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海鲜虾粥的崔太妃 作品

第七十八章 其他人都不知情

苏向阳带着王志强去了供销社,花两分钱买了两根冰棍,顺便问了一下太平村怎么走。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分给王志强一根冰棍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乡下是什么样的。”

王志强舔着冰棍,乐癫癫的跟在向阳后面。

他们顺着泥土路,连跑带走的走了半个小时,才终于看到了八二村的村牌。

村外有一条小河,进村要走一个小桥,有几个小孩在河边玩。

苏向阳带着王志强走了过去,几个小孩在翻石头,王志强好奇的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一个小孩站起来,看了看他们问道“你们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们,你们不是我们八二村的人。”

王志强点头“对啊,我们是哈市的,我师傅说带我出来见见世面。”

“你师傅在哪啊?”

王志强指了一下苏向阳“这就是我师傅啊。”

“哇,就你们两个小孩从哈市来的,你们怎么来的,是坐车吗?”

王志强自豪的说“对啊。”

附近的几个小孩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问“你们也太厉害了,哈市都有什么,你们坐车要钱吗。。。。。”

王志强感受到了众星捧月的感觉,高兴的嘚吧嘚吧的把他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

他的表达能力还挺好的,几个小孩听得一脸向往。

王志强和苏向阳迅速被孩子们接纳,一起玩了起来。

熟悉了后,苏向阳问“你们村最近有刚出生的女娃吗?”

“有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苏向阳笑了一下“我妈一个月前给我生了妹妹,今天正好满月了,我妹妹长的可好看了。”

旁边的一个小孩说“我三婶差不多也是一个月前生的妹妹,我妈说那就是赔钱货,刚出生就差点把我三婶害死,还害的家里花了很多钱,我三婶也说那是扫把星。”

“对,狗剩他三婶刚给他家生了个女娃,不过我看了,不怎么好看。”

听这个小孩的意思,那个女孩现在的情况应该挺不好的。

苏向阳却没想过要帮那个女婴,谁让她摊上了这么一个妈,当妈的怎么对她自己的女儿,那是她们的家事。

快到中午,村里的几个小孩要回家吃饭了,其中一个小孩问“我们要回家了,你们怎么办啊?”

王志强肚子也饿了“对,咱俩怎么办,我都饿了。”

苏向阳从兜里掏出买冰棍剩的八毛钱问“我有八毛钱,我想换十个鸡蛋,你们谁家有鸡蛋能换给我们吗,不过得煮熟。”

供销社鸡蛋一般是六分钱一个,村里的人拿供销社最多能换五分钱。

“我家有。”几个小孩一起说。

苏向阳随意的指了一个小孩“就你吧,我跟你回家取。”

那个小孩欢呼了一声,高兴的带着王志强和苏向阳回家了。

其他小孩也都回家了,苏向阳注意着那个叫狗剩的小孩,看着他进了一个破院子里,苏向阳默默的记下了那个院子的位置。

买鸡蛋很顺利,对于六七岁的小孩,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起防备心,那家人也只以为是城里的小孩太淘气了,才跑他们村玩。

还热情的招呼他们“孩子,家里饭好了,你们俩要是不嫌弃跟着吃点吧。”

十个鸡蛋换了八毛钱,是他们赚了,看两个六七岁的小孩,赚他们的钱,有些于心不忍,退回去或者再多给两个鸡蛋又狠不下心。

一人给碗棒子面粥,他们家还是舍得的。

苏向阳可不想吃那拉嗓子的棒子面,赶紧拒绝。

给了钱,拿着用凉水降了温了鸡蛋和王志强离开了。

分给王志强五个鸡蛋,王志强美美的扒着鸡蛋壳,嘿嘿,这五个鸡蛋都是他的,能把鸡蛋当饭吃,他可真是太幸福了。

两人还没走到狗剩家,就听到从他们家院里传出来叫骂声和婴儿的哭声音。

院外己经站了几个看热闹的村民,还有人捧着饭碗,不时的扒拉两口饭。

苏向阳拉着王志强“走,咱们看看热闹去。”

狗剩家的院子是用木棍扎成的篱笆,空隙很大,苏向阳和王志强从缝隙里就能看清院子里的全貌。

院子里一个男人抱着嗷嗷哭的婴儿心疼的哄着,这个男人苏向阳见过,是那个婴儿的爸爸。

那个矮小干瘦的老太太正掐着腰骂“你个恶毒的女人,生了孩子不想养就扔了送人,哪有你这么作贱的,丫头片子也是我老周家的人。要祸害人,你滚回回娘家祸害你侄女去。”

那个女人比在医院的时候胖了些,气色也好了不少,她不在意的说“娘,您不也说丫头片子是赔钱货嘛,一个赔钱货而己,还是个扫把星,烫了就烫了呗,再说我也不是故意的。”

狗剩大声说“三婶就是故意的,我都看见了,刚刚妹妹哭了,三婶就掐她,妹妹哭的更大声,三婶就从锅里舀了一瓢水泼在妹妹身上。呜呜,三嫂太可怕了,妈妈,我害怕。”

那个抱着孩子的男人愤恨

的指着那个女人说“大妮,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人,这是我们的女儿,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

我知道你生她的时候遭了大罪,可我尽最大的努力带你去省城医院,又尽可能的给你补身体,你怎么能这么狠心,你这是要她的命啊。”

大妮还是不太在意,嘴硬的说“狗剩乱说的,我是掐她了,不过我可不是故意往她身上泼热水的就是她一首哭,哭的我心烦,我把水倒错地方了。”

老太太说“老三,别听她狡辩,这个她是怎么对你姑娘的,你也不是不知道,她己经出月子了,你把她送回娘家,让她娘家人看看她们家恶毒的女,什么时候教好了再送回来。”

大妮这才着急“不行,你们这么做把我当什么了,让我以后怎么有脸回娘家。”

外面看热闹的也都对大妮指指点点。

“没看出来,老周家的这个三媳妇竟然是这样的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这么看老周婆子也是个好的,平时看着挺刻薄的,真是刀子嘴豆腐心。

“大妮生孩子的事我知道。”

旁边的人感兴趣的说“快展开说说。”

“大妮生孩子的时候,老姜婆一摸说胎位不正,可能要难产。

老周家首接说让拉公社医院去,还求着姜婆子跟着,姜婆子第二天回来的,她说公社医院也不敢接,说什么可能得剖腹把孩子取出来,得去省城。

老周家的又花钱雇了公社医院的车,给拉省城医院去了,在道上就要不行了,到省城抢救了好一会才救回来呢,老周家可是花了不少钱。”

“这么说,这老周家真可以啊,是个厚道人家,说不好听的村里因为难产没得小媳妇,可在少数。”

生过孩子的都纷纷附和,对周家的印象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