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会议
宁雨刚回到家,就听见大队的大喇叭响了起来。搜索:找小说网 本文免费阅读
“全体社员注意:接到通知,速来大队开会!”
家里的劳力只有母亲王慧芳和自己,宁雨也只能让宁雪看着宁乐,他跟王慧芳一起去大队开会。
这个会议都是露天的。
一个村三百多户,九百多人都集中在这个广场上。
这些人都各自带了家里编织的竹凳,手里拿着讲用本,在听老支书王支书讲话。
他先汇报各生产队的粮食情况以及渔业收入,总而言之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这些刚刚念完,村长突然说话了。
“王支书,现在有一些村民想要发言,做一些批评和自我批评,你看怎么样?”
看到站起来的那个人,宁雨皱起了眉头。
这人正是他的爷爷宁致远。
“首先我先向各位社员做自我批评,对于我自己的孙子宁雨管教不严,导致他成了走资派,不仅悄悄的挖鱼塘,还悄悄的赶海,去黑市卖钱!”
话音未落,所有的社员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宁雨。
紧接着,会计胡宏图说话:“宁要社会主义一根草,不要资本主义一颗苗,咱们一定要把走姿派扼杀在摇篮里!”
他一开炮,其他的人都纷纷拿出奖用本,就好像预先演过一样,纷纷的向宁雨开炮。
宁雨反而一点也不怕,眯着眼睛在那里悠然自得。
一共有十几个人都讲完了,这些人都是社里的积极分子。
宁雨心中暗想:王支书,这事我都已经向你汇报了,也已经跟咱们大队说明了情况,你也是支持的,怎么现在变卦了呢?
这时候,他们第一生产队的队长说话了:“宁雨,我知道你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但也不是你走资的理由呀,你赶紧把自己的鱼塘填了,然后当一个大半拉,去生产队领一头水牛,牵着遛边,帮着你妈妈挣点工分!”
一个成年的劳动力,什么活都能干的,特别累的时候能够挣十分,就是日常打理也才八分左右。
像宁雨这样的大半拉,如果仅仅是牵着水牛去放,一天最多也只能挣六分。
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样的,凭什么让我少挣那么些?
宁雨非常严肃地说:“最高指示: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两手都要抓,获取最大的丰收!你们凭什么认为我去赶海不是在为生产队赚工分,凭什么让我放着高分的活不去干,反而去挣了五六分!”
赵凤怼了回去:“你这个废物,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让你挣六分,已经是高工资了,如果只算你是小半拉,一天也只能赚四分!”
宁雨实在忍不了了:“不知道是谁一到社里干活的时候,不是装头疼,就是装脑热,要不然就是上厕所,到时候还要让别人给自己记全分,这样的人一天也只配赚四分!”
赵凤彻底哑火了,因为这些事她都干过,还曾经被小队干部在会上批过。
小队队长质问宁雨:“你真的交过水产?”
宁雨非常平静地说:“今天赶海回来,我交了十斤花蛤,已经赚够了十分!”
一队的保管站了出来:“这个在账面上有,宁雨交的花蛤都是上好品质的,给他记十分实至名归!”
这时候有些精壮汉子不干了:“如果下海摸鱼就能赚钱,那么地里的活谁爱干谁干,我们也下海摸鱼去了!”
听到不管是小队还是大队的人都议论纷纷,村长和支书未免有些顶不住。
“全体社员请你们分组参加讨论,等一会儿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给我们!”
然后他们两个人拿着统一的意见,进到里屋去汇报了。
自从高级社成立以来,早请示晚汇报就已经形成了制度,今天形成的决议必须得汇报。
尽管这种汇报在当时也只是一种程序,但这也是印证,他们的做法是合理合法的一种手段。
过了好一会儿,各组这才汇总了讨论意见,然后汇集到四个生产队里,再拿到桌面上讨论。
那就是几个组各抽出了一些人去参加赶海,谁能上缴生产队的海鲜多谁获胜。
获胜的一方,不仅可以得到全天的工分,还会奖励1分。
然后各生产队的名义代表举手表决,最后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方案被批准执行。
回到家里,王慧芳一脸担忧地问:“小枫,咱们西海滩村有许多干活能手,你的病刚刚好,能够晒得过他们吗?要不然服个软认个输算了,大不了去放水牛!”
宁雨悄悄地攥紧了拳头,声音虽然温和,但是态度却不容置疑。
“妈,您就放心吧,胜利是我们这边的!”
王慧芳忽然像想到了什么:“对了,宁雨!明天赶海的时候,如果见到晓云尽量照顾一下!”
母子的小会开完了以后,就该是那两个女孩的时间了,两个女孩搬好了自己的小板凳,坐在了宁雨跟前,又把那本课本递到了宁雨手里。
“哥,我们还想认字!”
宁雨随手一翻,却是那篇经典的课文《小猫种鱼》。
由于还要哄小妹,所以他没有系统的教拼音,那样会打消两个孩子的积极性。
所以仍然以讲故事为主,然后让他们认其中的一些简单字。
他先后按着图画的顺序,给两个小女孩讲述。
农民伯伯分别把玉米和花生撒在地里,到了秋天就收割了许多玉米和花生。
然后他又问:“小猫咪看到了就把许多小鱼种到了地里,勤劳的给小鱼浇水,请问到秋天以后能不能得到很多小鱼?”
宁雪陷入了沉思。
宁乐却看热闹不嫌事大,翻出了宁雨的鱼篓,里面真的有一些小鱼,她又找了一把小铲。
“哥哥姐姐,咱们也去种小鱼吧,那样哥哥就不用大半夜的赶海,到了秋天收鱼就好了!”
宁雪笑了笑:“宁乐,你怎么这么笨呀,小鱼是动物,又不是植物,怎么能埋到土里去种呢?”
宁乐睁大了眼睛,显然没有想这么多。
宁雨循循善诱:“动物需要透气,还能吃到东西,才能够活着,种到地里就死了!”
就在这时候,院子外面唰的一下,跑过了一只老鼠。
宁乐忽然问:“大哥,要是往地里种老鼠,会不会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