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的奇妙之旅 作品

第9章 既来之则安之

花瑶点头道:“那车夫趁我不注意将我的行李给偷了,无奈,我将我娘留给我的簪子变卖了,这才买到一匹马,自己赶回来。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我没什么东西,偷了便偷了吧,只是里面放了给祖母的见面礼,想想就生气。”

张氏嗤了一声,不屑道:“你们山沟里能有什么好东西。”

花月明道:“母亲,可别小看了山里的东西,这越是深山里的东西越好呢。”

花瑶点点头,“妹妹不愧是大幽国的第一才女,懂得真多。”

花月明莞尔一笑,道:“姐姐过奖了。”

花瑶叹了口气,道:“我在山里采得一株千年人参,当真是极品,却被那车夫给偷了去,唉,想不到堂堂左相府里还养出这样一只白眼狼。”

这时,花嫣哎呀一声叫了起来。“那可不是我们花府的家丁,是舅舅家的,三姐姐说,舅舅家的下人都是跑惯了长途跋涉的,不怕累。”

花嫣这么一说大家都想起这档子事了,当时花月明确实是这样说的,老爷这才将接大小姐回府的事交给张家。

狐疑的眼神刷刷丢了过去。也亏得大小姐是山里长大吃惯了苦头,还能一人骑马回来,若换得其她女子早不知死哪去了。

花月明忙起身向花瑶赔罪,“都是妹妹的错,害姐姐遭遇大劫。唉,这三儿平日里看着挺老实的,没想到是这样的人。”

她拧着眉头,一脸关切地望着花瑶,“姐姐,你,没事吧?”

众人方才一心想着车夫偷东西的事,没想到其他地方,方听花月明提一嘴,所有关注点都一致了:她,被那个了?

“托祖母庇佑,那人偷了人参就跑了。”

“那就好,只是丢了人参。”花月明舒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可眼里却藏不住的失落。

“是啊,只要人没事就好。”老太太嘴上说得轻轻松松,可心里那个疼啊,比丢了五十两银子还疼,山里头的千年人参,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烦躁的手在沉香串上快速捻着,沉香在温度的催动下香味更盛。

老太太深吸一口气后心里总算舒坦了些,算了算了,不提这伤心事了!抬头看向花瑶,叹了口气。“听你父亲说你母亲是病死的?唉~每每想起这事我这心口啊就觉得难受。”

说到这,众人也跟着低头难过了下。

花瑶哽咽一声,道:“父亲离家这么多年没回一次,母亲因此忧思成疾,最终熬不过弃我而去,临死前还喊着祖母与父亲。”

“哦,你母亲说什么了?”老太太问道。其实她心里压根不想知道那女人临死前说了什么,甚至庆幸这女人死得真是时候,她之所以追问只是出于配合,随口一问。

“母亲说,生是花家人,死是花家鬼。”

老太太只觉身后一阵阴风吹过,整个人哆嗦了下。她原本转移话题关心甄氏,只是为了缓和气氛,顺便与花瑶套近乎。虽说那夜王瘸了腿又瞎了眼,此生与皇位无缘,可说到底是王爷,又有军功在身,怎么说都是尊贵的。

哪想,这孙女这么不懂人情,开口就这么阴森,晦气,真晦气啊,早知如此就不开这个口了。

她赶忙摇摇手,“行了行了不说这事了,我有些头疼,你们都退下吧。”

“是!”

就在众人起身退下的时候,外面传来僧人诵经祈福的声音。

老太太脖子往外一探,问:“孟安,这外面是怎么回事?”

曾氏道:“回老太太的话,老爷昨日不知怎的,请了静安寺的主持亲自来做法事。”

老太太眉头一皱,“做法事?做什么法事,我们府上有什么事吗。”

“是父亲想母亲了呗,要给母亲做场大法事。”花瑶说得轻描淡写,却把老太太吓得不轻,当年的事到底怎样,她最清楚不过。

她拉上孟安往外走。“走走走,我们大伙一起出去念经,再烧些纸钱。”

花瑶乖巧的俯身行礼,感激道:“阿瑶就知道祖母、父亲是重情之人,不会忘了母亲。祖母你放心,母亲的牌位我己经带回来了,就摆在祠堂。”

一听牌位,老太太双腿一软,哪里还敢说什么头疼,老寒腿的,加快步伐往外跑。

众人不情不愿的跟在老太太身后出了院子,这从未进府的大夫人,素未谋面的,又与她们什么关系,还要她们一起诵经烧钱。可既然老太太发话了,她们也不好说不去,只好硬着头皮跟去了。

祠堂里,静安寺主持正端坐在垫子上闭目念经。

老太太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取了香为花家列祖列宗上香,口中默默念叨:“我们也是不得己,你女儿如今有出息了,你也该瞑目了。”

众人只见老太太闭目念着什么,样子虔诚,是真心为大夫人好,只好各自学样跟着念起了几句。

看着这些人,花瑶只觉得讽刺的很,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待人,死了做什么榜样。

身后,传来原宿主的叹息声,“母亲总算瞑目了,入花家宗祠是她一首以来的心愿,谢谢你。”

“不谢,这是为人子

女该做的。”更何况,她还占着人家女儿的身份呢。

“子女?哼。”原宿主冷哼一声。“我恨这样的父亲,我恨这样的家,是他们害死我母亲,害得我......”怒怨冉冉升起,一阵阴风吹过。

主持的念经声高了一调,继续往下念。

花瑶心中念道:“你放心,母亲受的委屈,你的委屈,我都一并给你讨回来。”

身后,一股阴丝抽去,她知道,原宿主走了,随她母亲去了。

主持突然停下口中经咒,幽幽开口道:“既来之则安之。”说完,又接着念他的经。

法事一连做了七天,花瑶每天跪在祠堂里,坐在主持身后跟着诵经,不仅为原宿主的母亲,为原宿主,也为她前世,从未谋面的亲生父母,希望她们消除业障,来世去得好地方,不受苦不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