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励志师 作品

第237章 南韩人对【大】很有追求

飞机呼啸,阶梯式降低高度。¢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

舱内,郭凡和陆洋倚靠在窗边,好奇的看着下方出现的城市轮廓。

釜山位于南韩东南角,隔着对马海峡与日本相望。

历来是小日本和老美登陆,侵略的第一个落脚点。

祁讳俯瞰着下方的城市,面露几分惊讶之色。

釜山海岸线破碎曲折,山地众多,有好几个腹大口小的港湾。

这种地方,如果在水深一点的话,就是上好的军港。

腹大,便于停放各式军舰,只要够深,从航母到补给船都可以。

口小,山多,便于布置各种防空反潜火力。

怪不得小日本和老美喜欢在这里上岸……祁讳心中微动,想到了北电建立当年发生的那场战争。

甫一开打,李统领就全线溃败,连首都都丢了。

后面,更是被压缩在釜山为据点的东南狭长地带内。

接着是沃克指挥的美军上岸,但大势已经如此,老美也根本打不开局面。

所谓的大美利坚天兵,做不到预想中一经降临,敌人就土邦瓦解,溃败崩塌的场面。

相反,他们自己还被疯狂压制,差点凉凉。

差点不是形容词,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北朝有个将军,是在东野进修过的,当到了师长的职务,深得我军大迂回穿插的战法。

于是他带着他的部队兜了一个大圈,先南下光州……就是无限制格斗大赛的那个光州。

然后东折穿插,直逼釜山。

将美韩两军的防线撕了个七零八落,险些就把美军全部赶下了大海。^墈¢书·屋+ ?更?芯?醉*哙?

日本人还给他弄了几个中二无比的绰号:山之幻梦,雾之刺客。

而他的部队,则被老美誉为幽灵师。

要知道,这部队在东野,也就二线部队而已。

跟打锦州的那几个主力纵队,根本没法比。

当然,这位师长没成功,因为除了正面战场的老美抵抗,麦大帅也行动了。

他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高光时刻:仁川登陆!

后来……后来的事情我们就全都知道了。

美军患上了夜战恐惧症,我们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

而老蒋,他的抑郁症和自我怀疑反而治好了!

老美就是嘴硬,对于险些打败他的对手,他从不吝啬赞美。

因为也仅仅是险些打败而已。

夸赞这些对手,能提升自己的荣耀。

但对于真正打败他们的强者,他们则会极尽全力的诋毁,抹黑。

因为他们无所不能的天兵,真的被打败了。

轰隆一声闷响,飞机狠狠一颤,开始落地了。

祁讳几人怀着好奇和疑惑,打量着外边的金海机场。

其实也没啥好看的,这里看起来有些老旧,和国内的没法比。

这机场是76年通航的,只比吴惊小两岁。

飞机滑行,连接廊桥,正在进行下机工作。¢墈¢书_屋? ?首?发~

同时,一串黄色的运输车过来,准备卸下货舱里的行李。

祁讳几人收拾东西完毕,等待飞机停稳和舱门打开。

然后,就看到了下方正在卸行李的人暴力扔行李。一提一扔,毫无缓冲的砸在车上。

虽然隔着玻璃没听到声音,但看着那轻微颤抖的运输车,就知道这些人一点也不顾忌。

“操!这么暴力?”陆洋生气道。

当即摸出摄像机,隔着机舱玻璃拍摄。

陆洋的声音引来了吴惊,严涛的关注,看到棒子这么过分离谱,他们脸色也有些不满。

祁讳同样眉头紧皱,他看到自己的银色行李箱被扔出,砸在别人的行李箱上。

虽然行李箱质量上乘,没受到影响,但他还是有些不爽。

妈的!

没想到刚落地,棒子就给他们来了这么一下。

几人原本还不错的心情,顿时变得有些糟糕。

廊桥接通,也到了可以下飞机的时候。

祁讳几人面无表情下飞机,对棒子航空空乘人员的问候和欢送视若无睹。

很快,几人拿到行李。

经过一番检查,除了外观,其他的都没问题。

主要是里面没装什么电子产品,易碎的东西之类的,所以问题不大。

但就算这样,祁讳几人还是心生不满。

南韩都这样了,要是去到美国,那还得了?

不行,得想个办法……祁讳心中暗道,他一下子想起了穿越前的那些美式意林。

一大堆tiktok网民将美利坚机场的暴力装卸行李视频发出,来告诉美国人华夏的机场怎么怎么好。

后者祁讳不评价,但暴力装卸行李的问题确实存

在。

得想办法解决。

景恬帮他辛苦整理的行李不能就这样被人搞乱!

这般想着,祁讳几人在严涛的带领下离开,找到了前来接机的一个女人。

短发,略矮,但横截面和吴惊差不多,看起来有点矮壮,一看就知道她不好惹。

“这是匡婕,我跟你们说过。”严涛介绍道:“负责咱们的后勤工作。”

匡婕点点头,打了个招呼:“你们好。”

“走吧,带你们去酒店。”

很快,她带着祁讳几人到了两辆轿车前,这是酒店的接机车辆。

几人一辆,分别坐好,开车往酒店去了。

“下午咱们去电影节现场,三天后出发去美国。”严涛看着后座上的祁讳,吴惊,郭凡三人说道。

“没问题。”三人点头。

“谁会说韩语?”严涛又问道。

吴惊郭凡撇开脑袋,我像是那种会说韩语的人吗?

郭凡和陆洋懂英语,但不懂韩语。

至于吴惊,他都不懂……也不算不懂,他的英语很蹩脚。

他在港岛混过,在那边,英语是最高级的,说英语的人最为优越。

接下来是说粤语,然后才是说普通话。

这么些年写来,他粤语也懂,但英语惨不忍睹。

“我会。”祁讳扬了扬下巴,说道。

“哦?那很不错。”严涛有些惊讶,他就随口一问,没想到真的有人懂。

“你们是华夏人?”这时,司机张口问道,语速有些快,叽哩哇啦的。

“对,华夏人。”祁讳用韩语回答。

“哦,你韩语说的不错。”司机惊讶道:“你们来自哪里?”

“华夏鲁省。”祁讳毫不客气,用上了郭凡的老家。

“没听过,我还以为沪市。”司机哈哈一笑,言语间多了几分优越感:

“第一次来釜山吧?你们的家乡有没有釜山大?”

他们似乎对【大】有着莫名其妙的追求。

“呵呵……”祁讳撇嘴道:“比你们整个韩国都大。”

“阿西巴~~~啊?!”司机一脸震惊,拐了好几个音调,仿佛在怀疑人生。

如果是十几年后,这有些不科学,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才刚发展几年,他有这种认知和表情也很合理。

“他在说啥?”郭凡好奇问道,叽里咕噜的,没听懂。

“在夜郎自大。”祁讳撇了撇嘴,说道。

严涛有些绷不住,他是干外事的,韩语自然也懂,听得懂祁讳和司机的对话。

他以为夜郎自大只是历史书上的形容词。

万万没想到,典故这种东西,也能发生他们身上。

小时候学语文,要是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他的文学造诣恐怕要比现在高上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