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约谈沐晟,大明来使
李定荣在一旁听着朱高煦的安排,心中已经惊骇至极,他们都没有想到,大明已经在他们周边做出了这么大的动作。
之前他们被朱棣在大明实行的改革而吸引了视线,尤其是渤泥国那里的大明水师,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这些地方,最后朱棣却是给他们来了一手真正的声东击西啊。
待枚青下去,李定荣急声道:“王爷,此事或许真与沐晟没有关联。
沐氏在云南固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但后面大部分都被沐晟带了出来,这么些年的时间过去,沐氏在云南的影响力定然在降低。
而大明肯定对之前沐氏的影响有所准备,加上我们先前在云南的情报差不多与沐氏绑定,大明一旦隐瞒那些人,我们没有及时探查出情报,也是正常。
此事王爷万不可定罪沐晟,不然容易出现隔阂,还请王爷慎重。”
看着满脸着急又担忧的李定荣,朱高煦微微摇头。
“此事我知道该怎么做,沐晟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全族被留在我这里,皇帝恐怕也是想着借着这件事清除沐氏在云南的影响吧。”
朱高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一刻,他更加清晰的明白当初朱棣为什么要让沐晟来他这里了。
云南终究是大明的云南,而不是沐氏的云南。
朱棣用其他办法无法消除沐氏在云南的影响力,只有将沐晟以及沐氏调到他这里,才能消除。
而沐晟肯定也清楚,不然当初见到他时,不会是那个样子的。
果然当皇帝的,不仅有着极强的掌控欲,也足够无情呢,沐氏说到底是有功于大明朝廷的,壮大之后该踢还不是一样被踢?
不再去想,朱高煦再度开口。
“这件事先不讨论了,如今大明明显堵住了我们扩张的道路,东有渤泥等国,以及大明水师,西有大明如今设立的宣慰司。
现在王斌请命攻打勃固,你觉得如何?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应对?”
朱高煦最在意的还是这件事,如今大明在勃固的大古剌宣慰司还没有彻底形成,他还有机会。
一旦港口建设成功,大船下水,大明在这里又驻扎一支水师,他向西扩张的道路必然会受到阻碍。
尤其是大明可以联合周边诸国,通过大明的影响力来阻止大汉的扩张,这是朱高煦很不想看到的。
想着这些,朱高煦都挺佩服朱棣的,一直让他解决大明西南的边患麓川,让他对那里放松警惕,结果转眼朱棣自己解决了,顺势还来卡他脖子。
果然啊,像大明这样的大国,想要对付一个小国,哪里对付不了,之前恐怕只是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过大的钱粮罢了。
还好他在东南亚这片地方的动作够快,不然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小国被大明拉拢过去,大明在外面的影响力,终究不是刚起势的大汉所能比拟的啊。
这件事他心中也有了想法,只是他还想听听李定荣有没有其他的意见,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李定荣闻言,当即出声。
“王爷,臣认为应该同意出兵勃固,只要王爷还想向西扩张,这个地方必须要拿下来。
不然今后我大汉的海上通道,都将会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尤其是大明在周边的影响力,太大了。
这次拿下勃固,也能打压大明对周边的影响,让那些小国知道,距离大明过于偏远,纵然大明是大国,想要帮他们也有心无力。
从而让他们更加敬畏大汉,过后他们自然会向大汉靠拢。
并且拿下勃固之后,如今勃固正在建设的港口,还可以为大汉所用,到时在那里驻扎海军,不仅能够随时向西扩张,后续的粮草运输、海运等等,都能够有利于大汉。
至于八百媳妇国与阿瓦等国,可以不用攻打,继续保留他们,也算是大明与大汉之间保留一道屏障,不会轻易起冲突,对大汉与大明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哈哈,定荣,你说得不错,与我想的不谋而合,既然如此,那就让王斌趁势将勃固一起攻下!”
朱高煦很是欣慰,李定荣的能力,也是在成长啊,说的这些,也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他其实很不想和大明直接冲突,但大明之外的一切,朱高煦也早已看作是自己的,是大汉的。
朱高煦没有想过打回大明,一定要去做那个大明的皇帝,但大明也别想来干预他在外面的扩张。
朱棣要是真的要出来插手,只为阻止大汉变得强大,他也不介意将大明伸出来的手斩断。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和大明的直接冲突,他也不惧。
他只是不想与大明爆发直接冲突,以免耽搁他对外的扩张,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敢与大明直接爆发冲突。
尤其是朱棣又不直接掌控这些地方,明明又格外的看不起海外之地,只因为不想看见他变得更强就来插手,朱高煦是一点也不会惯着。
之前回大明的时候,他该说的也与朱棣说清楚了,朱棣想要开战,那打就是了。
朱高煦说完,接着说道:“渤泥国那里,我们也要加快脚步了,如今大城与彭抗已经攻下,接下来可以派出大军解决渤泥国了。
你这里要做好准备,大军需要的物资,先筹集好,到时大军也能直接可以开赴战场。”
听着朱高煦不仅要对勃固继续用兵,还要同时对渤泥也一起用兵,不仅没有丝毫的担忧,反而很是高兴。
跟着朱高煦这么些年,他也已经适应这个节奏了,这就是休养生息之前,大汉扩张的节奏啊。
大汉如今的疆域怎么来的?
就是这样逐渐打下来的,不断对外扩张所打下来的。
“王爷放心,臣定然做好准备!”
朱高煦欣慰的点点头,两人又商议了一会,李定荣退了下去。
在李定荣下去后,朱高煦当即给王斌回信,又让人叫来沐晟。
“参见王爷。”
“起来吧,这次叫你来,有一事要与你说。”
朱高煦没有任何委婉,也没有铺垫什么,直接将大明在云南的动作说给沐晟。
沐晟原本平静稳重的脸庞,陡然一惊,当即跪在地上。
“王爷,末将自离开云南,跟随王爷以来,从未与大明有过联系。
末将知道跟随王爷后,便已知晓自己以及家族都将在大汉。
云南之事,末将也不知道为何这么大的动作却是没有情报传回。”
沐晟的心头满是苦涩,之前在云南时,被处处提防,朱棣可是没往云南塞人,只不过都被他挡回去了。
后面朱高煦忽然来安南,他面对朱棣强硬的圣旨,只得照做,不然沐氏就成了反贼,那是他不想看见的。
来到朱高煦这里,朱高煦确实对他委以重任,不仅是他,沐昂同样受到重用,他也没有丝毫掩藏自己的能力,尽情的展现着自己。
虽然朱高煦立国大汉,但名义上,仍旧属于大明,加上他又是因为朱棣强硬的圣旨过来,在当初与朱高煦说开之后,他就没有了任何的心理负担。
直到朱高煦开始建立在云南的情报网,他主动给出沐氏在云南影响的人与地方,他是真没有想到,当初自己本是好意的举动,如今在今日会带来祸端。
这个时候他哪里还能不明白,肯定是沐氏在云南仅存的那些人,残留的影响,已经被朱棣消除了,这才导致他们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如今对朱高煦说这些,其实都有些苍白无力了,他只希望朱高煦不要多想吧。
朱高煦看着沐晟跪在地上,当即双手将沐晟扶起。
“你这是做什么,我并不是在问罪于你,而是想要问清楚这件事。
现在你跟我说一说,在云南的那些人,究竟还是否可信?
若是可信,我暂时不调整情报组织,若是不可信,那么我将会全面整改在云南的情报组织。”
朱高煦拉着沐晟在一旁坐下,宽慰着沐晟。
云南的情报网络,他其实已经让枚青下去重新部署了,但这些话,还需要从沐晟这里说出来才行啊。
沐晟要是不出声,他这样做就是对沐氏的不信任,肯定会让沐晟多想。
沐晟闻言,当即又站起身来。
“王爷,末将也无法保证,如今过去这么多年,在云南恐怕已经没有末将的什么影响了。
为了稳妥起见,末将建议王爷还是将云南的情报组织重新构建,之前的那些人,还是尽量不要相信的好。”
沐晟现在无比的希望朱高煦能够重新构建情报网络,这样的事情要是再来一次,他可承受不住。
心中对朱高煦也很是感激,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是非常可疑的,但朱高煦却是依旧相信他,还问他情报的事情,无论朱高煦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起码,都是在信任他。
他经历了很多,知道朱高煦如今对他的态度是有多么的难得,他也格外的珍惜。
朱高煦看着沐晟,随即笑了。
“好,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我后面重新部署情报组织。
你也不要多想,我主要就是问你这个,如今清楚了,今后才不会再发生这样类似的事情。”
朱高煦与沐晟聊了一会,最后才让沐晟离开。
直到沐晟的身影消失,朱高煦一个人沉思着。
这件事真的和沐氏没有关系吗?
其实他也不太清楚,当初的部署不太严密,导致出现了今日的问题,朱高煦也在反思自己。
思考许久,朱高煦不再去想,调整好心绪进入系统。
看着如今又有了两万三千多荣耀点,脸上才出现了些许笑容。
“还差七千,就可以兑换了,等王斌攻下勃固,差不多就可以了。”
经过之前的兑换,大汉如今的工业水平也在逐渐提升,那些机床,哪怕是手工的那种,但到底还是有用的。
接下来他想要兑换的,就是蒸汽技术与电的运用了,只要这两项技术逐渐开发出来,后续大汉的工业发展,就能提速了。
该铺垫的基础他都做好了,这也是这些年大汉虽然有进步,但进步没有那么大的原因。
只有蒸汽技术与电磁感应两项技术出现,并且得以运用之后,大汉才会腾飞。
然而朱高煦也有些遗憾,他想要兑换的红薯、玉米、辣椒这些,恐怕又得往后推一推了。
农业虽然重要,关乎民生,关乎着百姓的肚子,但工业更加重要啊。
现在大明开始注重起这些方面后,凭借着独有的人才,正在缩短与大汉的工业差距,朱高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朱高煦都有些后悔,当初出来时,怎么就没有多带一些那方面的人才出来。
可惜他对大明那方面的人才又不熟悉,是真的尴尬。
在朱高煦思绪万千时,李定荣匆匆走了过来。
“王爷,大明派使者来了,据消息,两日后就能抵达这里。”
“哦?大明的使者总算是来了啊,想来这次肯定是为了高产水稻与土豆来的。
这两个高产粮食的事情肯定被大明知道了,他们忍不住了。
如今派使者来,说明大明也不想动兵,你赶紧想想,接下来我们该要一些什么,来与大明做交换。”
朱高煦就是在等大明的使者到来,这次他可得将南洋的问题彻底解决才行。
李定荣闻言,却是无比的犹豫。
“王爷,真的要将高产水稻与土豆给大明吗?一旦大明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对大汉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臣知道王爷重视汉人,又身为大明汉王,王爷很难做,但王爷是大汉的王,更应该为大汉考虑才是啊。”
“你在说什么呢,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无论是水稻还是土豆,大明肯定都是志在必得的,现在不给,过后必然会和大明爆发战争。
我也不是害怕与大明爆发战争,只是通过和平的谈判,为大汉获得更多的利益罢了。
而且即便给大明高产水稻与土豆,你以为我要给很多吗?
给个几斤,让大明的使者带回去就是了。
大明疆域辽阔,就凭借几斤的种子,你觉得大明想要将高产水稻与土豆全面铺开,需要多久的时间?
到那时,大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即便想要与我们开战,他们都得仔细思量值不值得。”
朱高煦一脸的笑容,完全没有李定荣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