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枷 作品

分卷阅读494

,眼睛中的眸光亮了几分,与桃儿高兴地分享道:“端仪…* …”

“端仪穆金殿,敷教藻琼筵。”1

这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叫谢朓的诗人的诗,这一句本寻常,可奈何后面有两句,一句里有“船”,“船湛轻帷蔼,磬转芳风旋。”

另一句有“笙”,“归兴凭大造,昭途良易筌。”

单单看“端仪”二字,却又落落大方,仪态端正,是一位娘亲对腹中孩子的寄予。

桃儿知其一,不知其全诗,心里却高兴长孙燕还能对她的话有所反应,这就代表殿下没有病的太重。

真是万幸。

第183章 怎么办……

长孙燕寻傅子笙, 从去年冬季追到今时,历时数月,现正值晚春时节, 堪堪入夏。但海上行船却依旧料峭春寒, 难以入寐。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1

船舱的走到尽头,住着一个前去海外访友却和她们一样不小心坐错了贼船的女冠。

那女冠和长孙燕主仆二人一样, 鲜少出房门,避开和船上水手们正面相撞, 总是独自一身时才会在门口瞭望、舒展一口气。

桃儿也是在一次夜深人静时,外出去走廊前的恭房里倒秽物, 这才撞见了外出透气的女冠。

女冠见到桃儿, 想起前几天这间屋子的主仆二人同客船主家人的争执, 心中实在难安。这才羞窘地摘下斗笠纱帽,向桃儿行了一个道士礼。

她自称道号尘缘,是玄奕山带阀修行的女黄冠。她此次出海亦是去寻亲访友的,谁料囊中羞涩,于是就大着胆子上了贼船。

尘缘特意露出额心的花钿让桃儿看见,亦是为了安她的心。

尘缘道,先前主仆二人有难她因胆怯没有出面帮忙,心中愧疚, 她在道观中习得了微薄的医术, 或许能为里面怀有身孕的女施主把一把脉像。

桃儿一听,心道女道士这是好心来为她家主子看病, 主子昨天闹腾了许久才安定, 或许是心病所致,连忙将尘缘请到了屋子里。

长孙燕听完了桃儿所说, 略有些抱歉地将手腕伸了出来。

尘缘细心地从道袍袖口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枕头,垫在她手腕下,“失礼了。”

“有劳道长。”长孙燕微微点头,阖上眼睛。

尘缘望闻问切,问起诊来丝毫不含糊,并不像她说的医术浅薄。小到长孙燕最近的用食、饮水次数,细致到她这几天的癔症表现……以及长孙燕的孕吐次数。

桃儿惊叹连连,将尘缘夸了又夸。

尘缘认生,被她这么一夸,脸顿时通红了,诺诺地解释,“桃儿姑娘夸在下,在下不敢当……我三年前第一次出山,和同门师姐们一起下山在疫病泛滥的扈州一带义医救人,这医术也是那时候练就的。”

“师门有言,熟能生巧,医者仁心,无愧于心。”尘缘垂下眼眸,琢磨着说辞,随后收起枕头。

她忧心忡忡地看着二人,对长孙燕道:“这位夫人应该不是头胎,上一胎应该受了不少苦,身子落下了病根,还有些寒症。”

“好在这一胎算是稳的。只不过您如今身子虚弱,营养不足,心虚不稳,再这么耗下去肚子越老越大恐怕撑不到下船了,怕是会小产。”尘缘顿了顿,掐着手心算了算,“至多一月。”

“什么?!”桃儿又惊又怕,拉着尘缘的手,求她一定要救长孙燕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长孙燕听完,懵了一懵,她原以为不孕吐便是无事,谁知却忽略了她和桃儿都吃不饱,腹中孩儿也会日渐虚弱。

尘缘深深地叹了口气,从袖子里又拿出一包金针,给长孙燕的几个穴位上扎,说是帮她先疏通郁气。

也有安神的功效。

等尘缘扎完了针,收好金针,长孙燕沉默了许久突然开口:

“道长。”

“敢问道长可会接生?”长孙燕目光很快镇定下来。

尘缘亦是一呆,然后点头,“会……自是会一点的。我曾给玄奕山下村子里的妇人接生过,不过当时主要是给我的师姐打下手,我完完整整的接生经历只有庄子里的牛犊……”

“等等,夫人的意思是?”尘缘似乎明白了什么,惊讶地看向长孙燕。

长孙燕施施然起身,抖落袖口,往尘缘面前跪了下来。

她身子笨重,膝盖方才触底,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了肿胀积水的膝盖上,疼得她身子一软,矮下去半截。

桃儿紧跟着跪在她身边。

尘缘两手无措,不知该扶哪一个,一咬牙先将长孙燕往上拽。

长孙燕咬紧牙关,恳求道:“眼下的情形我已知悉,还请道长大发慈悲,救我和我腹中的孩子。我听身边的嬷嬷说妇人需要极大的力气和精力才能母子平安,可我不仅要自己活,还要我的孩子活,如果撑到足月生产……我没有信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