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可还入眼?

大渊与北凉不和,由来已久。

北凉虽疆土不及大渊三成,国力远逊大渊,然其民风彪悍,国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个个体型健硕,尤擅骑射,其骁勇之态,实非大渊步卒所能及。

他们觊觎大渊的膏腴之地,仗着铁骑之势,屡屡犯边,所过之处烧杀掳掠,如蝗虫过境,北境百姓苦不堪言。

而朝堂之上,过半朝臣公卿主议和。

彼辈不历北境苦难,饱食终日,只知明哲保身,鼓吹“以和为贵”,大渊堂堂大国,竟落得岁岁要向北凉纳贡求和。

只可惜这般委曲求全,也未能换来北境安宁,反令北凉气焰愈发嚣张。

北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又岂是区区岁贡能安抚?

一岁一贡,一岁两贡,送宝物,送钱粮,送美人。

不够,远远不够。

及至最后,北凉竟放狂言,要大渊双手奉上金尊玉贵的嫡长公主。

先帝摔了玉玺。

不知是因为此等僭越之求,当真践踏了大渊皇室最后的尊严和体面,还是因为那屈辱积压多年,终于熬出反抗血性,先帝只说了一个字:

“打。”

主和派老臣轮番劝谏,或在殿外长跪不起,或借宠妃吹枕边风。

可笑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却谁也不敢一头撞在那殿柱上,来个死谏当场。

第一支在北境集结,回击北凉的军队,就是长英军。

为鼓舞军将士气,先帝亲登九界山,请来了一位国师。

大渊建朝数百年,每逢风雨飘摇、国运动荡、社稷危殆之际,必遣使九界山,恭请一位九界山弟子入朝。

他们一旦奉诏,便会被奉为国师,执掌天机,指点江山气运,待危机渡过,他们便重新归隐于山。

在某种意义上,国师被视作天意的化身,只要能请来他们,便意味着王朝气数未尽,胜利指日可待。

第一任长英军主将厉兵秣马,三更练兵,五更巡边,帐下广纳能人奇士,于北境坚守苦战数载。

八万儿郎打剩了七万,七万又打剩了五万,尸骨堆积如山,亦半步不退,再没让北凉铁骑越雷池侵扰百姓一分。

长英军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加入,北境儿郎们自发束甲从军,父送子,兄携弟,可笑那京都庙堂之上,竟还为是战是和争持不休。

先帝大手一挥,割了几个脑袋,军资这才源源不断供到前线。

“后来呢?”贺兰轻声问。

慕阳思绪回转,对上贺兰轻颤的双睫,眸色一暖。

“自然是,凯旋归朝。”

贺兰听得心头发烫,眼前仿佛浮现出边关将士浴血保家的画面,双手不自觉攥紧,掌心甚至被自己掐出了几道指甲印。

大渊这二十余载的太平安定,都是那些将士用骨血垒就而成。

“那,那位将军是如何大败北凉的?”

从慕阳的口中,贺兰已经了解到北凉人的特点,他们普遍高大,先天就比大渊的士兵有优势。

在这种体质不对等的条件下,长英军是如何打胜仗的呢?

“长英军早已磨成一柄利刃,剑锋所指,无往不利,而北凉,却是元气大伤。”

“蛮夷之邦,终究缺了百年王朝的底蕴。”

北凉人固然勇猛,然后继不足。

长英军数载淬炼,前仆后继,愈战愈勇,而北凉却似强弩之末,粮草不继,士气萎靡。

一战数载,北凉也没讨了好去,兵马亦死伤过半,大伤根基。

到如今,北凉休养生息二十余年,仍元气未复。

第一任主将辞世前,将长英军的军权交托给老国公,老国公随那位将军征战多年,本就是军中的重将。

长英军由他执掌,才能服众。

这期间与大渊的数度摩擦,便是老国公和慕阳,率领长英军强势打了回去。

贺兰静静理着账册,指尖无意识地搓着页角,她以前只道慕阳武力值高,如今才知,他曾经能统领这样一支铁血之师,绝不仅凭一身武艺。

她在账目中记下几笔,忽而想到什么,好奇道:“冬白和月羽他们...不会是从北境偷偷跑过来的吧?”

慕阳手下一顿,吹了吹手里刻着的章子,碎屑簌簌落地,章子上赫然是一个“曹”字。

“自然不是。”

“不过,军中行轮戍制,三个月后,他们就得去北境。”

慕阳低眉敛目,指节抵着刻刀,又细细修了几道纹路,他对着光线端详片刻,这才将章子托在掌心,递到贺兰眼前。

“夫人看看,可还入眼?”

贺兰无奈,却仍配合地仔细看了,点头道:“你的手艺,自然是极好的,不用看我都知道。”

得了肯定,慕阳顿觉满意,随手将章子扔到匣子里,又拿了一块新的木料,接着刻下一个。

贺兰看着匣子里那些章子,没忍住抽了抽嘴角。

明明都知道慕阳会刻章子,刻得还很好了,可每刻完一个,还非要问贺兰一句“可还入眼”,这不就是要她夸的意思吗?

他们做将军的,难道都这么幼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章子,都是用来给润肤皂盖印的。

一面印着兰渌坊的几个标志,另一面则印其他的字或者花样。

何二山送来的信中说,曹大人的妻眷对润肤皂十分喜爱,遍寻越州不得,为此特意寄信请托徐鸿。

如此正中徐鸿下怀,也是贺兰一直在等的机会。

章东家定的皂已经在赶制,贺兰让李掌柜拿了三千块的现货,剩下的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完工。

越州很快会兴起琼脂皂的浪潮,曹大人能买到没关系,贺兰会用定制之法,再次勾住这些人的心。

一面印有自己姓氏纹样的皂,就问他们想不想要?

你买到的不过是普通的琼脂皂,她手里的却有格外的印记,而且是与自己有关的印记。

或姓氏,或名字中的一个字,又或是属相、爱物。

这种独一份的优越感,谁不喜欢?

一个人有了,她的姐妹圈哪个不想要?

定制款嘛,自然要付定制的钱。

伙计们一个一个敲的印子,难道还能白费了事?

想到三个月后,他们就要和贺兰说再见了,她还真是舍不得。

她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省心又贴心的伙计了。

就剩三个月,贺兰招人的事儿怕是得提上日程。

找到合适的人,伙计们还能帮着带上一带,她还得琢磨个防止泄密的工作流程才行。

贺兰兀自寻思着,完全没注意到慕阳何时放下了章子,走到她旁侧。

“夫人这是...什么账?”

喜欢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请大家收藏:()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