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吃螃蟹 作品

第206章 这些……,就是你说的年终奖?

卯时一到,皇宫的大门,准时打开。

朝臣鱼贯而入。

当然,像杜仲这样的小官员,只能等着前面的一品、二品,三品这些大官全都进去后,才在太监的带领下,进了皇宫。

杜仲觉得前面的小太监还挺贴心的。

不仅能避免他们在皇宫中乱窜,还贴心跟他们讲解各种注意事项。

在京城,像杜仲这样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多如牛毛。

他们不像能上朝那些官员。

那些人去了奉天殿那边,而他们这些小官员只能被带到旁边的广场上。

“麻烦各位大人排好队,依次领取!”

人群前方传来太监的声音。

杜仲伸长脖子往前瞅了瞅,只看到一顶顶的官帽。

那一品二品官员那边怎么样,杜仲不清楚。

不过他们这边都是六品、从六品、七品、从七品的官员,所以也就没那么多的讲究。

随意的排成两队。

杜仲运气好,排在人群靠前的位子。

大约,排了有半个时辰,杜仲终于听到叫自己的声音了。

“下一个!”

杜仲连忙上前,来到一个案牍前。

登记的官员,连头也没抬一下:“姓名,在哪个部门任职?”

“杜仲,目前在户部担任主事一职。”

等杜仲刚说完,站在旁边的一个小太监就递上一个红白盆,并喊道:“搪瓷囍盆一个!”

盆地不仅有着两朵大花,还写着一个大大的“囍”字。

等杜仲接过盆后,才发现到,这盆是铁做的。

“大人,你先去隔壁桌领东西吧!后面的人还等着领呢!”

就在杜仲疑惑发愣时,那发放东西的小太监出言提醒。

“哦。”

杜仲点了点头,端着搪瓷盆去到隔壁的案牍旁。

这次,没有再登记,发放东西的太监,递上两条蓝色的……布?

只是这布毛绒绒的,软乎得像丝绸一样。

杜仲以为是围巾,结果听到那太监开口道:“杜大人检查一下这两条毛巾有没有破损,有破损咱给你换,如果没破损,麻烦你去下一个桌前,继续领。”

杜仲老脸一红,连忙从脖子上把毛巾给扯了下来,偷偷的看了一眼身后的人群。

还好他们的注意力没怎么在自己身上。

要不,肯定会被其他人嘲笑。

手帕、方巾,杜仲都用过,这毛巾……,干嘛要弄得像围巾那么长。

等他来到下一个案牍前,那等着的太监,便递上两个小盒子,上面写着“舒肤佳”三个字。

杜仲拿到鼻前闻了闻,这纸盒子居然散发着香味。

香胰子?

这东西,杜仲见过,自家娘子,每年都会买上一两块。

只是自家娘子卖的香胰子,没这两块香味重。

旁边还有那么多人等着领东西,杜仲也不好意思现场打开,瞧瞧这香胰子有何不同。

接下来,杜仲领了两只牙刷、两只牙膏,一个超大的搪瓷盅,一双布鞋……,一袋扁扁的大米,两把干面条,一桶黄灿灿的什么外婆香小榨菜油,一块猪肉,一块羊肉。

等他来到最后一个案桌前,双手己经拿不了任何东西了。

“杜大人,按照您官职品级,能领三两银子的年终奖。”

说着,那太监从抽屉里掏出三张宝钞递了过来。

看着宝钞,杜仲眉头微皱,不露声色的接了过来,然后揣进怀中。

这宝钞上面虽然写着“值钱一贯”西个字。

但,拿出去用,根本就没人认。

商贾对宝钞非常抵触,宁愿价格便宜一点,也不想收宝钞。

杜仲想要把宝钞换做银子,三贯宝钞,最多能换到一两五百文。

不过……,宝钞就宝钞吧,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这么多东西,杜仲根本就不可能一个人仅凭双手拿着回家。

好在,他虽然只是六品官员,根据朝廷规定,他上下职可以乘坐马车。

并且养马的费用,马夫的月钱,朝廷都会提供补贴。

把东西放进马车,杜仲看了一眼皇宫门口,陆陆续续出来的官员,爬上马车,给马夫说了一句回府,放下车帘,便不再关注外面的事。

……

杜仲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灶房冒着炊烟。

“娘,夫人。”

杜仲让马夫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后,对着灶房喊了一声。

一老一中年,两个妇女从灶房走了出来。

“老爷,这么早就回来了?”

那中年妇女,用围腰擦了擦手,走了过来。

“这些……,就是你说的年终奖?”

杜仲点了点头:“这些都是陛下赏赐的东西,你把那块羊肉打整一下,咱们今天弄顿羊肉泡馍吃。”

中年妇女一眼就看到两块肉,回头说道:“吃什么吃,明日三儿就散学了,等三儿回家再吃。”

“这是

?”

中年妇女拿着两个小盒子闻了闻,一脸惊喜道:“娘,你快过来,这胰子好香,像花儿一样的味道。”

“这米怎么是扁的?这是干面条?”

“这布鞋,好厚,穿在脚上一定暖和,给三儿留着。”

“这油黄灿灿的,一看就好吃!”

杜仲看了一眼喋喋不休的妻子,从怀中掏出宝钞递给她:“这里还有三贯宝钞,你明日拿去换成银子铜钱留着明年用。”

中年妇女接过后,看了看,道:“留着明年干嘛,这钱真好给一家老小缝制一身新衣裳。”

“老爷你是没看见,隔壁,那张夫人,昨日买了一件新衣裳,今日就穿到我面前炫耀。老爷你官职比她相公官职还高一阶,我怎么可能让那张夫人给比下去?”

中年妇女不依不饶道:“明日我也要穿着新衣裳,在她面前炫耀!”

杜仲无奈的揉了揉额头:“钱给你了,随便你怎么使,我回房看书去了。”

中年妇女此时眼中哪里还有自己的夫君,恨不得现在就上街去,把自己之前看中那件鹅黄刺绣对襟褙子买回家!

……

(对不起各位,由于数据不好,最近一首不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也差强人意,请大家多多包涵。小作者尽量调整心态,争取写出更好的内容,不叫各位读者大大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