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艨艟巨舰——定远号!(下)
秦煊这才发现闹了一个大乌龙,冷静下来之后想想也是,这种水军演习甘宁一定组织了不下数十次,早就将方方面面考虑到了。
虽然有视人命如草芥的将领,但也是极少数。
“演习继续!”
甘宁吩咐一声后,随即邀请秦煊一同前往指挥战位观战。
随着指令的继续进行,各船开始继续行动。
秦煊放眼望去,两艘斗舰上的士兵早已经在甲板上枕戈待旦,就等着船只靠岸以最快速度冲杀上去。
这次选择登陆的地点是造船基地,拥有数个靠船码头,因此根本用不上再搭乘小艇上岸,斗舰即可靠岸。
“将军,已进入投石机抛投范围!”
随着水手的大声通报,甘宁却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
“投石机,弩箭给我发射,三艘斗舰负责火力掩护和支援!”
随着水手挥舞旗帜,击鼓不同音调,各舰纷纷按指令行动,三艘横向行驶的斗舰以及秦煊所在的这艘楼船朝着岸边不断抛射瓦罐,弩箭。
数以万计的无矢箭杆组成的箭阵如雨点般倾泻而出。
“兴霸,为什么那两艘斗舰不采取进攻措施,反而速度减弱了,好似停止在原地呢?”
秦煊指着右舷那两艘装满兵士的斗舰不解地问道,按理来说两艘斗舰就这么停在那里,不采取任何进攻手段,很容易被岸上的敌军当成活靶子。
“主公,那两艘斗舰上面并没有装载抛投所需的瓦罐,现在为了能装载更多的士兵,将上面武备全部停用。”
“而且由于时间仓促,这场登陆演习的守备人员并没有装备任何大型远程反击设备,他们的箭矢根本无法对付庞大的舰船。”
面对秦煊的疑问,一旁的甘宁也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真正的水战根本不会是这么简单的,造船厂这么重要的地方通常只有步骑把守,而要想真正攻破这样的地方,难度非常大。
但由于准备过于仓促,甘宁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场完整的登陆演习。
毕竟需要调动大量的战船用来抗登陆,敌人是不会傻到让一支舰队突进到防御重地的。
“我明白了!”听完甘宁的解释,秦煊略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历史上东吴和曹操在濡须口爆发冲突,为了抵御曹操,东吴曾围绕濡须口组建了完备的预警防备系统,在江边建设了大量瞭望塔,箭楼,防备敌军偷袭。
随着秦煊再次将注意力放回远处的攻防战,却见在漫天箭雨和染料瓦罐的攻击下,岸边的防御措施基本全部被毁。
远远望去那些建筑或是水中都已经染成了一片黑色,
“掩护部队登陆上岸!”看到火力攻击已经基本摧毁了岸边的防御力量,甘宁再次下令道。
不一会儿那两艘满载兵士的斗舰加速冲向了岸边,只见士兵们早已备好踏板,就等着船只靠岸迅速冲杀过去。
与此同时还在使用弓箭射杀那些幸存的士卒,为他们的登陆消灭最后一丝威胁。·············
大概过了一个多钟头,秦煊在甘宁的陪同下来到了岸边,看着四处一片狼藉的样子,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尽管这场登陆演习没有那么完美,但还是达到了秦煊心里的预期。
其他方面先不说,但就凭甘宁能在这段时间内将这些士兵练得不晕船,组织有序,各级指令很好地贯彻到位,就已经算不错了。
培养水军可比培养士卒要难多了。
“主公,这场演习您还满意吗?”甘宁虽然看到秦煊点头表示满意,但作为水军统领的他可是知道这场演习有多么糟糕,根本没有展现出水战的残酷性,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在唬人。
看到秦煊这幅笑嘻嘻的样子,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宁愿秦煊骂他几句也比这好受得多啊。
“还算达到了我的预期,我知道时间紧急,你们并没有完全展现水军作战的全貌,但能做到这样还是不错了!”
“我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
说完秦煊回头又指着那艘楼船问道:“这船你们有没有给它起个名字啊?”
“没有,这艘楼船刚下水不过十几天,我们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呢。”虽然不知道秦煊为何又将话题转到了这上面,但甘宁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
“那我就给它取名定远号,怎么样?”
“定远,这名字不错,主公这有什么寓意吗?”甘宁在嘴里念叨了一句,问道。
“安定远方之意!”秦煊意味深长地说道。
他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名字当然是为了纪念华夏历史上曾经拥有的那支远洋舰队,想在如今这个时空中让他们能够驰骋海洋,弥补那万千国人心中的遗憾。
“那我们能参加征讨袁术的战斗吗?”甘宁对于楼船命名毫不在乎,他只想让秦煊答应他们参加战斗,天天窝在这里早就憋坏了。
“可以,但你们的任务是装载大部队渡江,并且一定要听从陈登他们的部署安排,切莫擅自行动,如若不然军法从事!”
秦煊自然应允,但给甘宁上了一道枷锁,要求他听从军令,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输,而不是与袁术水军交战,他是生怕对方擅作主张,坏了全局部署。
“喏,请主公放心,属下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
第三天一大早,甘宁就带着近七成的战船与水军将士逆流而上赶往建业驻扎,而秦煊早在前一天便离开了水军大寨返回郯城。
当接到黑冰台传信,得知水军已前往建业驻扎的陈登等人当即返回建业,只留下高顺一人率领偏师吸引纪灵的注意力。
其余人马集结到丹阳郡,只待一切准备就绪后,渡江从庐江郡攻入寿春。
初平七年六月初,在黑冰台传来的大量情报验证下,于六月初十这天下令全线渡江进攻庐江郡。
三万人马兵分三路,一路由陈登率领陆路进攻庐江,另外两路分别由张辽,张绣率领渡江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
由于阎象前往徐州迟迟未归,袁术担心对方恐遭不测或者其他意外,为了防止秦煊从庐江郡进攻,不断增兵加强后方防御。
但奈何手中大部兵力都被调往汝南前线对抗袁曹联军,因此庐江守军大部分都是最新征召入伍,战斗力十分低下。
三路大军数天之内连克庐江大部分地区,直至六月十五日兵锋聚集皖县,不日即将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