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吃螃蟹 作品

第213章 朱元璋:咱也想跟老四学学这首《此去半生》!

“这曲不错!”

“这曲还行,稍微有点咱们熟悉的味道。”

“是啊,这戏腔跟平日听的昆曲和弋阳腔有所不同,但细细品来,还是能听,总比秦王他们之前唱的好听多了。”

当众人听到“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朝朝又暮暮朝暮间,却难勾勒你的脸……,半生的遗憾谁来写,唯有过客留人间!”时,跟着摇头晃脑起来。

“只是……,为何老夫听闻此曲好像充满着遗憾,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之意。”

“对对对,‘此去半生太凄凉,花落惹人断肠’这一句仿佛在描写年少时经历了太多挫折与痛苦,老年目睹思情,道不出的悲伤!”

“‘朝朝又暮暮朝暮间,却难勾勒你的脸’下官觉得这句,好像在说人到中年对逝去亲人的无奈与追忆。”

“还有‘半生的遗憾谁来写,唯有过客留人间’这句,似乎在述说一个帝……,一个将军,从拥有一切慢慢变为失去一切,只能像过客一样眼睁睁的看着,却又无能为力。”

“不过……,为何这么哀伤的曲子,燕王为何唱得这般欢快?”

众人不解,只当是本就应该这般唱的。

老朱已经不是当初看到手机壁纸就惊讶得像个土包子的时候了。

他同样下了短视频App。

这曲他当然听过。

不就是大明送葬曲嘛!

不就是朱棣快乐曲嘛!

虽然老四的确唱得非常快乐。

有什么大不了嘛!

成祖?不就是明成祖嘛!

呵呵!

朱元璋招了招手,等吴吉祥靠近后,道:“你去给老二老三还有老四说,今晚这节目不错,咱很喜欢!”

“一会儿散宴后让他们先不走,咱要‘好好’的奖赏他们!”

“一定要把老四给咱看好了,咱还想跟他学学这首《此去半生》!”

朱樉?三兄弟哪里知道已经被老爹给惦记上了。

舞台上的他们早就彻底放飞了起来。

一曲接着一曲,足足唱了两个小时。

直到三人声音都变了,才不得不放慢了节奏。

不过,三人兴致高昂,已经把自己带入天王巨星的角色里面了。

“各位朋友,今天除了让大家能听到咱大明钢枪猛男团的歌喉,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特别的惊喜!”

说着,朱棡拍了拍手。

众人便看道一群侍卫有的怀中抱着四四方方的盒子,有的抱着长筒,走了上去。

这些东西被侍卫整齐的摆放在台上。

朱樉?三兄弟一人拿着一根香,点燃后对着盒子留着的引线点燃。

“啾啾啾!”

大家先是看到那些盒子冒出烟雾,紧接着天空忽然炸现无数璀璨的光芒。

“这是烟花?”

众人抬头望向空中。

那些转瞬即逝的五彩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众人的眼眸。

这是什么烟花?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色彩?

大明有烟花,而且有许多种的烟花。

但是没有一种烟花像今晚看到这烟花,能把不同的颜色融合在一起。

不过众人的惊讶远远还没结束。

当众人看到秦王他们把一个像炮弹的东西放进那长筒,然后一声巨响后,天空犹如夏日繁星点点一样,绚丽多姿,把黑夜点缀得如诗如画。

火树银花!

众人脑海中不知为何会蹦出这个词。

但今晚所见所闻,注定会铭记一辈子。

哪怕往后每年的晚会节目越来越精彩,放的烟花越来越多。

也不及今年秦王三人弄出来的晚会让众人震撼!

……

春节年假一共有五天。

除了几个留守当值的官员以外,其他官员难得有这么多天的休息日。

就连老朱也没在管什么奏章,整日都陪着马皇后,当然偶尔也去后宫坐坐。

毕竟还有那么多妃子,总不可能让她们一年到头都守空房吧。

所以,这几日,老朱腰酸背痛,直感叹岁月不饶人呐!

“爹,老二他们真没事?”

朱标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坤宁宫吃饭。

不光他们几个,那些嫔妃皇宫外的子嗣,都来了。

虽不及宴请朝臣那样人多,也差不多坐了十来桌。

就是,没看到朱樉?三兄弟的身影。

大年三十,老朱把老二他们三人叫进御书房的事,朱标是知道的。

听吴总管说,老二他们被爹收拾了一顿,尤其是老四,被揍得老惨了。

回府都是让侍卫抬着送出宫的。

老朱笑了笑,随意的敷衍了一句:“他们能有什么事?那日我瞧着他们精力旺盛,给他们松了松筋骨而已。”

马皇后闻言,提醒道:“孩子们都当爹了,你别成天打他们,像个什么样?”

老朱瞪着眼睛:“咋的,当爹又怎样?当爹了就不是咱的崽了?他们就算六十岁,做错了,咱也要动手收拾他们。”

马皇后闻言放下筷子,瞟了一眼老朱。

老朱心中一个突突,立马换上一张笑脸:“那啥,妹子,咱不是对你摆脸色,你别往心里去。咱……,是就事论事,就事论事!”

又连忙转移话题:“明日就是今年第一个朝会,明天宣布的东西非常多。标儿你一会儿回去查漏补缺一下,明日要是我遗漏的,你记得补充出来。”

朱标点了点头:“对了,爹,昨日户部把大明境内所有的土地都丈量了出来,比洪武二年的土地多了五成。”

“我看了一下,其中只有一成是百姓新开垦出来的,剩余四成,都是地主商贾豪强……,还有一些官员之前隐匿的。”

现在大明的藩王都还在皇宫。

也就没了什么藩王强占土地的事情。

老朱冷笑一声:“还是黄小子提醒了咱,若去年不重新丈量,怎么可能多出这么多土地出来?”

“这么多土地又可以缴纳多少田税?”

“咱看啊,以后每五年就丈量一次土地,对那些敢隐匿土地的,直接抄家,没收全部土地!”

“今年咱们不是要搞土地合作社模式吗?查抄出来的土地正好拿来实验。”

朱标认同的点了点头。

对于爹的做法他举双手赞成。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这些蛀虫侵吞土地,就是在蚕食朱家的天下。

对于这些人,朱标不会心慈手软。

抄家灭族,那是最直接、最高效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