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鸿门宴
陈泽来到书店,见到了刘伯轩,刘伯轩见他急匆匆过来,知道一定是急事,赶忙把他领到后屋。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陈泽拿出那份红党军调代表的名单,问:“这份军调代表的名单是谁定的?”
刘伯轩仔细看了一遍,问:“有什么问题吗?”
陈泽怒气冲冲道:“名单里面为什么会有左蓝,难道不知道她在重庆和余则成是老情人吗,现在军统正在调查余则成和左蓝的关系,现在派左蓝来天津,还公开露面,这不是给敌人创造机会吗,万一余则成露出一点破绽,死无葬身之地。”
刘伯轩也面色严肃起来,道:“可是,现在名单己经报上去了,如果突然撤换掉左蓝,这不明摆着告诉敌人,左蓝有问题吗,余则成估计马上就会被隔离审查。”
陈泽叹了口气,道:“密电延安,我需要了解拟定这份名单的所有过程,我要知道参与拟订名单的人都有谁。”
刘伯轩面色大变:“你是怀疑,延安有人故意把左蓝放进军调代表小组,让她和余则成碰面,借此试探余则成?”
陈泽点点头:“对,我怀疑,拟定名单的这些人中,有敌人潜伏的间谍,他也知道左蓝和余则成在重庆的事,想借此让左蓝来天津和余则成见面,试探余则成是不是红党。”
“可是这都是高层拟订的名单,我们没权利调查。”
陈泽怒气冲冲地道:“敌人都打进指挥部了,你还在畏手畏脚,那你把情况报告给克公同志,让他暗中调查。”
刘伯轩安慰道:“你别那么生气,咱们慢慢来,一定还会有办法的。”
陈泽起身道:“看余则成命够不够硬了,今天晚上吴敬中要给陈秋萍接风,这是一场鸿门宴,说错一句话可能两个人的命就没了,我晚上要去给他们保驾护航。”
………
此时的余则成和陈秋萍,正在收拾着新家,余则成给陈秋萍介绍现在的情况。
“窗户的窗帘永远不能拉开,楼下住着的周亚夫表面上是个会计,实际上是马奎派来监视我们的,晚上的酒宴尽量少说话,我们先对一下资料,省的说法不一致。”
一番话说的陈秋萍有些紧张,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余则成。
余则成马上心软了下来,赶忙道:“不用这么紧张,自然一些,就和平时一样,柜子里都是我给您买的新衣服,以前的衣服不能穿了,现在你要打扮的像个太太,去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陈秋萍拿着衣服去厕所换了新衣服,余则成首接看呆了。
“好看,真好看!”余则成呆呆地看着,感觉下一刻哈喇子就流下来了。
此刻什么左蓝,程素素都被他抛之脑后,他感觉自己又恋爱了。
陈秋萍被他火辣辣的目光盯的不自在,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时间就在这样微妙而不失尴尬的气氛中度过,这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余则成示意陈秋萍不要说话,打开门,秋掌柜店里的伙计,送给他一包药然后你就走了。
余则成打开药包,发现里面有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晚上会发生的情况,陆桥山会问什么,马奎会问什么,该怎么回答才不能露出破绽。
余则成将信将疑,还是让陈秋萍一一记下来。
终于到了晚上,余则成带着陈秋萍去了六国饭店。
吴敬中陆桥山马奎都带着夫人己经到了,陈泽也带着胭脂己经到了。
陈泽和吴敬中正在小声交谈着工作,马奎和陆桥山正在面和心不和地说着闲话。
马太太正在和胭脂用上海话说着上海的旧事,马太太一脸的谄媚,对站长夫人又时不时掠过一丝嫌弃,似乎她们上海人和这些乡下来的太太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站长夫人和陆桥山太太交流着打麻将的心得。
见到余则成带着陈秋萍进来,众人都起身欢迎。
吴敬中看了陈秋萍一眼,眉头微皱,疑窦丛生,这位余夫人太年轻了,嫩的都能掐出水来,怎么可能是在乡下务农八年的农妇。
一阵寒暄过后,众人入座,坐在主座的站长首先发表讲话:“今天这顿饭呐,我考虑好几天了,知道卫生那么选择西餐吗?”
余则成赶忙接下话茬:“既然今天是给我太太接风,我想站长是想让我太太开开眼界吧。”
马太太自命清高地道:“站长的意思的加速让余夫人变成贵妇人。”
余则成道:“马太太太抬举我家这位了,没出过山门的人,快不了。”
吴敬中哈哈一笑:“都说的不对。”
陆桥山道:“站长的意思是不是像蒋夫人说的那样,一个人要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进入新的生活?”
不愧是当过京州市委书记的男人,政治觉悟就是高,陆桥山一下子就猜中了站长的心思,吴敬中赞道:“桥山还是适合搞情报,就是这个意思,八年的浴血奋战过去了,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享受生活,体会党国给予的恩惠,将来的浴血奋战,我们就知道为谁而
战。”
陆桥山赶忙奉上假的不能再假的马屁:“是,委员长指到哪儿,我们就打到哪儿,日本人都败了,区区一撮土八路怎么行。”
此时迟迟未入席的站长太太拉着陈秋萍进来了。
只见陈秋萍换了一身旗袍,当真是青春靓丽,让陈泽都眼前一亮。
站长夫人道:“大家都看看,漂亮不漂亮。”
马太太道:“真好看,蛮像城里人的嘛。”
陈秋萍却有些局促不安,她是第一次穿旗袍,旗袍叉开的有点高,白花花的大腿露在外面,让她不知所措,赶忙蹲下,想要掩饰自己的窘态。
陈泽示意胭脂去解围,胭脂拉起陈秋萍,笑着道:“旗袍就这样,好看,不要害羞,慢慢的就习惯了。”
站长夫人道:“大妹子,别怕,旗袍又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咱们乡下人也能穿。”
余则成赶忙拉着陈秋萍入座,一边忙不迭的和众人道歉:“各位,对不起啊,我太太没见过世面,让各位见笑了。”
众人入座,红酒牛排罗宋汤,陈秋萍没吃过西餐,拿着刀叉不知所措。
余则成赶忙教她如何使用刀叉,马太太又开始迫不及待地展现自己的优越感。
“这叫牛排,沙律,这叫罗宋汤,以前没见过吧。”
站长太太不满地翻了她一眼,马奎赶忙瞪了马太太一眼,示意他闭嘴。
站长太太不满地道:“马太太是上海人,知道牛排,沙律,罗什么汤。”
然后转头对陈秋萍道:“大妹子,这里咱们说了算,你想吃尽管说,让他们给你去做。”
余则成赶忙打圆场:“这个她能吃吃一次就习惯了。”
陈泽忽然道:“让服务员做碗捞面条,你们要不要。”
众人都不说话,陈泽道:“那就多做几碗,一人一碗。”
陈泽解释道:“我没加入军统的时候,家在臭水池的贫民窟,别说捞面条了,窝窝头都吃不饱,我小时候就吃过一次我娘做的捞面条,那叫一个香啊,那时候我就想,等我有钱了,天天吃捞面条。”
众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还是吴敬中反应快,赶忙道:“陈主任的意思是,不管咱们现在过的日子有多好,都不能忘本。”
陆桥山赶忙拍马屁:“还是陈主任觉悟高,我也爱吃捞面条,给我也来一碗。”
众人纷纷表示要吃捞面条,只有马太太尴尬地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陈泽还没完,又吩咐道:“给大家每人拿一头蒜,吃捞面条要配蒜才好吃。”
很快捞面条和蒜都上来了,大家都低头吃着捞面条,高档西餐的气氛顿时变成了乡下苍蝇馆子的氛围。
陆桥山小眼睛转了转,扒拉着面条,转头问陈秋萍:“对了余夫人,易县在太行山区,你在那里有没有见过八路军?”
余则成和陈秋萍对视一眼,两人心里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陆桥山问的话居然和纸条上写的一模一样。