点带面,让女子技能义学遍地开花呢。”
到时候,不但男子能为大清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许许多多的优秀女子也会成为推动大清进步的不可或缺力量。
有技能傍身,能为家庭带来丰厚利益。
腰杆子自然而然硬起来,家庭地位必然提升。而千千万万个家就组成一个国,天下女子皆如此,整个大清的女子地位不就自然而然提升上来了?
乌那希捂嘴笑,目光中满是憧憬与怀念。
憧憬大清未来的辉煌,也怀念记忆中那个已醒的睡狮,那个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伟大故国。
哈哈哈。
康熙大乐:“你阿玛整日冷着张脸,沉默寡言的。你这个动不动就捋杆爬的小猴子,到底是像了谁呀?”
乌那希笑嘻嘻拉住他胳膊:“像皇玛法呗!”
“您聪明绝顶,小小年纪就能出其不意制服权臣,顺利掌控皇权。武功还很超群,简直大清第一巴图鲁。孙女就是像了您几分,才这么聪明伶俐的~”
吔~
小家伙为了拍龙屁也是竭尽全力,什么样的假话都敢说啊!
然而,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就算小公主这话再怎么假假的,虚到让她阿玛以手捂脸,叔伯们无语望天。
架不住康熙深以为然啊!
直接被薅走了十所女子技能义学的大羊毛,还老怀大慰说孩子聪明,确实有几分像他呢。
啊这……
好吧,这个膨胀到要飞起的自信确实如出一辙。
当然,诸皇子心里再怎么腹诽,面上也都是一片夸赞。都说皇阿玛会养孩子,才把小家伙教得那么精灵剔透,人见人爱。
还小小年纪,就已经为国为家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不过这一点,小公主是坚决不肯居功的。
她只会对黄履庄、戴梓跟一众研发人员夸了又夸。
“真的真的,福福只是一些天马行空的小想法。排除万难,帮福福把这想法优化完善再实际生产出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更该被好生优待。”
高官厚禄加崇高社会地位,物质跟精神的双重满足。
就不信留不下老人才,吸引不了更多新人才!
小公主握拳,郑重其事地对康熙说:“黄先生和戴先生都很好,在他们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相关人才涌现。”
“孙女儿觉得咱们该做的是重视,重视,再重视。培养,培养,认真培养。两位先生再好,也终究岁月催人老,培养接班人很重要。而且……”
小公主皱着小眉头,特别语重心长的样子:“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呐~”
这要是几年前,谁跑到康熙面前来告诉他一定一定要重视那些奇技淫巧,大力发展相关人才。
康熙当场老嘴就能抹上鹤顶红,把对方狠批一顿,再让他回去多读一些圣贤书。
咳咳。
就像对历史上的黄履庄一样。
可现在?
他不但疯狂点头,还把说出这番建言的小公主抱在怀里夸奖不休:“好好好,咱们小公主的金玉良言皇玛法都记在心里了,一定一定认真执行。”
“用不断的发展开拓与研究,让咱们大清始终保持在这方面的遥遥领先,谁都追不上!”
好好好。
乌那希小鸡啄米式点头:“有阿玛跟几位叔伯作证,皇玛法您可不许赖皮哟~”
都已经见识过轮船跟神勇无敌大将军战车之威的康熙哪会赖皮?
他都恨不得掏干私库支持相关研究了。
但不得不说,这玩意儿真是一个烧钱事儿。
哪怕有小家伙时不时画龙点睛,帮着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弯路,这相关花费也依然是一个又一个的天文数字。
好在老九争气,在圈钱这方面颇有几分天赋。
倭子国那边金银矿储量也足够丰富。
不然就这么四处征战、不停修路与开发关外等等,朝廷早就捉襟见肘。就算明知道这些研究有多重要,也得略微缓缓了
最起码分出个主次来,别这么齐头并进的,一起养好几个吞金巨兽。
想到这里,康熙就不由看向九阿哥,主动提及之前曾经讨论过的事情:“那个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很耽搁咱们财路?”
嘶~
小公主没怎么着,她阿玛跟叔伯们齐齐倒抽了口冷气。
四阿哥甚至还怀疑自家阿玛在钓鱼执法,故意诓骗他家小公主呢。
频频给小家伙眼神示意,生怕她真借高上梯子,甚至当场把小爪子伸到立储的大问题上去。
然而小公主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特别响脆地回答:“要不咱来点精神范畴的吧?也别赏银也别赐些福福至少十年八年才能用上的贵重首饰。”
“唔,您就再帮福福建个女子技能义学分学吧!让更多女子能有一技之长,有安身立命的手段。”
“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女婴刚生下来就被摁在尿桶里。也不会有许许多多少女,还是半大孩子呢,就被或典或卖……”
说到这儿的时候,小家伙小脸皱成一团。
让康熙对相关事情立法的提议到嘴边滚了好几滚,也终于没有说出来。
[比起什么出台法令,严厉制止的,还得是让她们有自己的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有钱才能有尊严。长期而又稳定的经济来源,才能给她们对一切不公平说不的勇气。]
[不然相关法律再如何完备,也无济于事。]
小公主的请求都已经让康熙难以抗拒了,更何况他还清晰地听到了她这满腔悲悯与担忧呢?
“好好好,建建建!只要咱们小公主高兴,别说一处,就是十处,皇玛法也眉头都不皱一下的给你安排上。”
还有这好事儿?
乌那希赶紧挣扎着下了地,乖乖巧巧给康熙行礼:“如此,孙女就替许许多多想学一技之长却苦于无门路的姑娘们谢谢皇玛法了。”
“相信有您这十处女子技能义学在,必然会惠及更多女子。说不定还能以点带面,让女子技能义学遍地开花呢。”
到时候,不但男子能为大清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许许多多的优秀女子也会成为推动大清进步的不可或缺力量。
有技能傍身,能为家庭带来丰厚利益。
腰杆子自然而然硬起来,家庭地位必然提升。而千千万万个家就组成一个国,天下女子皆如此,整个大清的女子地位不就自然而然提升上来了?
乌那希捂嘴笑,目光中满是憧憬与怀念。
憧憬大清未来的辉煌,也怀念记忆中那个已醒的睡狮,那个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伟大故国。
哈哈哈。
康熙大乐:“你阿玛整日冷着张脸,沉默寡言的。你这个动不动就捋杆爬的小猴子,到底是像了谁呀?”
乌那希笑嘻嘻拉住他胳膊:“像皇玛法呗!”
“您聪明绝顶,小小年纪就能出其不意制服权臣,顺利掌控皇权。武功还很超群,简直大清第一巴图鲁。孙女就是像了您几分,才这么聪明伶俐的~”
吔~
小家伙为了拍龙屁也是竭尽全力,什么样的假话都敢说啊!
然而,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就算小公主这话再怎么假假的,虚到让她阿玛以手捂脸,叔伯们无语望天。
架不住康熙深以为然啊!
直接被薅走了十所女子技能义学的大羊毛,还老怀大慰说孩子聪明,确实有几分像他呢。
啊这……
好吧,这个膨胀到要飞起的自信确实如出一辙。
当然,诸皇子心里再怎么腹诽,面上也都是一片夸赞。都说皇阿玛会养孩子,才把小家伙教得那么精灵剔透,人见人爱。
还小小年纪,就已经为国为家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不过这一点,小公主是坚决不肯居功的。
她只会对黄履庄、戴梓跟一众研发人员夸了又夸。
“真的真的,福福只是一些天马行空的小想法。排除万难,帮福福把这想法优化完善再实际生产出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更该被好生优待。”
高官厚禄加崇高社会地位,物质跟精神的双重满足。
就不信留不下老人才,吸引不了更多新人才!
小公主握拳,郑重其事地对康熙说:“黄先生和戴先生都很好,在他们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相关人才涌现。”
“孙女儿觉得咱们该做的是重视,重视,再重视。培养,培养,认真培养。两位先生再好,也终究岁月催人老,培养接班人很重要。而且……”
小公主皱着小眉头,特别语重心长的样子:“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呐~”
这要是几年前,谁跑到康熙面前来告诉他一定一定要重视那些奇技淫巧,大力发展相关人才。
康熙当场老嘴就能抹上鹤顶红,把对方狠批一顿,再让他回去多读一些圣贤书。
咳咳。
就像对历史上的黄履庄一样。
可现在?
他不但疯狂点头,还把说出这番建言的小公主抱在怀里夸奖不休:“好好好,咱们小公主的金玉良言皇玛法都记在心里了,一定一定认真执行。”
“用不断的发展开拓与研究,让咱们大清始终保持在这方面的遥遥领先,谁都追不上!”
好好好。
乌那希小鸡啄米式点头:“有阿玛跟几位叔伯作证,皇玛法您可不许赖皮哟~”
都已经见识过轮船跟神勇无敌大将军战车之威的康熙哪会赖皮?
他都恨不得掏干私库支持相关研究了。
但不得不说,这玩意儿真是一个烧钱事儿。
哪怕有小家伙时不时画龙点睛,帮着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弯路,这相关花费也依然是一个又一个的天文数字。
好在老九争气,在圈钱这方面颇有几分天赋。
倭子国那边金银矿储量也足够丰富。
不然就这么四处征战、不停修路与开发关外等等,朝廷早就捉襟见肘。就算明知道这些研究有多重要,也得略微缓缓了
最起码分出个主次来,别这么齐头并进的,一起养好几个吞金巨兽。
想到这里,康熙就不由看向九阿哥,主动提及之前曾经讨论过的事情:“那个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很耽搁咱们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