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外 作品

第429章 登基立国 封赏众人

听了苏钧的命令,众人纷纷听命,将周吟拉下去砍头,纪贵妃见此,竟求着让苏钧一同杀了自己,和周吟一同赴死。

苏钧见纪贵妃竟抱定了同死的决心,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唏嘘,于是便给了她一个痛快,并未让她遭受屈辱。

历来改朝换代之际,后宫嫔妃的下场往往极为凄惨。

她们要么被肆意羞辱,在强暴中含恨死去,要么被人霸占,沦为他人玩物。

毕竟身为皇帝的女人,自是引得众多将领垂涎,皆欲据为己有。

苏钧为避免此类乱象发生,除周氏所出男嗣相关事宜另作处理外,一般嫔妃,若有将领看上,便直接赏赐,如此一来,倒也免得出现哄抢争斗、故意凌辱的恶劣情形。

至于城中百姓,苏钧更是秋毫无犯,加之他本就深得民心,此举无疑让百姓对他的拥戴之情愈发深厚。

苏钧亦遵循先前的约定,给了纪贞峦一次活命的机会。

然而,韩七叶对纪贞峦恨之入骨,实在不愿见纪贞峦就这般安然无恙地活下去,在纪贞峦回返老家的途中,韩七叶暗中派人截杀。

纪贞峦连同其心腹陈湖榫等所有人,皆被韩七叶派出之人残忍杀害。

韩七叶本以为此事做得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得知纪贞峦等人已被尽数诛杀后,心中还满是得意。

直至官兵奉苏钧之命前来缉拿他时,韩七叶才惊觉事情不妙。

被押解到苏钧面前,韩七叶满脸的难以置信,脱口问道:

“王上,臣究竟犯了何事,您竟要将臣抓捕?”

苏钧面色冷峻,冷冷回道:

“孤当着众人之面,承诺给予纪贞峦一次活命之机,而你,却暗中派人将纪贞峦等人杀害。”

“如此行径,岂不是陷孤于不忠不义之地?叫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孤?”

韩七叶听得心惊胆战,急忙辩解道:“王上,纪贞峦之死,与臣毫无干系啊!”

苏钧冷哼一声:“你还妄图狡辩?且不说你派人去杀纪贞峦之时,孤便已得到消息,你以为,你的手下之中,就没有向孤暗中通报之人吗?”

闻听此言,韩七叶双目圆睁,内心瞬间坠入无尽的深渊。

此时,他才深切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苏钧竟早已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而他却浑然不知!

苏钧神色间尽显冷漠,下令:

“来人,将他拉下去砍头,再将此事公之于众!”

随着纪贞峦、韩七叶等人被处决,临安城坊间顿时响起百姓欢呼雀跃之声,还有人燃放鞭炮庆祝,众人皆直言这班奸臣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经此一事,百姓对苏钧这位新君愈发信服,绝大多数对苏钧赞誉有加。

苏钧亦未忘却初心,当即颁布了一系列新政。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将田地分予普通百姓。

其余新政还包括重新开启科举选拔人才、士绅一体纳税等诸多举措。

几日后。

杨过率先率领众多将士抵达,来到皇宫,恭敬地向苏钧行礼:

“儿杨过,拜见父王,给父王请安!”

苏钧见他已出落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身着威武盔甲,英姿飒爽,英俊挺拔,不禁满脸欣慰,抬手示意:

“免礼,上前些来。”

杨过心怀敬畏,来到苏钧面前,对于苏钧,他从心底里敬重与佩服。

这不仅因为苏钧是他的义父,更因苏钧如今荣登君主之位,且身怀冠绝天下的武功,由不得他不心生敬仰与钦佩。

杨过如今也已成为苏钧势力中的核心高层人物,毕竟身为苏钧义子,且能力出众,苏钧对他信任有加,如今的杨过,已然能够独当一面。

二人相谈甚欢,既商讨了诸多正事,又闲话家常,相处之间,既是父子又似朋友,关系融洽非常。

苏钧见杨过如今已年满十七,便面带笑意,关切询问:

“过儿,你如今也到了该娶妻成家的年纪,可有心仪之人?若有,孤便为你做主。”

“倘若尚无,武朝覆灭后,留下不少亡国公主,你从中挑选一位,倒也不失为良配。”

杨过听闻此言,不禁有些羞赧,微微低头:

“多谢父王关怀,儿臣自觉年纪尚轻,想再多历练几年,此事往后再说也不迟。”

苏钧听后,也不勉强,转而与杨过谈论起其他事宜。

半个月后,李莫愁、小龙女、黄蓉、花妙儿,以及众多文臣武将,纷纷赶到临安城。

随着文臣们的到来,登基事宜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毕竟武朝已然覆灭,建立新的王朝迫在眉睫,这不仅是苏钧一人的宏愿,更是他麾下众人共同的期盼。

精心筹备五日之后,苏钧于临安城的天坛正式登基称帝,立国号为‘钧’,改年号为‘兴昌’。

随后,苏钧大封群臣与后宫,册封李莫愁为皇后,小龙女、黄蓉、花妙儿为贵妃。

封杨过为亲王,程英和郭芙为公主。

此外,蓝制被封为亲王,许原封为国公,廉帆、宋杰、段阳荣、钟阚离、张三等人,也都各有封赏。

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鲁有脚、蓝鹤、向施澜等江湖高手,同样获赐封号和官职。

原本的江湖同盟,也正式纳入朝廷统管,成立镇武司,专门负责约束管理江湖诸事。

四海钱庄并入户部,成为朝廷下辖钱庄,苏钧打算继续推行纸币发行。

武朝虽早有纸币流通,然而后期纸币信用彻底崩塌,尽管武朝仍在发行,可民间百姓早已弃之不用。

故而,苏钧打算吸取武朝教训,结合后世经验,重新发行纸币,以此推动一系列革新举措。

苏钧在临安登基的消息传出后,江东大部分地区直接归降,就连江北一些地方,也宣布尊苏钧为君主。

苏钧深知此时绝不能停下扩张的脚步,否则便会重蹈武朝偏安一隅的覆辙,难免遭后世耻笑。

于是,他当即下令,命杨过等将领兵分几路,向北推进。

夜晚。

后宫的一处寝宫内,苏钧正与黄蓉轻声说着私房话。

“蓉娘,刚收到西南传来的消息,看来我得亲自走一趟西南了。”

黄蓉听闻,轻哼一声:“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去见你那苗疆女皇老相好才是真吧?”

苏钧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恢复自然,坦然回应道:

“看来什么都瞒不过蓉娘你,一来,确实要去支援她,务必将苍琅人彻底赶出西南。”

“二来,如今我已登基为皇,她自然不宜再称皇,所以得过去与她将话讲清楚。”

“这次妙儿自然要跟着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