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想要来为两国撑场子的郑和舰队,朱高煦的强硬
朱高煦站在船头,此刻没有心情去顾及周边那些观摩团是什么想法,因为大汉的海军开始全面进攻。
满刺加与苏门答刺两国水师此刻节节败退,不断的在往后逃。
然而船只的航行速度,大汉海军的航行速度远在他们之上,加上大炮还在不断炮击,越来越多的战船不断开始沉海,不知多少人在海洋里漂浮。
有的人在海水中还没有来得及庆幸自己活了下来,炮弹落下,顿时被炸死炸伤。
拜里米苏拉看着还没有与大汉海军正面接触,自己的水师就已经全面溃败,损失过半后,整个人瘫倒在船上。
看着大汉海军相隔那么远,火炮依旧能够打击到他的水师,他们哪怕逃,汉军就在后面不停的追,不停的开炮,拜里米苏拉内心无比的绝望。
他们别说打赢大汉的海军了,现在他们就连靠近大汉海军的资格都没有,又何谈去打败?
“不可能!怎么可能!大明的水师舰队都没有这般强大的火炮啊!”
拜里米苏拉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他已经按照大汉有着与大明一样的大炮在准备了,但如今却是那么苍白无力,一切都没有用上。
这段战场,海浪并不大,他特意准备小船准备贴近打近战,结果却是直接胎死腹中,大汉海军的大炮压根不给他实行的时间。
密集的炮弹不断落下,他的水师根本扛不住。
周边还有炮弹时不时落下,哪怕身上被海水溅到,拜里米苏拉依旧无法清醒,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王,我们顶不住了!我们一直退,汉军一直追,拉不开距离!”
起身看着船上的军士尽皆双眼惊恐,身子都有些颤栗,他知道,这一战,他没有任何希望了。
但让他就这样放弃,他不甘心,因为他很清楚,被朱高煦安上了那样的罪名,他可能会死,他还不想死,他是满刺加的王!
就在这时,拜里米苏拉突然想到,对着眼前的咆哮道:“大明上国的水师呢?郑和大使到了吗?大明上国的舰队到了吗!”
拜里米苏拉无比的紧张,他早早就派人联系郑和的舰队,那时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当初的举动,如今在拜里米苏拉眼中,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这将领满脸苦涩,咬牙道:“王,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啊!我们的人一直没有回信!”
拜里米苏拉这下彻底慌了,眼中逐渐开始露出惊恐之色。
而就在这时,两发炮弹突然落在船上,拜里米苏拉连滚带爬到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再也顾不得其他。
“举旗,告诉对面的汉军,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快!”
拜里米苏拉满满的求生欲,现在他只想活命。
汉军帅舰,王聪已经看见了拜里米苏拉投降的旗帜,却是冷冷一笑。
“传令!瞄准敌人的帅舰,给本帅开炮!所有大炮全部瞄准其帅舰开炮!”
“是!”
王聪并没有去在意拜里米苏拉的投降,他清楚一点,他不能让朱高煦难做。
一旦他收了投降的拜里米苏拉,那么过后大汉该怎么处置?一旦大明出面要人,又该如何?
既然对方选择亲自率军出战,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个拜里米苏拉死在这里,可以杜绝一切隐患。
这不是朱高煦交代他的,这是他的自作主张,哪怕过后被朱高煦责罚,他也认了。
随着王聪军令的传达,周边战船的大炮全部调整目标,对准拜里米苏拉所在的战船。
“开炮!”
炮弹飞出,目标直指拜里米苏拉的战船。
拜里米苏拉还在等着大汉停下进攻,他也在想着该怎么向朱高煦求饶,让朱高煦不杀自己,饶自己一命。
然而破空声传来,拜里米苏拉抬头一看,只见密密麻麻的炮弹向着他倾泻而下。
拜里米苏拉整张脸顿时变得僵硬、呆滞,双眼更是无比的惊恐,炮弹在眼中不断变大。
“不!”
伴随巨大的炮弹爆炸声传出,拜里米苏拉的战船直接被炮弹肢解,拜里米苏拉更是仿佛没有出现过一般。
然而炮弹还在落下,这次尽管有周边战船被炸,但拜里米苏拉所在已经逐渐沉没的船,还有炮弹倾泻而下。
朱高煦用着望远镜静静的看着,海战不过一个时辰,基本就开始渐渐结束。
这次在马六甲海峡展开的海战,完全就是呈现了一边倒的现象。
直到海战进入收尾,朱高煦也彻底松了一口气。
这次的海战,他看得认真,因为这是一次检验装备了火炮,有了新的战船的海军到底战力有多强。
以如今海军的实力,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让大汉驰骋可以航行的海域了。
接下来他一旦开始对南洋进行攻略,最为起码的制海权,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
至于展现出来的结果,也没有让他意外,因为他知道肯定能够打赢,要是这都打不赢,他也不用扩张了,守着自己那点地方摆烂享受算了。
这才是应该展现出来的海战压制力。
而此刻周边那些观摩团,仍旧处在震惊之中没有回过神来,他们全部被这次海战给惊骇到了。
无论是大炮还是战船,展现出了极强的性能。
这次海战,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术,就是常规的展开,然后就是一边倒,然后战事就基本结束了。
这哪里是海战了?
这分明就是大汉海军的实战打靶训练!
近战几乎没有,大汉海军此次还基本是零伤亡,满刺加与苏门答刺两国的水师,就连靠近大汉海军都没有做到。
这一次战事,颠覆了他们以往所有的认知,这一刻他们才发现,原来海战还能这样玩。
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近战,大炮与战船的性能,就可以决定海战的胜负了。
这样的海战,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这样打,以往都是要双方贴近后近战才能做到取胜的,如今大汉海军实现了零伤亡取得完美的大胜。
他们这些人都深知,对面可不是小角色,满刺加与苏门答刺两国都不算小了,比他们这里大部分所在的国度都要强大,然而最终却是这个结果。
这些人都已经在想着回去后必须要让他们的王与大汉处好关系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大汉,若是可以跟随,谁敢惹他们?
认大哥不可耻,可耻的想认大哥都没法认。
而一部分人更是在想着,回去之后一定要劝说他们的王加大对大汉大船的订单了。
这样的船,比大明还要先进,如今更是已经得到了完美的测试,要是再能够买到大汉的火炮,就是这样想想,这些人都无比的憧憬。
而大明的锦衣卫此刻是又喜又忧,他们知道的可就比其他人多得多了。
大汉这么强大,万一他们那位汉王率军打回大明,他们该怎么办?
以大汉如今的实力,他们到时候一旦敌对,想想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而就在大汉海军开始打扫战场时,一支舰队从对面缓缓驶来。
王聪用望远镜看着这支舰队上悬挂的大明旗帜,以及郑字大旗,顿时明白这支舰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舰队了。
但王聪依旧没有松懈,当即下令。
“传令!前方出现舰队,立即戒备,等待军令!”
“来人!将消息立即传递给大王,请大王定夺!”
事关重大,王聪能做的就是戒备,做好继续大战的准备,等待朱高煦的军令。
郑和舰队的驶入,朱高煦也看见了,他是真没有想到,郑和竟然带着舰队来了。
从望远镜里面看到的规模,朱高煦知道,这并不是郑和舰队的全部,而是来了一部分,说明是临时来的。
“想要调和战争吗?可惜晚了。
若是我大炮与火枪,还可以考虑,但现在,别说来的是部分,哪怕你整个舰队来,也不好使!”
朱高煦嘴角上翘,他知道郑和此来的目的,但这样做,无济于事。
如今大汉的实力,有目共睹,且他所准备的,也不止这一条路。
“传令王聪!驱逐到来的舰队,可鸣炮示警!
若是那支舰队继续前进,直接开炮!”
朱高煦可不惯着,郑和要是敢私自插手,他就敢让郑和的这部分舰队有来无回。
就在军令传达下去时,枚青匆匆来到朱高煦身前。
“王爷,大明锦衣卫千户在外求见。”
“哦?带他过来吧。”
朱高煦神情玩味,他知道锦衣卫肯定会注意这次海战的,毕竟他造势就用了不少时间,大明的锦衣卫没点动作才是怪事。
但也仅仅是玩味了,因为这时锦衣卫肯定还没有收到朱棣的消息,来见他的目的,他大概都能猜到。
很快,一中年男子在枚青的带领快速走来。
“锦衣卫千户刘承,参见汉王殿下。”
“说吧,来见本王有何事?”
“禀汉王殿下,对面行驶而来的舰队,是大明下西洋的郑和大使舰队,还请王爷.....”
这锦衣卫刚说到这里,前面的王聪就已经让人开炮,两发炮弹落在郑和舰队所在的海面上。
刘承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赶紧道:“汉王殿下,这是大明水师,还请留情,不要再打了。”
“哦?原来对面是大明下西洋郑和的舰队啊,本王还以为那是满刺加与苏门答刺两个贼国的援军呢。
既然如此,你去联系对面的郑和吧,让他的舰队离开,若是想要见本王,让郑和他自己来。
给你半个时辰,若是半个时辰内,对面的舰队没有离开,那么本王便视为贼军,本王大汉海军,自当剿灭!”
朱棣挥手就让枚青带着刘承下去了。
郑和想要来给满刺加与苏门答刺撑场子?
他可不答应,大汉的海军也不会答应!
到了这一步,他对满刺加国与苏门答刺国的疆域势在必得,因为这个时候,另一边的大军,差不多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也不介意陪郑和玩一玩,若是郑和真的不识趣,不愿意离开,想要赌他敢不敢开炮,他也不会让郑和失望。
如果对面是朱棣,他不会这样,但一个郑和罢了,郑和要是敢求死,他就送郑和一程。
而在对面的郑和,面色凝重,心头更是无比的沉重。
他没有想到,朱高煦说打,就真的打了。
而且他紧赶慢赶,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
满刺加与苏门答刺,他无比清楚对于下西洋有多重要,可以说交易采购的许多物资,都会在这里进行中转,这就是绝对的枢纽。
如今朱高煦攻打两国,一旦两国被灭,他今后下西洋将会更加不利,还得重新挑选中转的地方。
而这周边,没有比满刺加与苏门答刺更加合适了。
他本来还想着等朱高煦与两国打一打,他出来调停,既再次震慑两国,也可以进一步宣扬大明的武力,更是要让朱高煦知道这两国对大明的重要性。
但他没有想到这场海战,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就在郑和深思时,两发炮弹在他帅舰两旁几十米远的海面炸开,郑和瞳孔一缩。
随即郑和双眼紧紧盯着对面的大汉海军,这会他似乎明白了,知道了这场海战为什么结束得这么快了。
这么远的距离,大汉的火炮竟然打这么远的距离!
他所携带的大炮,连一半的距离打击都做不到,大汉却是能够做到这么遥远之下,打到他的帅舰。
不仅是射程,精度方面,同样恐怖,还有威力,刚才他可是看见了,同样巨大。
郑和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大汉怎么会有这样的火炮?到底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大汉研究出来的?
郑和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肯定就是大汉研究出来的了,因为这周边小国,他都很清楚,不可能有这样的火炮。
随即郑和心中很是焦急,大汉居然有了这样的火炮,但大明,可是没有!
而且之前没有任何风声传出来,如今朱高煦却是高调拿出来,这其中,又是什么意思?
郑和很明白,这个消息必须尽快传递给朱棣了,让朱棣早做准备。
就在这时,刘承坐着一条不大的船行驶而来。
“郑大使,我是锦衣卫千户刘承,请郑大使立即让舰队后退,不然汉王的大军将会在半个时辰后,视为敌军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