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重赏?

李慎又将目光转向孙思邈,语气中满是敬重:

“孙神医,最近就先住我王府里吧,等下我让禾生给你安排间舒适的房间!

近期主要先让牛村以及府兵营里没接种牛痘的人,都接种上牛痘,此事关乎大家的健康,还望孙神医多多费心!”

“是!”孙思邈面容和蔼,微笑着答应下来。

此时,或许很多人心中会有疑问,为何李慎拉拢孙思邈却不给月俸呢?

其实,像孙思邈这种医者仁心之人,在当时那个时代,只要有人愿意资助他研究医道。

有病人供他救治,有充足的药材可用,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便是他对医道的最高追求。

据记载,孙思邈是一位游医,走到哪里便医到哪里。

难不成他是雇着庞大的车队拉着铜钱满世界游历吗?显然不至于。

所以说,这是一个与现代社会有着极度反差的存在,在当时可干不出买药送鸡蛋这种事。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正是当时医道之人内心深处的崇高追求。

就在李慎吩咐完这些事情的时候,如烟在门口轻声禀报道:“王爷,水烧好了!可以沐浴了。”

李慎闻言,说道:“好,那你们各自忙去吧。本王先去洗个澡!”

李慎来到沐浴的房间,硕大的木桶里盛满了热气腾腾的水,如烟帮他缓缓褪去衣物,坐进桶里。

两只胳膊依旧顶着脑袋,慵懒地趴在木桶边缘。

温暖的热水包裹着他疲惫的身躯,这几个月的劳累仿佛都在这一刻渐渐消散。

泡着泡着,他竟舒服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如烟站在门口,脸色微红,羞涩地轻声喊道:“王爷?王爷?”

李慎迷迷糊糊地应道:“昂~好了?好了,那就帮本王更衣吧!”

就在这时,狄仁杰在门外禀报到:

“启禀王爷,陛下看了您的奏折很高兴,要让您明天上早朝,说是要给您封赏!”

李慎嘴角微微上扬,略带调侃地说道:

“好了,我知道了。给了他 500副装备,再不封赏,本王可就要破产了!”

接着,他又对如烟说道:

“如烟,你去催催晚饭,本王吃完要睡觉。

正是长个的时候呢,明天还要早起,本王得早睡会儿,把这一路的瞌睡都补回来!”

“是!”如烟应了一声后,便转身出去安排了。

李慎也穿好衣服,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了中堂,坐在椅子上。

悠闲地喝着茶水,静静地等候晚饭。

次日清晨,天色刚破晓,金色的晨曦才刚刚洒落在长安的城墙上,巍峨的太极殿内己然灯火通明。

早朝的钟声悠悠响起,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庄重,依次步入朝堂,按照品级有序排列。

李慎站在一旁,只觉眼皮沉重,脑袋不住地微微晃动,昨夜睡得本就不踏实。

今日这早朝冗长又乏味,听着一旁百官轮番上奏,陈词滥调不断,那声音在他耳中就如同催眠曲一般,越听越困,上下眼皮首打架。

就在李慎快要彻底睡着,脑袋一点一点的时候,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突然提高了声音。

终于提及此次治理水患之事:“这次水患,朕要重赏有功之臣。”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目光聚焦在皇帝身上。

“长孙无忌此次率户部赈灾,临危受命,亲赴灾区。

在那艰难困苦之地,爱卿调度有方,短短时日,便妥善安置了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

就地取粮,广设粥棚,热气腾腾的粥汤一碗碗分发到灾民手中,粮饷也及时发放。

不仅如此,还组织力量抢修堤坝,疏通河道,以保我大唐山河社稷之安,为朝廷运送第一批灾粮争取了宝贵时间。

朕心甚悦,特赐卿黄金五百两,上等丝绸五十匹,宅邸修缮银一千两,以彰卿之功勋,望卿日后继续为国家效力,守护我大唐江山。”

长孙无忌赶忙出列,跪地叩谢,声音洪亮:“臣谢陛下赏赐!”

“太子李承乾此次督运官,及时运送粮食到达灾区,一路不辞辛劳,善待灾民,特赐黄金八百两。

望太子日后务实好学,戒骄戒躁,继承守护我大唐江山。”

李承乾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礼:“儿臣谢父皇赏赐!”

“纪王李慎,此次同样身为督运官,自己捐献粮食最多!运送粮食更快抵达灾区。

高效妥善安置灾民,而且解决了在青州肆虐的天花之祸,拯救无数百姓于病痛之中。

特赐食邑增加至 800户,良田百顷,望纪王日后继续为我百姓排忧解难,守护大唐子民福祉。”

李慎听到这话,瞬间清醒,心中的不满如潮水般涌起。

自己在青州历经多少艰难险阻,不仅要应对复杂的赈灾事务,还得想尽办法对抗恐怖的天花。

甚至为了太子的安危,自己孤身留下,在那危险之地差点丢

了小命。

本来啊!还想着,等今天这重赏领了,那500副弓箭手弩的条子,就给写了,顺便让李世民批了,送他也就送了!

结果呢?就这?重赏?

顿时,李慎急得满脸通红,也顾不得朝堂之上的规矩,大声说道:

“父皇,你还敢再抠点吗?我原来食邑都 500户,如今才给增加到 800户。

可这 800户百姓的吃住我都得管啊!还有那良田百顷,父皇这是想累死儿臣啊!”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

“这纪王平日里在早朝怼怼世家也就罢了,今日竟还敢跟自己父皇硬刚啊!真是不要命了!”

有的大臣面露惊恐,有的则是一脸惊讶,朝堂之上一片嘈杂。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声喝道:

“放肆!现在长安上下谁不知道你纪王有钱啊!你还要钱干嘛?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纪王更应该好好替朕为百姓谋福!”

李慎可不服气,脖子一梗,大声反驳:

“狗屁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分明是偏袒!”

“混账东西!”李世民气得拍案而起:

“朕之前让你写的条子呢?既然纪王现在回来了,那就现在写吧!”

“什么条子?儿臣不知啊!”

李慎一边说着,一边心里暗叫不好,转身就朝着太极殿门口撒腿跑去,那速度快得像一阵风。

李世民见此情形,刚想起身去追,却猛地反应过来这是在早朝之上。

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身为皇帝,不能如此失态。而朝堂上下,众臣们都在窃窃私语,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好奇。

随后,李世民强压怒火,赶紧宣布:“没什么事退朝吧!”

“退朝!~朝!朝~”

一旁的宦官张翰,跟随皇帝多年,自然知道李世民此刻的心思。

所以他故意把“朝”字的音拉得很长很长很长,那声音在空旷的朝堂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