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连克数州府 潭州城下合兵
由于知晓任骁一时难以做出决断,苏钧故意放慢了数数的节奏,与身边的廉帆谈起了紧要军情。
听苏钧询问武廷官兵会从何处进入潇湘,廉帆沉稳答道:
“回主公的话,就潇湘的地势而言,武廷官兵想要进入潇湘,实则仅有一条路。”
苏钧听得惊讶:“哦?哪一条?”
廉帆指了指北面:“水路!”
“水路不仅便捷,而且能够通往潇湘各处,更为重要的是,想要运送多少兵马和粮草都容易。”
苏钧听后,微微点头:“嗯,廉将军所言在理,看样子,咱们得在岳州做好狙击的准备了。”
说话间,苏钧只觉颇为庆幸,他听从了黄蓉的建议,让李莫愁暂时停下配合自己。
眼下看来,让李莫愁留下来,还真是大有用处。
尽管岳州也有其他人,可这样的大事,苏钧自然还是更愿意亲信之人去办理,而有李莫愁在,他也更为安心。
就在他暗自思索之时,听闻城楼上传来任骁不甘的声音:
“苏钧,你赢了,本官确实无法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死在面前。”
“本官可以向你投降,不过,你要答应本官,事后妥善安置我们一家,否则,本官就算化作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听了这话,苏钧颇为高兴,大手一挥,让人先将任嵇松开,又高声回应:
“你放心,本王此刻当着所有人的面,向你承诺,事后定会善待你们一家,绝不食言!”
任骁听后,微微垂首,知晓苏钧能够做到如此,已然不错,不再奢求其他。
同时,他也明白,武廷在潇湘的统治算是告终了,或许整个天下,都将迎来全新的时代。
随着任骁投降,苏钧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宝庆府。
他也并未食言,事后妥善处理了任骁一家人,外人几乎不知任骁一家的去向,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趁热打铁,苏钧留下了一千士兵驻守,同时安排了文士稳固宝庆府的内政后,当即又率大军往衡州、零陵等潇湘南部地区进军。
不出十日,在这些地方义军的配合下,苏钧大军悉数拿下了这些地区。
同时,北路大军也相继传来了好消息,蓝制率领一万大军,从鹤州北部往东,连克数城,将潇湘北面的城池几乎全部拿下,大军最终在潭州城停下,等待苏钧率领南路大军会合。
潭州城是潇湘首府,历史底蕴深厚,而且城墙高大厚实,又依湘水而建,护城河又宽又深,没有足够的兵力,想要攻克,极为艰难。
只不过,因为苏钧的一些举动,加上黄蓉组织的起义,早已在潭州城中传得沸沸扬扬。
城中的大多数普通百姓,还是希望苏钧能够入主潭州城的,倒是那些士绅,很不愿意苏钧到来,希望朝廷大军早些将苏钧这些“反贼”镇压。
只因苏钧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只对普通百姓有利,对于他们这些士绅的利益,却是极大的损害,因此,他们对苏钧毫无欢迎之意。
然而,苏钧已经攻占了潇湘的大部分城池,就连潭州北面的岳州也已被占领,目前就只剩潭州了,似乎已经无人能够阻挡了。
潭州城中人心浮动,形成了两股对立的人群。其中一股以官绅阶层为主,另一股则以普通百姓为主。
官绅阶层对苏钧极其排斥,而普通百姓则期盼着苏钧能早日到来,结束他们水深火热的生活。
也正因如此,两股人群都在各自行动。官绅阶层的人竭力将消息传出,等待着朝廷大军的到来。
而在普通百姓人群中,也有不少百姓做好了接应苏钧大军进入潭州城的准备。
甚至还形成了一支起义军,为躲避官兵的搜查,他们只能在夜里活动。
这日,苏钧率大军与蓝制所部会合,一时之间,潭州城下合围的兵力已达三万之众。
历史上,潭州城曾历经大大小小无数战役,小至数千人规模,大到数十万大军的激战都有。
苏钧深知想要攻破潭州城并非易事,故而特意又补充了一些士兵,才有了如今围城的三万大军。
眼下占据潇湘大部的苏钧,已无需担忧粮草后勤问题,他打算以围困为主。
只要北面的岳州能够成功阻拦武廷官兵从水路进入潇湘,那么,攻破潭州并非难事,即便围困半年,也足以破城。
更别说,潭州城中此时人心惶惶,他还有更多的破城之法。
蓝制再次见到苏钧,满面喜色,向苏钧汇报了攻占众多城池的事宜。
也正因蓝制攻占的这些城池,苏钧的势力范围已延伸至荆楚境内,甚至触及到了南江南岸地区。
对此,苏钧亦十分欣喜,赞扬了蓝制诸多话语,也借此机会犒赏三军,大大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
苏钧并不担心因此会让士兵们变得懒散,因为他没打算强攻潭州城,现在所需要等待的,便是岳州阻拦武廷支援官兵的消息。
因此事至关重要,苏钧打算亲自前往,一则是担心李莫愁的安危,二则是想着与李莫愁见上一面。
而潭州城这边,苏钧将指挥权交给了黄蓉,由黄蓉在此统筹全局。
“钧郎,一路顺风,将士们以及潭州城内的百姓都盼着你的好消息!”
潭州城外的一座码头上,黄蓉送苏钧北上岳州,笑着与他告别。
苏钧望着明媚俏丽的她,忍不住又抱了她一下,而后快速松开,上了船后,才回应道:
“蓉娘放心,传来的必定是好消息。”
黄蓉双颊绯红,心中娇羞又甜蜜,眼眸中满是嗔怪之意,不过,目送苏钧渐行渐远,又变得颇为不舍。
眼巴巴地看着苏钧所乘船只消失在视线中,这才收拾心情,转身离开。
潭州距岳州也就二百多里,仅坐了一天的船,苏钧便已抵达。
得知消息的李莫愁,早已在码头等候。
待看到苏钧的身影出现,李莫愁心中微颤,美眸中泪光闪烁。
性格开朗外向的洪凌波,率先一步来到苏钧面前行礼:
“弟子洪凌波拜见师叔,师叔,多日未见,您似乎有不少变化。”
苏钧颇为高兴:“是吗?我有何变化?”
洪凌波笑道:“说不上来,只觉得师叔您越发威风了。”
听了这话,苏钧心中甚是兴奋,正欲回话,就见不少人恭敬行礼:
“拜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