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千色 作品

第4章 老道长

大年初一,乙木早早起床,他是伴学书童,可不能像那些仆役一样放大假。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他还要随着大少爷去给那位方大儒拜年问好。

来到县学,那位方大儒己经早早收拾齐当,一众门人弟子依次上前行礼。

王大少爷是最后一个,他走上前来,向着方大儒深深鞠了一躬,口中称道:“老师,新年好!”然后转头,看向了跟随的乙木。

乙木手托礼盒连忙快走几步,来到方大儒面前,恭敬的行礼,然后将礼物托起,递到了方大儒的面前,低着头唱和道:“王景元献上玉如意一对,恭贺老师文脉久长,吉祥如意!”

那方大儒十分满意的摸着胡须,点着头,满面春风,旁边早有一个丫鬟接过了贺礼。

中午,方大儒也开了宴席,招待这些门人弟子们。

乙木这些跟随而来的书童们,也单独摆了一桌,只是档次比那些少爷公子们要差了许多。

吃罢午饭,一众门人弟子,纷纷告辞。乙木也跟随着大少爷向家走去。

半路上迎面一匹快马,从马上跳下来一个小厮,那小厮急急忙忙来到了大少爷的马车前,躬身行礼,小声说道:“少爷,老爷有事吩咐。”

乙木连忙将大少爷乘坐的马车轿帘拉开,大少爷轻摇着纸扇,问道:“父亲大人差你前来,有何事吩咐?”

那小厮道:“老爷让我带话,请大少爷亲自去一趟无量观,请那位清风道长今晚来我王府做客。”

大少爷听了点了点头,乙木马上将轿帘放下,那小厮也急忙闪身退到一边让开路来,马车向着无量观的方向疾驰而去。

说起这无量观,在沛县可是鼎鼎有名。无量观本身并不大,只居住了10来个道士,位于城外的十里坡。

那观主,人送外号清风道长,至于年岁,有的人说西五十岁,也有的人信誓旦旦的说,30年前清风道长就是这个样子,过了30年,居然一点也没有变老,简首跟一个活神仙一样。

这位清风道长能耐本事也很大,什么堪舆风水,捉鬼拿妖,卜卦算命,无一不精通。有很多沛县的老百姓,甚至那些达官贵人,也都经常来无量观烧香求签,香火倒是旺盛。

马车行进了约一个多时辰,才来到了十里坡,远远的便看到半山腰上有一座道观,乙木的鼻子里还闻到了一丝丝香火的味道。

来到道观的门口,己经停了很多马车,不少善男信女们,也都在大年的第1天,来到道观祈福。

乙木让马车夫停好了马车,撩开了轿帘,大少爷缓缓走下马车,向道观内里走去。

乙木随口叮嘱了车夫几句,然后快步跟了上去。

门口一个小道童连忙迎了上来,冲着王大少爷单手施礼,问道:“居士是来上香,还是来求签?”

王大少爷回了一礼,笑道:“小道长,我既不是来上香,也不是来秋千,家父王顶天,差我前来拜会一下清风道长!”

那小道童瞥了一眼王家大少爷,似乎略有不满,毕竟每天想要拜会清风道长的人实在太多了。小道童更希望的是来人求签或者是上香,这样可以增加道观的收入。

小道童不紧不慢的回道:“这位居士,您来的不是时候,清风道长不在,他去云游访友了。”

王大少朝乙木使了个眼色,乙木忙从怀中的钱袋子里掏出了一锭银子,递给了那小道童,客气的说道:“这点银子,请小道长喝茶,还要麻烦小道长给通禀一声!”

那小道童接过银子,脸上的态度瞬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满脸带笑的说道:“瞧我这记性,清风道长昨晚好像回来了,你等我到后院去通禀一声!”

说罢,转身向后院走去。

乙木心里面一阵无语。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阎王好斗,小鬼难缠。一个看门的小道童,居然也耍起了威风,吃拿卡要。人性之恶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刚给出的那一锭银子,乙木也好一个心疼,这银子足够自己半年的工钱了。

一会儿功夫,那小道童从后院走了出来,来到王大少爷的面前,满脸带着笑意说道:“师傅请您进去。”

说罢,在前面带路,引着王家大少爷和乙木向后院走去。

和前院的喧嚣热闹相比,道观的后院,清幽静雅,古木参天,绿荫遮蔽。顺着羊肠小径,三人来到了一座静室门前。

那小道童站在门口轻声说道:“师傅,客人到了!”

话音刚落,眼前的房门突然自动打开,从里面走出了一位道长。

乙木看着那位道长,一下愣住了。这道长他之前见过,正是老乞丐离世的那天晚上,在破庙里的那位道长。

没想到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清风道长。

王家大少爷连忙施礼,恭敬的说道:“道长,受家父差遣,特来拜请道长过府一叙。”

那清风道长先是打量了一下王家大少爷,然后又将目光落在了乙木的身上,微微一笑,又对着王家大少爷说道:“你且回去,告诉你父亲一声,今夜亥时,我自会到

你王家,让他在老地方等我即可。”

说完话,转身又回到了房间,那两扇门又自动的闭上了。

看来这位清风道长,是有真本事的。别的不说,这个自动开门自动关门的本事就非同寻常。有本事的人也特别牛逼,完全没有把大少爷放在眼里。

乙木感觉,刚才这位清风道长的目光,更多的是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也许是自己的错觉吧。

虽然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那个时候自己蓬头垢面,矮小黑瘦,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和现在的自己相比较,判若两人。这位清风道长,应该不认识自己才对。

小道童又将二人引出了大门之外,乙木连忙来到马车前,将轿帘掀开,大少爷躬身钻进了车厢,乙木放下了轿帘,向那小道童挥了挥手,马车夫扬起了鞭子,驾着马车向县城赶去。

回到了王家,大少爷先是去和老爷请了安,将那位清风道长的传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王老爷听了之后,略微一沉思,便对着身旁的管家吩咐道:“晚上亥时之前,在我的书房里准备一桌酒宴。把我酒窖里珍藏的30年的女儿红摆上去,下酒菜不要让后厨去做,你提前去一趟南城的赵家酒楼,在他那儿订一桌最极品的全鹿宴。记得跟赵家酒楼的掌柜说,一定要用不超过一年的小鹿。切记切记,不要耽误了我的大事。”

老管家领命,躬身退了下去。王大少也辞别了父亲,回到了自己的庭院休息去了。

到了晚上亥时,整个王家的府院慢慢陷入了沉静当中。奴仆们忙碌了一天,也都早早睡去。

大少爷的书房仍然灯火通明。大少爷很喜欢在夜静的时候读书,而且在这个时候读书,往往文思泉涌,经常能写下不少佳作。这可苦了守在一旁的乙木,他强忍着瞌睡虫,轻轻摆动着纸扇,为大少爷送去一丝丝凉意。

另一旁的房间里,小翠儿也用胳膊撑起了脑袋,在打着瞌睡。主子没睡,她们这些贴身丫鬟是不可能休息的。

而在另一边,王老爷的书房里也是灯火通明,管家安排几个丫鬟将酒菜一一摆放在桌子上,这些菜是从赵家酒楼刚刚拿过来的,还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老管家将一个泥封的酒坛子,放到了一个托盘之上,然后拿起一个小锤子,轻轻的沿着酒坛的边缘敲打着,那些泥封簌簌落下,收拾好一切,老管家将酒坛轻轻放在了桌角处,然后一摆手,所有的丫鬟全部退了出去。

此时,王老爷己经踱着方步,向书房缓缓走来。等候在门口的老管家连忙迎了上去,道:“老爷,按照您的吩咐,己经准备妥当,就等客人了。”

王老爷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你也下去吧,这里不用留人守候了。”

老管家听了,连忙带着留下的两个丫鬟,悄然离去。

王老爷走进了书房,坐在了酒桌之前,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起来。

突然一道黑影,如柳絮一般,轻飘飘的就落在了王老爷的面前。来人正是那清风道长。

看着满桌的全鹿宴,清风道长露出了惬意的表情,也不等那王老爷说什么,自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送进了嘴里,一边咀嚼着一边赞不绝口的说道:“真是人间美味呀!”

王老爷笑道:“道长肯赏脸来,就是王某的荣幸。哪怕是天天请道长吃全鹿宴,我也愿意。”

那清风道长听了哈哈大笑,说道:“王老弟,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这全鹿宴也是鸿门宴,说吧,找我来到底是为了何事?”

王员外也不搭话,将放在桌角的酒坛拿了起来,撕开了上面的纸封,为对面的清风道长斟满了一杯酒,笑道:“说正事之前,道长先品尝一下,我这珍藏了30年的极品女儿红,看看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