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见不一

听着迟封的话,洛云镞眉头微扬,经常听户部说国库空虚,没有粮草没有银子,他都要忘了,陛下抄了几个大臣的家。

他也跟着咧嘴笑了笑,摇头道:“倒是忘了这茬,那你这回不用怕粮草了。”

迟封跟着摇头,“未必,就算抄了几家大臣,但户部那边未必肯松口。”

国库空虚不过就是个借口,他们就是不想放开国库,把粮草给他们去打仗。

要不是火烧眉毛,不得不打仗,他们铁定不会拿出粮草来。

但不管怎么说,有陛下再前面顶着,他不怕拿不到粮草。

朝堂之上,韩逸坐在龙椅上,听着他们对此次边关小国进犯一事的探讨。

“臣认为他们只是试探,并不会真的进攻。”

“试探?要是我们不抵抗的话,就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好欺负,从而贪得无厌,更加肆无忌惮。”

“迟将军此言差矣,他们小国哪有能力跟我国抗衡。”

“呵,谁还不是从小国起来的,唐大人,你越是瞧不起小国,他们越是能快速崛起,等到时候再去防范就来不及了。”

“可是,我们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见的其他文臣都说不过迟封,户部官员站了起来,企图用国库空虚搪塞过去。

迟封早就想到他们会这个借口来搪塞他,他冷冷一笑,面无表情看着户部官员冷声道。

“国库空虚?本将怎么记得前不久刚抄了几个大臣的家,从他们家中搜出不计其数的的金银财宝。”

“抄了那么多家,国库还是空虚,敢问几位大臣,可是你们贪墨了?”

迟封丝毫不在乎他们怎么想,大大咧咧把他们最害怕提及的事大声说出。

韩逸在龙椅上,偷偷给迟封竖起大拇指。

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后,发现作为一个帝王,有太多的事不能做,太多的话不能说。

稍有不慎,就会被百官抓住把柄,从而谏言。

想到他们在奏折上禀告的事,韩逸就觉得无语且无奈。

谁家好人天天监视着帝王的一举一动?还将其记录的下来,把不规范的地方提出来,提醒他要注意?

“你!你血口喷人!国库本就空虚,抄家得来的银钱除了充入国库外,还分拨了一部分补贴受害的百姓,欧酷如何能充盈?”

户部官员险些被迟封的话气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说这话来!

这是污蔑啊!纯纯的污蔑!

“呵,那些银钱到底去往何处,国库到底是不是真的空虚,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迟封态度强硬,一口咬定,国库空虚,肯定是他们在背后作了什么手脚!

“你!还请陛下明鉴啊,臣从未贪过朝廷一枚铜板,国库空虚。那是因为前几年一直在打仗,后有天灾,都分拨到各地方百姓手上以及建设国家,臣真没有贪过朝廷一枚铜板!”

那大臣急了,跪在朝堂上,对着韩逸猛猛叩头。

费启忧看到这一幕,很是高兴,他就喜欢看这种场景,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晋国是什么情况。

韩逸听完他的话,勾唇笑了,“既然国库空虚,没有粮草银钱,那多抄几家不就有银子了吗。”

他邪笑看着朝臣们,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

气氛有那一瞬间凝固,朝臣们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胆小的已经被吓得脸色发白,膝盖一软,险些跪了下去。

“嗯?怎么不说话了?是对孤的提议有疑问?”韩逸见他们没说话,勾着唇角挑眉问。

林大人低头,偷偷扫了眼开口拒绝迟封的大臣,在心里把那个人骂了一顿。

你说吧,抄了那么多家大臣,就算国库空虚能空虚到哪里去呢。

现在把陛下惹怒了,把剩下的朝臣都查一遍,届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

你说,陛下随便杀一个就算了,他们还能说些什么。

可人家随便杀一个大臣,都是有问题的大臣,这让他们怎么说?

夸陛下杀的好?那大臣死有余辜?

林大人想到这里就觉得头疼,悄悄瞥了眼站在前面的费启忧。

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

韩逸抬眸看向费启忧似笑非笑的开口道:“丞相,你说孤这个提议好不好?”

被点名的费启忧眉头一跳,干笑了几声说:“臣觉得陛下这个提议非常好,既揪出了蛀虫,还能造福一方百姓。”

用抄家的银钱去打仗,赶走前来兹事的小国,怎么不算是造福一方百姓呢。

知道费启忧那张嘴很会说,却不知他这么会说。

韩逸好像有些明白为何曲桓会对他另眼相看,对他言听计从的了。

瞧瞧,那些个大臣,在遇到这种事,不是劝他放弃,就是沉默。

哪像人家费启忧,上来就是赞同,直接把情绪价值给满。

听到费启忧的话,大臣们抬头看了他一眼,眼里都带着不敢置信,似乎不敢想这是他说出的话。

费启忧没有把他们的反应放到心上,而是继续看着韩逸说:“臣认为边关小国多次进犯,实在挑衅我们晋国,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想知道我们能承受到什么程度,好再次出击。”

迟封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竟然也会为他说话?

费启忧此时十分想重新获得韩逸的信任,这只是他的第一步。

“林大人呢?你觉得丞相说的话有几分道理?”

作为文臣,林大人并不赞同继续扩张的疆土,他觉得百姓安居乐业就好。

打仗伤民伤财,不好。

但,被陛下点名,林大人沉吟片刻,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臣认为击退进犯小国即可,毕竟国之根本还需牢固。”

韩逸扫了他一眼,一点也不意外他会这样说。

他之前心疼迟封在外征战,也不知道是真的心疼还是担心迟封在外征战,需要不断往边关送去粮草。

担心亏损国库。

“哦?若是他们再进犯呢。”

“再进犯,再即可便是,若是我们主动发起战争,有损于我们在其他小国心里的形象。”

听到他这番话,不说迟封,韩逸都觉得好笑。

影响他们在那些小国的形象?他们要是不主动发起攻击,他们又如何会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