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小章

“知道了。”苏宁站在院子里刷牙,脑袋空空的,神游天际。

洗漱完毕,苏宁掀开锅盖,里面有一个鸡蛋一个二合面馒头。

先把鸡蛋剥开吃了,苏宁拿着馒头走到院里推自行车,返回去关好院门,嘴里叼着馒头,上了车后,再单手骑车,单手拿着馒头啃。

路上没多少人,苏宁刚啃完最后一口馒头,就看到前方牛车上坐着大队长。

“赵医生,去上班啊!”大队长挥着手打招呼。

“是啊!这大清早的,你们这是?”苏宁随意问道。

大队长手里拿着烟,“害!这不是上头送来几个知识青年,说是帮助咱们建设农村,前些日子,公社领导说咱们村分了四个能干小伙,我得去县里接人。”

“这样啊!”苏宁默了默,真难干还是假能干还不好说,她还是不要扫兴了,这么想着,苏宁摆了摆手,“大队长叔,老刘叔,快迟到了,我先走一步。”

“好勒!赵医生你先走吧!”大队长和赶牛车的老刘同时说道。

苏宁点点头,蹬着自行车,一溜烟跑了好远。

落在后面的大队长叹了口气,“多好的孩子,有本事还知礼,小小年纪医术这么厉害,一点都不高傲,有赵医生是咱们村的福气。”

“是啊!祖坟冒青烟了才能出个这么优秀的小辈。”老刘一脸赞叹。

“可不是,可惜有的人不懂珍惜哪……”大队长眯着眼睛,说了这么一句。

想到大清早接到的电话,李红军蹙着眉,眼里闪过一丝鄙夷。

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军官,没想到居然是个陈世美。

真是丢脸。

老刘回头看他一眼,见他没打算接着说下去,也就闭口不问了。

第140章

六十年代渣爹抛妻弃女4

苏宁上午看了几个女病人,是下面村子过来的,都是妇科病,大多都是因卫生问题引起的,她一一看过后,打算编写一道册子,让卫生站派人去村里宣传引导,尽量避免女性妇科病感染。

乡下人对医疗知识方面很匮乏,知道的少之又少,往往一感染妇科病,就觉得难以启齿,闷在心里,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严重。

更甚至,有的丈夫,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妻子有妇科病这件事。

更离谱的还会怀疑妻子对家庭不忠。

从而导致家庭破裂。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

苏宁写了个大概,便把这事交给同事蔡医生,让他将其完善,之后她再来补充。

中午在食堂吃了午饭,伙食还可以,有个肉菜,虽然肉不多,但后厨师傅手艺不错,苏宁也不挑。

下午卫生站来了个摔伤的小男孩,是他爷爷奶奶和爹妈一块送他来的。

一家人都围着他转。

当奶奶的嘴里骂骂咧咧,“都怪大丫那死丫头没看好小宝,我大孙子摔的头都出血了,赔钱货一点用都没有,看我回去怎么教训她。”

当爷爷的一脸赞同,“确实是大丫疏忽了。”

泪眼婆娑的女人瞪了一眼丈夫,男人连忙制止老太太,“娘,你胡说什么,小宝自己贪玩去爬树摔下来,跟大丫有什么关系,大丫被你打发去割猪草,她又不会分身,哪能看得住小宝。”

虽说他也有点重男轻女,但大丫也是他的孩子,他纵然想要儿子,但也不是完全不在乎女儿。

老太太嘴里小声叭叭两句,没让人听到。

老头也觉着老婆子没理,便在一旁当哑巴。

“没什么大碍,按时来换药就行,额头上会留轻微疤痕,不严重,过几年就自己消了。”苏宁看了看抽抽噎噎的小男孩,叮嘱道。

“谢谢医生。”妇人擦干眼泪,声音轻柔。

“没有祛疤的药吗?男娃有疤以后不好找媳妇。”老太太心疼的看着孙子。

“祛疤药一块二。”苏宁淡淡道。

“这么贵啊?治病不包括祛疤吗?医生你行行好,帮我大孙子把疤去了,不是都说你医术高吗?这点疤痕对你来说肯定不是问题。”老太太得寸进尺。

苏宁一双眼睛清凌凌扫向老太太,看得她心里一慌。

站在一旁的男人被老娘的理直气壮吓了一跳,赶忙捂住她都嘴,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赵医生,我娘她老糊涂了,说话不过脑子,您就当她放了个屁。”

“抱歉,我们不要祛疤膏,男孩子磕磕碰碰身上有点疤很正常,孩子他娘,给赵医生道谢,咱们回去了。”

再不走还不知道他老娘会说出什么话来。

无论什么时候,得罪任何人都不要得罪医生。

他老娘怎么敢的啊!

“是是是,谢谢赵医生,今天麻烦您了,多谢多谢。”妇人鞠躬道谢,还按着小男孩的脑袋给苏宁鞠躬。

苏宁没再计较,点点头,让这家人走了。

她上班这段时间以来,见过各式各样的病人家属,

稀奇古怪的要求听了不知多少。

上个月来了个七十多岁的老婆婆那才叫离谱,竟然连着好几天带了几个不同的年轻女同志过来,让苏宁给看看,哪个能生男娃,哪个能一次性怀龙凤胎。

苏宁不给看,说她看不了。

人家直接赖在卫生站门口不走,七十多岁的年纪,不能打不能骂,就怕人一个不注意一命呜呼了。

更别说,人家还是军属。

老太太早逝的丈夫和长子是军人,唯一还活着次子也在部队服役。

最后,公社联系老太太次子,那位军人连夜赶回来,把老太太接去随军了。

下班后,苏宁骑车回家,半路上,从空间拿出一对猪蹄,打算到家就让娘给炖了,做红烧猪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