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贾诩的狠辣!
李靖走后,军帐内就剩下袁谭三人,而且袁谭也不复之前那种态度,反而低声细语的询问起一旁的许攸,想让对方拿个主意。
至于文丑则被他给忽略了,一介粗鲁的武夫能拿的了什么主意。
然而许攸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对方,而是朝袁谭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示意他闭嘴,自己继续思索起对策。
不知过了多久许攸忽然开口道:
“公子,文将军,如今情势危急,我们只有忍辱答应对方提出的条件了,只要平原尚在,一切都是值得的,可要是丢了平原,什么都是空谈。”
“等我们灭掉公孙瓒以后再来对付秦煊也不迟,因此我的想法是先答应他们的要求,你们二位觉得呢?”
许攸这话主要是对袁谭说的,至于文丑同样也是被他给忽略了。
“行,那就按许大人的想法办,等以后再找秦煊报这个仇!”
袁谭恶狠狠地说道,自己这次回去百分百会被剥夺继承人的资格,失去继承袁氏基业的机会。
而这一切都是拜秦煊所赐,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三人达成一致后,将商量的结果告知了李靖,同意对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对方按照约定撤离平原。
并且承诺在三天之内凑齐十万担粮草并交付到位。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李靖也是信誓旦旦地保证粮草一旦到位,麾下大军肯定会按约定撤退至著县一带,并且签订了协约,以防双方出尔反尔。
这么一场顺利而不对等的谈判就此落下帷幕。
三天后随着随后一批粮草运走,李靖率领麾下大军恪守诚信退至著县一带,双方都以最快的速度将目前的情况传回后方等候最新指示。
············
就在秦袁两方之间的交锋以一种戏剧性的谈判而落下帷幕时,负责说服张绣投降的郭嘉终于回到了长安,向曹操汇报情况。
日夜期盼郭嘉消息的曹操在得知对方带来了好消息,一张沧桑的脸庞露出了兴高采烈的笑容,顾不上让对方好好休息休息便将人喊到府上汇报情况。
待侍卫将风尘仆仆,疲惫不已的郭嘉带至大堂的时候,曹操当即放下手中的书简站起身快步来到对方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非常急切问道:
“奉孝,你总算是回来了,快和我说说情况怎么样,张绣同不同意归顺啊?”
看到曹操这么着急,郭嘉也丝毫不敢耽误,当即说起了这次前去所取得的结果:
“主公,我已经和张绣分析了当前局势,并且还向他做出了许诺,直到四五天后他才正式同意归顺,并且提出了一个条件,否则他~~~~”
“哦,是什么条件?”曹操还不等郭嘉把话说完便打断他接下来的话,好奇地问道。
只要张绣能提条件就有归顺的可能,一旦自己占据南阳,势力将大幅度增强,在各路诸侯当中实力可以稳居前三。
“张绣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希望您能亲自前往南阳和他会谈,商量一些细节问题,否则一切免谈。”
“这~~~~”
听完郭嘉的转述,曹操有些犹豫了。
前往南阳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张绣可是拥有上万人马的,万一这是个圈套,自己可能陷入绝境啊。
“奉孝,你觉得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啊?”曹操沉吟片刻,紧盯着面前的郭嘉冷声问道。
听到这话,郭嘉自然明白曹操在担心什么,虽然他跟随曹操的时间不久,但却是最了解对方的,随即微微一笑解释道:“主公,您放心这里面绝无任何圈套,我在拜访张绣之前特意对他前一段时间的踪迹进行了调查,并没有发现有其他诸侯的迹象,尤其是秦煊。”
“另外拜访之后还派人日夜不停地监视着对方,也没有发现任何反常的迹象,因此这其中应该没有圈套。”
郭嘉为此做足了准备,确保张绣没有和其他诸侯勾结的迹象,而且他们都是秘密伪装潜入,根本不会被各路诸侯的探子所发现。
听完郭嘉的解释,曹操心里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随即便同意了张绣的条件,前往南阳和他见面会谈细节。
“主公,你要是担心其中有诈,可以调集大批兵马在商县,武关一带集结,这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支援。”
“此外您麾下的典韦以及三千卫宿军也不是吃素的,就算张绣想对您不利,您也能平安脱身呐!”
郭嘉又补充了一点,彻底打消了心中最后的顾虑。
“好,一切都按你说的办,让曹仁领精兵两万开赴武关一带,有典韦这员虎将护卫,张绣能奈我何?”
曹操自得意满的说道,典韦可是他麾下战力值最高的猛将,可惜就是脑袋不灵光,否则能够成为一员统兵大将,如今在自己身边担任宿卫统领,保护自己的安全。
并且还训练了一支三千人的宿卫军,对自己无比忠诚,可以说这是曹操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数天后,曹仁率领两万精锐人马赶赴武关,商县一带伺机待命。
而曹操为了让自己的长子曹昂更快的成长,特意带上了他一同前往南阳,想让他在张绣归顺以后,执掌南阳大权。
为了协调好一切,郭嘉在大部队出发前两日便再次返回了南阳打前站。
就在曹操大军赶往南阳的时候,贾诩已经通过黑冰台的暗探得知了他们的具体动向,在郭嘉重返南阳的时候就已经将对方的动向传给了贾诩。
“文和先生,如今曹操真的来了,我们怎么行动?”
“依我看曹操身边一定是护卫重重,想干掉他绝非易事啊?”
骊国县衙内,张绣皱着眉头十分担忧的说道。
曹操这次来南阳一定是护卫森严,他们根本不可能成功干掉对方。
“呵呵!”贾诩看到张绣这副模样淡淡一笑:
“佑维,我吩咐你的事情办好了吗?”
“办好了,可是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张绣不解地问道:“咱们不是干掉曹操,可你为什么将我的主力部队撤往江夏郡一带呢?”
原来郭嘉离开南阳后,贾诩便让他将自己的大部队撤往南阳毗邻江夏郡一带,并让南阳郡的流民假扮成自己的大部队。
“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我们动手,曹操的后援大军便会在短时间内抵达南阳,我们根本抵挡不住,这么做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贾诩不紧不慢地解释着原因。
“军师,你这么做的话那些流民怎么办?”
“他们有可能就活不了了啊。”
堂内一言不发的赵云忽然质问道,他对贾诩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异议,那些流民可是无辜的,贾诩的做法无疑是在葬送他们的性命。
就连张绣也看向了贾诩,想听听他的解释。
“我们别无选择,而且他们迟早是我们的敌人,要怪只能怪这个吃人的残酷时代吧!”
良久之后,贾诩说出了这句让两人后背发凉的话。
他们灭掉曹操后,南阳是待不下去了,只能撤往徐州,而这些炮灰的命运也已经注定了,依照曹军先前的行为习惯,他们大概率是活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