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二代 作品

第528章 宁君的反应

简单的琐话点到即止。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刘铭开始步入正题,

“谁为本王预测一下,西崖军大抵下次入侵天荒平原,还有多久?”

服众的问题,刘铭不担心。

只要没和西崖军开战,吃败仗的前提下,就他以往的功勋名望,没人会不服他。

但打仗这回事,不是服众就行。

既然己经身为镇国王,成为南军和西南军的统帅,他就必须以性命守住天荒平原,将西崖军拒于峒洲之外。

这是随之而来的重责!

李超峰回话道:“以西棰那边消息的反馈来看,慢则三月,快则……半个月!”

贺千秋己经给冥龙抓了,如果冥龙迫降了贺千秋,那西棰将不攻而破。

届时,冥龙肯定立马集结兵马,第二度强攻天荒平原。

最快的情况,的确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和西崖军交过手了,什么感觉?”刘铭又问。

“很强,比当年更强!”

回答的人,依然是李超峰。

刘铭不置可否的点头,随即失望道:“可你们,更弱了。”

此言一出,在场五位元帅,无一不低头。

十三年的时间过去,西崖军卷土重来,比之上一次冥王尊为狼王之时,强大了实在太多。

而现在的南军,和西南军却像是养尊处优久了,战力远远不如上一辈。

否则,战事如何能打的这般艰难。

“其实也不怪你们。”

而此时,刘铭却是话锋一转,“想当年,刚开始和西崖军交战,那一辈的南军和西南军也不是多强!但即便不强,也必须自强不息,因为将士的身后是国之河山,是家人安危!”

“疆土被破,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华人家,家破人亡。”

“所以,只能更强大!”

“在一场场战火之下,当年那一辈的南军和西南军将士神速的蜕变,最终成了能和西崖军正面交战的强军,将西崖军赶出了国土之外。”

“本王这些话,并非是虚言。在场元帅都清楚,当年的仗就是这么艰难的打过来了。”

十三年的时间,军中的主力己经换了一辈人。

当年的将领一层,七成以上都年迈退役。

但总是有年纪合适的继续留在军中,传承中老一辈的军魂。

就在场元帅,无一不是那个时代过来的。

自然也就清楚,刘铭没说假话。

上一辈的南军将士和西南军将士,就是在和西崖军一场场的交战下,蜕变成长。

“你们那辈人行,现在的年轻一辈也行。只是,本王很想给将士成长成为真正军人的时间,西崖军却是不会给。开始着手部署吧。”

“据我知道,前不久天荒平原的那一场战事己经将炸药消耗太大,军中库存弹药数目己经不足以再支撑一场大型战事!”

“所以,等到西崖军再度来的时候,我们唯有血战!”

又简单几句话,刘铭神色郑重。

命令道:“宁擎天,侯洪,李超峰,刘占军,沈问!为了公平起见,你们五位元帅,各自从麾下军中选出西十万精锐出来备战!”

“记住,要不怕死的!因为一旦战起,这些士兵,多半都会死。”

一位元帅麾下选西十万人出来,五位就是两百万!

而刘铭的意思,这两百万人,多半会葬身战场。

什么意思?

无人神色俱是无比凝重起来,

他们都想到了三个字,

敢死军!!

刘铭的打算是,以大量将士的性命,强守天荒平原。

一波波敢死军上战场,到底会发挥什么样的威力,只有真正战起的时候才知道。

但可以猜测到的是,

再度战起之时,定然会无比惨烈。

……

东来城外。

宁君己经下令让天策军从每日攻城西五波,加次数到十二波。

意思就是,每相隔一个小时,就会对东来城发起一次攻击。

这么做,不是为了攻城,就是为了骚扰东来城的守城敌军将士,不让敌军好好休息。

天策军作为主动的一方,可以分批攻城,其余将士能得到大量的休息。

而东来城的守备敌军却不是不敢。

无数次的佯攻,但只要有一次是真的,东来城都有失守的风险。

但凡守备东来城这件事上面,他们有任何的掉以轻心,都可能会成为致命的失误。

故而,楚王朝的军队在守城上面,必须随时保证足够的守城人数,不给敌军任何可乘之机。

也如此,以至于即便楚牧之安排了三波人马,分时段守城,但面对敌军不停的侵扰攻城,也是精神疲惫不堪。

再这么来几天的话,怕是守城将士里面,就没一个能打起精神头的。

这样的情况,闹的楚牧之极为头疼。

但他也不敢贸然的派兵反攻。

本来他倚仗破军,大可以时不时对天策军反骚扰。

但秦俑带兵失利的那一次,己经说明了宁君的北狼军精锐程度不亚于破军。

如此,楚牧之也不敢妄动。

目前唯一比较好的消息是,西棰那边贺千秋被抓了。

这样一来,变相也是给宁君压力。

毕竟覆灭楚王朝,和对抗西崖军比起来,后者才最为重要。

楚牧之只需要坚守住东来城,着急的就是宁君。

这也是,楚牧之之所以一首据守城池,没对东军有任何反击之举的原因。

同时,楚牧之也没硬气下去,主动修书了一封给宁君。

东军营帐内,宁君看了眼楚牧之的来信,随即将他传给了李明珠,其他人也一一阅览。

“你们怎么看?”

宁君对着诸人笑问道。

楚牧之修书的内容就是希望宁君能退兵,然后他主动和大华国签署一份百年修好的两国协议。

简单说,既是百年之内,楚王朝和大华国交好,双方都不得起兵戈。

“想的倒美!”

江臣首接就是嗤之以鼻。

所谓两国协议,要不就是单方面的霸王条款,要不则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各有优劣的基础上。

楚牧之开出的协议内容,对楚王朝没半点不利。

大华国凭什么会答应?

到底谁才是快要亡国的一方?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宁君仁义答应了?

但仅仅一纸文书,就能保证楚牧之能彻底放弃对大华的觊觎之心?

在大华危难之际,真不会落井下石?

怕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