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换下强军、童贯上前
甚至种师中还随信送来了一些反贼军中所用的装备,童贯一看之下,差点把鼻子气歪了。
柳树枝做成的弓,上边被漆得花花绿绿的,弓弦居然是麻绳!
还有十几壶羽箭的箭杆,竟然都是芦苇杆上面涂了墨汁,就连个箭头都没有!
一看就知道,这东西纯粹就是吓唬人的,也就是背起来行军的时候,让别人看着威风而已。
要是想用它来射杀敌军,甚至都没有拿脏话骂人来的杀伤力强!
童贯这才意识到……他妈的上当了!
反贼军队根本不是要攻略淮扬,而是在明晃晃的拖时间!
他们派出一支部队渡过长江,就是为了捣乱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即将开始的渡江作战计划,向后再拖延一些时日。
因此反贼才会对上朝廷军队,打又打不过,守也守不住,才会把一场大战打成这样!
可是……这时的童贯心中暗想:那个种师中,可万万不能再让他立功了呀!
贼军如此衰弱,谁上去打,不都是摧枯拉朽之势?
可是偏偏那个种师中,逮着软壳鸡蛋使劲捏,居然十五天之内,连下十二城!
朝廷哪里知道,敌军的战斗力是强是弱?他们只认收复城池的战功!
淮南的这一战,如果是自己过去打的,那功劳不明晃晃都是自己的?
可是现在,却被种师中这老小子捡了个大便宜!
想到这里,童贯心里一下有了计较!
首先就要自己出手,歼灭长江西北的叛军。
当然今后的所有作战,都必须由自己这边的禁军动手!如此肥嫩的军功,怎能再让种师中捡了便宜去?
之后当他清缴完了整个长江以北的地区之后,就可以派兵攻打江宁府了……
以那些反贼的战斗力而言,消灭方腊部队,收复整个江南,平灭这场东南叛乱,完全是不在话下!
想来也是,跟着方腊造反的那帮家伙,其实全都是些泥腿子。
他们拿起锄头来,自然是玩得极其纯熟,可这辈子什么时候摸过弓箭刀枪?
别说他们手里边没有弓箭,只能沦落到用芦苇杆来充数,就算给了他们好弓好箭,他们也射不中人呐!
一想到这么一群废物,却被种师中变成了亮闪闪的军功,童贯就觉得这简直比剜他的心还疼!
因此这位童帅,毫不犹豫的下了军令,让种师中立刻停止进军,不要轻敌冒进,火速原地驻守,巩固后方城镇!
随后童贯就带着自己嫡系的禁军,一家伙向着扬州方向开去!
如今起义军占领的地区,也只剩下了泰州附近的五座城。
以童贯的预计,他的禁军一压上去,大概也就十天不到,他就能肃清江北。
一切等到吃下了这块肥肉再说,这就是这位童帅的战略!
……
这个时候,种师中将军正在宝应高邮一带。
等他拿到了军令之后,这位老将军也是苦笑不止。
多年征战的老油条了,这个他还能不懂?
自己的军队向前攻伐,分明是势如破竹之势,只要再给西军三五天时间,他就能拿下整个江北。
可是上峰童贯,却让他原地驻守。那还用说,童贯这是看见肥肉,自己来抢功了呗!
不过军令如山,种师中也不敢违抗,他只好下令让自己的西军,在宝应一线驻扎防守。
然后等童贯带着禁军一到……这一路攻城掠地,果然是轻松无比!
江南反贼真是鱼腩一般,童贯率军,八天之内,连下四城!
这一回,童贯是真的亲眼看见了叛军射出的芦苇杆儿,在天上乱飘的情形……
一打起仗来,这些方腊的手下,跑得简直比兔子都快!
当官军沿途追击的时候,他们面前的道路上,满地扔的都是金银绸缎,和反贼从各地抢夺而来的珍宝。
这一下弄得童贯率领的禁军,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简直是兴奋无比!
又能打胜仗又能捞钱,军功哗哗的到手,两天就是收复一城!想不到咱也有所向披靡之日,势如破竹之时啊!
一时之间,童贯手下的禁军不约而同,都产生了“老子原来竟是如此厉害!”的错觉。
直到他们来到了通州城下……整个长江北岸,叛军占据的最后一城!
……
这次攻城之战,和原先一模一样,简直是顺利得不行!
童贯的中军很快就得到消息,通州城已经被官军尽数收复。
残余的敌军贼寇,正在慌不择路地逃跑,已经被夹在通州城墙和长江水道之间!
童贯志得意满,即刻下令大军进城,迅速肃清整个通州。
在这之后,他自己也进了通州成,登上南门的城楼。
一看到下面的情景,站在在开府仪同三司的黄罗伞盖下,童贯童太师忍不住哈哈狂笑!
只见下方的叛军,正扶老携幼的向着江边狂奔,简直就像一群逃难的灾民!
不时有人狼狈地摔倒,闪亮的锦缎和耀眼的金锭,丢得满地都是。
先跑到江边的,正在争夺岸边的渡船,有的连推带搡,有的干脆就动了刀子!
不知道多少人被推倒在泥泞中,正在愤怒地咒骂。有一些抢不上船的敌军,索性原地脱得精赤条条,直接下水朝着长江对岸游去!
……就这?
童贯看着这场景,心中好笑地想道:方腊带着这帮泥腿子,还有造反的胆子呢?
这些井底之蛙,大概从没想过,等到朝廷天兵一到,他们哪里干得过我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帅!
这一次,我算是一飞冲天了!
……
就在这一刻,城下的长江边。
有两个人正站在土岗上,向通州城头遥遥望去。
当他们看见那醒目的黄罗伞盖,还有下面那个没胡子的蟒袍老头。
两个人不约而同,笑着对视了一眼。
这两位正是神箭庞万春,苏信苏云期!
整个长江攻防之战,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刻。这一场大战,即将终结于此!
眼前这一切……就和燕家小侯爷预料的,简直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