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小章
顺手把房门锁上,转身就看到几个女知青都站在院子里。
李曼丽身旁紧挨着姜丽敏,两人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意思,聊得挺投机。
在火车上被苏宁怼了的周慧珍,像个小鹌鹑似的窝在一旁,陈娟和孙梅则在凑在一块叽里咕噜不知在说什么。
刚才叫苏宁起床的田雨欣则是安安静静站在一处,小口小口吃着饼干,像只进食的小仓鼠。
李曼丽余光瞥见苏宁的身影,看到她腰间的水壶,心里一阵嫉妒,又想到她昨儿傍晚的动静,心思一转,意味不明道:
“苏知青,其实你可以不用单独做灶台的,这不是跟大家生分了吗?我们都是下乡知青,是一个团体,大家在一块做饭还能联络联络感情。”
姜丽敏附和道:“是啊!一个人吃饭多无聊,人多还能说说话。”话说的好听,心里怎么想就不一定了。
一双眼睛审视着苏宁,又看了看对面的田雨欣,接着扫了一眼嘴上说要跟她做朋友但小心思不少的李曼丽身上。
最后皱着眉看了周慧珍一眼。
新来的几个女知青都长得不错,虽然她自己也不差,但难保韩知青不会看上他们,看来,她要尽快跟他确定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她看上的人不被抢走。
苏宁白了两人一眼,边说边往外走,“吃个饭哪来那么多事,一个锅这么多人用不嫌耽误时间?一天到晚净说些没用的。”
李曼丽被噎了一瞬,拉住要反击的姜丽敏,妆似无奈的的摇摇头,苦笑一声,“丽敏,算了,她说的也没错,是咱们多管闲事了。”
姜丽敏心里不满,但也没说什么,因为她赶时间去见心上人,便没和李曼丽一起,一个人小跑出去,兜里还揣了个鸡蛋,打算去送爱心早餐。
苏宁和新知青一起,由大队长领着他们到田地里,再分配给干活比较快的村民,体验半天掰玉米。
刚到地方就听到村民议论声,听着是方言,无非是说他们长得好看,看起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不知道多久才能适应。
“苏知青1组,田知青2组,周知青3组,李知青四组,程知青五组,贺知青六组,小组长负责教会新知青,不要故意为难人,好了,都干活吧!别凑一堆叽叽喳喳的。”大队长大手一挥,把人分配好,就转身走了。
苏宁带着笑脸走到1组组长身边,“婶子你好,我叫苏宁,待会儿就麻烦您教教我,给您添麻烦了。”
蔡兰香一看这大城市来的女同志说话还挺中听,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心里舒坦,脸上也带着笑,“苏知青,你叫我蔡婶子就行。”
她扫了一眼苏宁的穿着,微微点头,“还挺聪明,知道穿长袖长裤,咱不说废话,早点干活,多挣点工分,到时候也能多得点粮食。”
蔡兰香羡慕的看了一眼苏宁手上的手套,率先向前走,“你跟着我,看我如何用力的,你要能尽快学会,我也能省点事。”
潜意识就是别太磨叽,要是一直学不会她可不会给苏宁啥好脸色。
苏宁连忙快走两步,“您放心,我肯定努力学。”
随后苏宁便开始体验掰玉米工程,刚开始觉得还挺简单,时间久了,胳膊酸酸的,脸上还被弄得痒痒的,再加上炙热的太阳快要把人烤化。
她哼哧哼哧掰着玉米,时不时瞧一眼两旁的人。
“苏知青,我胳膊都快麻木了,好累啊!”田雨欣瘪着嘴,她从来没吃过这种苦,也太累了。
苏宁嘴角勉强扯出一抹笑,“我也差不多。”
说完,她停下手里的动作,打开水壶咕噜咕噜灌了一大口,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舒服一些了。
就这么着,苏宁一上午断断续续喝完了一壶水,才感觉没那么累。
快下工时,大队长过来检查,巡视一圈后,把新知青集合起来,“下午直接去竹编作坊上工,同样是半天时间,到了下工时间要决定好以后是选择下地干活,还是进作坊做事。”
“行了,都下工吧!早点吃了午饭,还能睡一会儿。”
说完,大队长大步流星离开。
苏宁和田知青并肩往知青点走,李曼丽走在两人前面几步,汗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小皮鞋沾满了泥土,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狼狈。
“你说她咋想的?下地干农活还穿皮鞋。”田雨欣小声嘀咕。
苏宁眨了眨眼睛,“爱美呗!炫耀呗!”
两人对视一眼,眼里皆是笑意。
中午苏宁明面上照旧是啃桃酥,实际上在空间里给自己加餐。
顺便泡了个澡,一身疲惫卸去,苏宁躺在床上沉沉入睡。
下午,新知青跟着几个手艺精湛的竹编师傅学手艺,第一次接触,就算没有天赋,要是足够努力,也是能留下的。
苏宁有金手指开挂,很容易跟上节奏,虽然刚开始有点生疏,但很快能调整过来。
她露这一手让几个老手艺人大为赞叹。
“这个小知青不错啊!比我当
初学的时候快多了,啧啧啧!要是不说,咱还以为你有基础呢!”
“罗叔你这么看好她?”
“你自己看看,这手法,多流畅啊!还以为这次也没知青进作坊,我看啊!苏知青很适合做竹编。”
“说的也是,多来一个人,也能帮我们分担一点。”
苏宁心无旁骛干着自己的活,还别说,注意力集中后,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点。
等她完工后,就听见一旁的田知青在小声抽泣。
“田知青也太嫩了,随便碰一下就划了几道红痕,要不要去找老钱拿点药擦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